法槌十七声:西方名案沉思录

分類: 图书,法律,外国法律,外国法律综合 ,
作者: 萧瀚著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91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367584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对人类史十七个重要案件的叙述与思考。
目录
人与制度的对话(代序)/沈岿
正义的召唤: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行动评德雷福斯事件
从马拉之死看政治谋杀评夏洛蒂科黛之审判
神圣的辩护评伏尔泰为卡拉斯辩护案
耶稣之死与“群众性”司法评对拿撒勒人耶稣的审判
信仰自由的边界评雷诺德案
死刑、正义与爱评娄波和里奥波德杀人案
为权利而奋斗与天路历程上的正义评审判吉迪恩
科学技术下的伦理困境有关孩子M问题的案件评论
底线伦理与罪恶职责评审判阿道夫艾希曼
英美证据法上的品格证据辛普森案的另一个视角
妥协如何成为可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另一个启示
一份引发战争的判决评斯科特案
上帝该如何面对猴子:宗教与科学评史库柏斯案
公平绝不意味着软弱评纽伦堡审判
文明、野蛮及荒谬的“父子关系”评切罗基人诉佐治亚州案(美国年)
什么是真正的临终关怀?评奎尔案及其他安乐死案件
诽谤诉讼中的新闻自由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等媒体诽谤案
跋
书摘插图
A
一、案件的背景
1894年9月,法国陆军部情报处获得一份证据,表明有人向德国出卖法国军事情报。证据开列了5份文件的清单,但是既无寄信人落款,也无日期。当时的法国军队是个排犹情绪激烈的地方,情报处副处长亨利少校仅仅因为总参谋部见习参谋阿尔弗莱德德雷福斯(1859--1935)是犹太人,就以笔迹相似认定他是罪犯。陆军部的其他一些军官质疑这一指控,于是,只好由专家来鉴定笔迹,但是,法兰西银行笔迹专家和警察厅罪犯人体检测处负责人结论截然相反。在如此证据不足的情况下,陆军部长梅尔西埃滥用职权,于1o月15日下令以间谍罪和叛国罪逮捕德雷福斯并秘密单独关押达7个星期之久。关押期间,德雷福斯受到刑讯逼供。审判前,新闻界获得了非法泄露的消息,以德律蒙《自由言论报》为代表的极端排犹主义者借机大肆散布并进而掀起排犹主义浪潮。12月19日,虽然辩护律师强烈反对,军事法庭依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德雷福斯进行了秘密审判;22日,军事法庭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罪名判处德雷福斯无期徒刑并且革除军籍。转年4月,德雷福斯被押送到法属圭亚那附近的魔鬼岛服刑,他不断上书要求重审,亲属四处奔走鸣冤,但是毫无结果。1896年3月,曾经参与了德雷福斯案件审判的新任陆军部情报处长皮卡尔,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真正的间谍可能是总参谋部的艾斯特拉齐少校,于是9月3日他向负责处理此案的贡斯将军汇报,希望重审德雷福斯案件。但是,贡斯为了维护军方面子不愿重审,并且为掩盖此案将皮卡尔调往突尼斯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