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

分類: 图书,法律,高等法律教材教辅,国际法,
作者: 刘淑君主编
出 版 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3-1字数:版次: 1页数: 28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1102742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国际法学》是21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14章,系统地论述了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编者在编写时对每章涉及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每章之后推荐了阅读资料,以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参考。
作者简介
刘淑君。女,1963年出生,汉族,宁夏银川市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硕士。现为甘肃政法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工作。在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现已出版专著、教材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项目和司法部项目2项。其教学、科研成果多次获甘肃省及甘肃政法学院等部门和单位的奖励。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国际法概述
第二节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第三节 国际法的渊源和编纂
第四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第二章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国际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三章 国际法的主体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概述
第二节 国家
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第四章国际法律责任
第一节 国际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 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
第三节 国际损害责任
第四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免除
第五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第六节 国际刑事责任问题
第五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一节 国籍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第四节 难民的国际保护
第六章 国际人权法
第一节 人权及国际人权法
第二节 人权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人权的国际保护机制
第四节 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
第七章国家领土
第一节 国家领土概述
第二节 内陆水
第三节 领土的取得与变更
第四节 边界与边境制度
第五节 南极与北极
第八章海洋法
第一节 海洋法概述
第二节 内水
第三节 领海
第四节 毗连区与专属经济区
第五节 大陆架
第六节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第七节 群岛水域
第八节 公海
第九节 国际海底区域
第十节 国际海洋法法庭
第九章空间法
第一节 空间法概述
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
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
第十章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第一节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概述
第二节 外交关系法
第三节 领事关系法
第十一章条约法
第一节 国际条约概述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
第十二章国际组织法
第十三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十四章战争法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导论
学习提示: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本章介绍了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国际法的名称和定义,国际法的性质,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国际法的重要渊源及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中国与国际法等。通过学习了解国际法的基本概念,明确国际法的渊源,掌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不同特点和彼此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法概述
一、国际法的名称
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在西方国家的文献中最初曾长期用拉丁文“Jus gentium”来表述调整国家关系的法律。“Jus gentium”汉译万民法,原属罗马法体系,是“jus civile”即市民法的对称。事实上万民法是罗马法中调整外国人之间以及罗马人与同罗马有条约关系的外国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是罗马国内法的组成部分。因此,用“Jus gentium”来表述调整国家关系的法律并不确切。直到17世纪上半期,被西方国际法学者尊为“近代国际法之父”的格老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年)仍在他的经典著作——《战争与和平法》中以“Jus gentium”来称谓调整国家间的法律,此时的“Jus gen.tium”已经不是原来罗马法意义上的万民法,成为新兴的国际法。但从字面上无法区分“Jus gentium”是万民法还是万国法。1780年,英国学者边沁首先把“Law of nations”改称为“International law”,即国际法。由于这个名称能科学地反映这门法律的特点,故为各国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有的学者认为,国际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公”的关系,因此,把国际法又称为国际公法,以别于国际私法。国际私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和避免由于各国就同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作出不同规定而产生的法律冲突,其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在国际法著作和国际实践中,国际法和国际公法通常作为同义词交互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