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吴康宁 著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23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75912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主流社会空间里所展现的教育理想往往也就只是少数人的理想,而未必就是多数人的理想,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主流社会空间里所展示的教育理想就是多数人的理想,因为多数人没有表达的机会。
哲学是追寻意义、建构价值的,是通向根基的;心理学是探究结构、揭示逻辑的,是指向现象的;社会学是寻找差异、企求公平的,是转向背后的。
“迫害者”的存在其实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社会现象。在“迫害者”对学生的“迫害”行动的背后,深藏着人性的根基、文化的土壤及制度的背景。
——吴康宁
内容简介
主流社会空间里所展现的教育理想往往也就只是少数人的理想,而未必就是多数人的理想,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主流社会空间里所展示的教育理想就是多数人的理想,因为多数人没有表达的机会。社会是寻找差异、企求公甲的,是转向背后的。本书是由10篇“发言稿”整理而成的,都是在课堂之外的发言。内容比较宠杂,既涉及大学、中学,也涉及小学、幼儿园,甚至还涉及成人教育。
作者简介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发表有《非学校化社会》与《现代教育的病理》等译作、《教育社会学》与《课堂教学社会学》等著作、《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教育的社会功能新论》等论文。以及《庄子何以“逍遥”》与《我们家是什么阶级》等随笔,主编有《教育社会学丛书》、《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丛书》等系列丛书,获教学、科研奖若干。
目录
不敢讲演(自序)
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
关于思想的几个问题
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教育研究的视角
学校文化建设的困境
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
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内在紧张
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
谁是学生的“迫害者”
儿童的自主创新:天性、天能与天权
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的学习
书摘插图
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
日常判断:离不开假设一以对他人的认识为例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日常生活”这个词。我认为,日常生活是我们的学术研究的根基。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包括我们研究生在做论文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比方说概念的生成与界定、命题的凝练与选择、理论的建构与结构等等,都必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联,都必须经常地,而且首先回返到日常生活。再宏大的理论,再抽象的观点,再深刻的思想,只要它是相对正确相对合理的,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最终的依据。如果找不到,它的正确性、合理性就难免要受到怀疑。因此,我在参加一些学术活动时,包括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学术沙龙及论文答辩时,常常会在别人提出某种观点时请他举例说明。而恰恰就是在“举例说明”这一点上,不少人常常卡壳。我觉得,一旦不能举例说明时,就不必再讲下去了,因为你已经脱离了根基,悬在了半空中。
只要回到日常生活,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判断:选课程你要判断是不是能学到真货,是否能让你得到提高;做生意你要判断是否能赚到很多钱;出门时天色阴沉,你要判断是否会下雨,要不要带伞;过马路时你要判断是否有危险。也许有人会说他过马路时没有判断,“嗖”地一下就过去了。不对!你也有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没有危险”。离开了判断,我们可能一件事情也做不了。就人际交往而言,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凡是指向他人的言行,都是建立在对他人的认识与判断的基础上的。
比如,我与“张三”这个人交往时通常不去防备他,他问我的问题,我都会如实地回答,甚至会对他讲一些不对其他人讲的心里话和一些故事。我会主动地约他一起去进行娱乐活动,或者请他到家里来做客。大家知道,“家”在现在的社会中是一种私密性很强的空间,我们一般不会请外人到家里来。但是,我会请张三来。我甚至会把我家大门的钥匙配一把给他,以便他在和他家人闹矛盾的时候随时可以到我家来。如果我上班不在家,他自己开门进去就是了。
我为什么会如此对待张三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经过对张三的观察,我断定他很诚实,待人很诚恳,为人厚道,值得信赖,很投缘。而且我感到他也觉得我很投缘,对我推心置腹。反过来,假如我断定张三不值得信任,为人不厚道,和我不怎么投缘,那么,上面所有的这些事情就统统都不会发生,就统统都是无稽之谈。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他人采取的行动都是在我们对他人的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