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教育的历史探究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领导学,
作者: 黄书光 主编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587000版次: 1页数: 492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175886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领导教育学是近年来领导学与教育学联姻的产物,中国领导教育史则是一个有待深入开掘且极富魅力的研究领域。已出版的相关研究著作有:田广清等著《中国领导思想史》(九州出版社2003年)、许倬云著《从历史看领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曾宪年著《老子领导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但至今仍缺少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领导教育研究著作。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多年资料爬梳和思想积累,本书尝试以问题与时代相结合的形式,借重多学科交叉互补的思维理路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领导教育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深入透视,力求揭示中国领导教育的基本形态和本质特征,把握其运行轨迹和发展趋势,以期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提供必要的本土历史经验,并希望对领导教育学和教育史的学科建设有所贡献。全书共分十二章。
本书尝试以问题与时代相结合的形式,借重多学科交叉互补的思维理路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领导教育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深入透视,力求揭示中国领导教育的基本形态和本质特征,把握其运行轨迹和发展趋势,以期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提供必要的本土历史经验,并希望对领导教育学和教育史的学科建设有所贡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先秦多元的社会政治理想与领导教育方略
第一节 先秦领导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政治思想的多元激荡
二、官制的催生
第二节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领导教育设计
一、仁政与礼治:儒家的政治理想
二、“以德为先”——领导者的理想人格
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领导教育内容
四、在情境与对话中培养领导者——儒家的领导教育方法
第三节 道家——“无治主义”的领导教育哲学
一、“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家的无为政治与领导策略
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家对领导人的期望
三、领导修养和自我教育方法论
第四节 墨家——平民主义的领导教育设想
一、“义政”与“圣王”:政治理想与圣王人格
二、“尚贤”与“兼士”:墨家的人才思想与领导者的理想人格
三、“博教”与“强教”:领导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策略
第五节 法家的领导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以法治为中心的政治理想与治国方略
二、领导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第二章 “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与儒家领导教育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制度化与汉代官僚的儒家化
一、“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与官学的兴起
二、汉代官僚的儒家化:领导阶层的结构变迁
第二节 以太学为中心的领导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兴太学以养士”——汉代太学的建立
二、道德与治术:太学的教育内容三、太学的领导选拔功能
第三节 汉代领导教育制度的两翼:郡国学与私学
一、郡县学的初建与地方官员的培养
二、走入民间的领导培养机构——“精舍”三、从汉代循吏群体形象看汉代领导教育的理想人格
第四节 领导教育制度在后世的演变与异化
一、隋唐:“多元化”的理想
二、宋代:对社会下层的鼓励三、明清:程朱理学的全面渗透与学校独立性的丧失
第三章 才性之辩与领导教育的学理沉思
第一节 “才性之辩”与名法派的领导教育观
一、“才性之辩”的历史考察
二、“唯才是举”与曹操的领导教育观
三、《人物志》与刘劭的领导教育思想
第二节 圣人人格与玄学领导教育目标的设计
一、自然人性论与理想人格设计
二、对传统儒家领导教育的批判
三、“有情无累,精神自由”的领导教育目标
四、“尊重才性,顺任自然”的教育模式
第三节 儒玄兼综与儒家领导教育的嬗变
一、太子和皇子教育
二、士族高门的领导教育观
三、傅玄的领导教育论
第四章 科举制度的兴起及其对中国领导教育发展的制衡
第五章 中国传统领导教育的个案考察:帝王教育的历史透视
第六章 传统官吏的考核与基层领导的教育及自我修养
第七章 “义利之辩”的再兴:事功派、理学派领导教育的理论争锋与学术影响
第八章 “西学东渐”与中国领导教育传统的近代转轨
第九章 “人尽其才”与中国领导教育思想的深层变革第十章 中国女子领导教育的萌生与发展
第十一章 现代文官制度、教育制度的建立与中国领导教育的现代转型
第十二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领导教育智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先秦多元的社会政治理想与领导教育方略
第二节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空领导教育设计
一、仁政与礼治:儒家的政治理想
(一)仁政
儒家对社会秩序的设计出于他们对人性的认识。社会控制理论的创始人EA罗斯(E.A.Rose)认为,弄清人类的天性在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他看来,同情心、友善、正义感和怨恨是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中,这些天性能够产生出一个纯粹的自然秩序,但这样一种秩序远不完善。当社会交往日益密切、社会利益日益分化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时,自然秩序就会受到破坏。这时,就需要通过社会控制建立和维护一种人工的社会秩序。对儒家而言,对人性的假设正构成了如何进行社会控制的理论依据。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差异,人的品行、习性才逐渐有了差别。在孔子看来,人之“相近”的性是“仁”。作为一种德性,仁既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也是社会整合的原则。理想的政治就是每个人都能够本着仁的原则做好自己的本分。因此,孔子主张实行“仁政”,施行仁政就是把道德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论语》“为政篇”开篇即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的意思是,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围绕着它。
孔子仁政的思想在战国中期被孟子和荀子发扬光大,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基础。孟子主张要用“仁政”和“王道”来建立社会秩序,实行社会控制:“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同样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对人性的看法与孟子截然相反,但同样得出必须行仁政的结论。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亦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没有“化性起伪”的过程,就会走上恶的道路;而“化性起伪”的工具就是礼,也就是社会性的道德规范。基于此,荀子提出了一整套以“礼”为主体的从观念到行为的规范体系,并为推行这套规范体系构想了具体的运行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