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普通话训练教程

新编普通话训练教程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毛世桢主编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22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75471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测试方式有所介绍(我们在编写本书时也是这样做的),这样使教学更贴近社会,更符合社会需要。但是,我们反对把普通话课程转变成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测前辅导。这样做的弊端:一方面改变了课程教学的根本性质,教学也不符合课程教学的规律;另一方面,改变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普适性性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对普通话的系统性思考,我们对教学内容似乎安排得多了一些。希望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我们热切希望得到实际运用的反馈意见,以便今后在修订中加以调整,努力适应各类学校的需要。

目录

前言

绪论普通话概述

第一节普通话的性质

一、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二、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

第二节普通话的历史

一、雅言、官话、国语

二、普通话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节普通话的系统与运用特点

一、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二、普通话的词汇系统

三、普通话的语法系统

四、普通话的运用特点

第四节汉语拼音与普通话语音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音系学基础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其他设计原则

附录1汉语拼音方案

上编普通话语音训练

第一章普通话的声母

第一节普通话声母的分类

一、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类型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类型

三、普通话各辅音声母的发音

第二节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难点

二、汉语方言概说

二、难点1:舌尖后音声母zh、ch、sh

三、难点2:舌尖前音声母Z、C、S

四、难点3:舌面音声母j、q、X

五、难点4:舌尖中音浊声母n、l

六、难点5:舌尖后音浊声母r

七、难点6:唇齿和舌根擦音声母f、h(u)

第三节普通话声母的正音难点

一、难点l: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声母Z、C、s——zh、Ch、sh

二、难点2:舌尖中鼻音和边音n l

三、难点3:唇齿和舌根擦音声母f h(u)

附录2普通话与各地方言声母对照表

第二章普通话的韵母

第一节普通话韵母的分类

一、单韵母的分类

二、复韵母的分类

三、鼻韵母的分类

四、四呼的分类

第二节普通话韵母的发音难点

一、后半高不圆唇单韵母e

二、央中卷舌单韵母e r

三、前高圆唇单韵母Lj

四、前响复韵母ai、ei、ao、ou

五、舌尖鼻韵母an、en、in

六、舌根鼻韵母ang、eng、ing

第三节普通话韵母的正音难点

一、舌尖鼻韵母和舌根鼻韵母en——eng;in ing

二、开口呼和合口呼韵母

三、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

附录3普通话韵母四呼拼合表

附录4普通话韵母与方言韵母对照表

第三章普通话的声调

第一节普通话声调的分类

……

第四章普通话的生活音变现象

下篇普通话技能训练

第五章普通话朗读训练

第六章普通话说话训练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绪论普通话概述

普通话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又是当前社会交际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然而,它在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中,在人们的社会运用中,存在着各种差异。我们必须对普通话形成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第一节 普通话的性质

早在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就颁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飞速发展,普通话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取得崇高的法定地位。普通话的法定地位首先是通过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得以确立。这部宪法的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宪法这样的国家根本大法中对官方语言的一种变体作出这样的规定,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普通话也由此获得一种崇高的法定地位。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则通过专门法的形式使普通话的法定地位进一步得到具体化。随之,全国各地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了相应的地方法规。从法律的角度上说,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而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普通话则是汉语的共同语和标准语。这就是普通话的基本性质。

一、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社会交流相对滞塞,这是形成复杂分歧的方言的原因之一。而当现代中国成为一个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刻的言语共同体时,复杂分歧的方言就成为社会交际的“鸿沟”,于是就需要一种足以打破方言分歧的语言形式来满足跨地域的社会交际,这种语言形式就是共同语。

我们知道,汉语的方言自古存在。东汉的应劭在《风俗通义序》中说:“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聋酋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奏籍制,藏于秘室。”

……

新编普通话训练教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