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讲义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七期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理论,
作者: 张锡纯著,刘观涛点校
出 版 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1字数: 203000版次: 1页数: 260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772834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张锡纯医学全书》之一。《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临床专著,它以六经辨证为其特色;以外感热病为基本内容,同时亦可指导对多种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本书理论及临床价值甚高,古今中外之研习者,代有贤人,且互有发明创造。因而今日以之作为中医教材,是突出中医特色,发扬中医学术之必需。本书主要针对《伤寒论》进行具体分析,讲解,对医学工作者有较强的指导性。固未读《伤寒论》者,不可不读,已读《伤寒论》者,尤不可不读之书也!
作者简介
张锡纯,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张锡纯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中国近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成为继《伤寒论》以来最受医者欢迎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被称为“医学中第一可法之书”,而张锡纯先生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 张锡纯先世原籍山东诸城,明初迁居直隶(今河北省)盐山边务里,遂为盐山人。家道小康,少时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因其家训教子孙宜_训蒙兼习医而益世润身,遂在读书之暇随父习医。这期间其中医水平不断提高,常为人疏方看病,教学时文医兼授,弟子中日后有多人以医为业。1885年,他治愈邑中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应诊几无虚日。然而,1911年前,仍以训蒙、教书为职业。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1904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 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组织中西汇通医社,传播学术。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为医界公认的一代名医。
目录
放鱼诗(并序)
自咏
题先师张寿甫先生遗像
王序
高序
《衷中参西录》第七期题咏六首
林序
张序
刘序
孙序
题词
题记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七期第一卷
六经总论
太阳病
太阳病桂枝汤证
太阳病麻黄汤证
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
太阳病大青龙汤证
太阳病小青龙汤证
太阳病旋覆代赭石汤证
太阳病大陷胸汤证
太阳病小陷胸汤证
太阳病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太阳病附子泻心汤证
太阳病炙甘草汤证
太阳病桃核承气汤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七期第二卷
太阳、阳明合病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阳明合病葛根汤证
阳明病
阳明病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深研白虎汤之功用
续申白虎加人参汤之功用
阳明病三承气汤证
阳明病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诸发黄证
阳明病猪苓汤证
阳明病四逆汤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七期第三卷
少阳病
少阳病提纲及汗吐下三禁
论小柴胡汤证
论大柴胡汤证
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
太阴病
太阴病提纲及意义
太阴病桂枝汤证
太阴病宜四逆辈诸寒证
太阴病坏证桂枝加芍药汤及桂枝加大黄汤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七期第四卷
临证随笔(一)
治愈笔记
临证随笔(二)
书摘插图
王序
古圣贤作医学,以救济群生,为举世日用。所需甚于水火,进而与世运相消息、相盛衰。岐黄衣钵,代有传人,间世一出,良有以也。
盐山张寿甫先生,寝馈医学,垂五十年,博综典籍,神明而变化之。辨天道之盈虚消长,察禀赋之南北各殊,因时辨方,按脉立法,会通今古,兼用中西。四方学者归之如云,而先生不厌不倦,复遂同人之请,设函授学校,以广流传。
先生冲和直谅,济世为怀。延诊求方者,户屦常满,沉疴宿症,无不立应,应无不效。而请益者,或前席陈词,或函牍纷沓,口讲手答,竟委穷源,言无不尽。甚或漏夜,未尝有倦容。居迪尝请先生量为同志分劳,以事珍卫。先生愀然日:病机之变,万有不齐,一字之微,毫厘千里。曷敢稍自懈逸,假手于入哉!呜乎!先生布衣蔬食,不慕荣利,与夫所著《衷中参西录》六期,固人所共知者耳,而先生之立身植品,一以圣贤为指归,譬彼谈佛,世人但知我佛之成道救人,而我佛之投崖饲虎,殆未能尽知也。先生诚千古之传人哉!
癸酉秋,居迪道次津沽,见先生精神弈弈,宏论博议,犹如往昔,乃别。经匝月,逮还沽上,而先生已归道山。回忆别时,先生若有不愉色者,然岂预有所知耶?小儿毓瀛幸辱门墙,备蒙教育,未及一修北面之仪,其抱憾又何如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