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货币协调/李海燕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李海燕 著
出 版 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220000版次: 1页数: 253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44491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在研究分析国际货币协调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方面,作者更多地糅入了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符合当代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客观现实,也从经济政治相结合的角度为国际货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本书立足宏观,着眼全球货币金融领域协调的现状,其对国际货币协调的历史和现实分析为从事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和国家宏观金融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国际金融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素材。
内容简介
本书共7章。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货币协调的迫切需求着手,寻求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的理论支撑,剖析总结国际货币协调发展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今天的货币协调提供借鉴和参考;然后分析当代国际货币协调的框架和效用,指出协调中存在的低效与失败现象,从经济学、制度学和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分析论述国际货币协调低效的原因,并对国际货币协调的完善与发展提出见解;同时对崛起中的中国如何参与国际货币协调提出设想与展望。
本书适合国际金融、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1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货币协调的现实需求
1.1 经济全球化及其货币金融新特点的一般描述
1.1.1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1.1.2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金融发展的新特征
1.2 金融市场失灵对国际货币协调的需求
1.2.1 国际垄断资本恶意投机导致的失灵
1.2.2 国际货币领域公共产品匮乏导致的失灵
1.2.3 国际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失灵
1.2.4 外部性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失灵
1.3 货币金融政策效应外部扰动对国际货币协调的需求
1.3.1 金融经济时代的到来
1.3.2 货币金融政策外部效应对国际货币协调的需求
1.4 汇率制度的困境及对国际货币协调的需求
1.4.1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汇率大幅动荡的后果
1.4.2 僵化的固定汇率制度
1.4.3 汇率平价网的惨痛教训
1.4.4 中间汇率安排的遭遇
2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的理论支撑
2.1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的系统论基础
2.2 集权分权协调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扩展
2.2.1 集权和分权政策主体的含义和形式
2.2.2 集权和分权下政策手段的性质和使用偏好
2.2.3 集权分权理论对国际货币协调的重要启示
2.3 国家主权理论创新对国际货币协调的支持
2.3.1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主权观
2.3.2 国际货币协调中主权障碍的柔化
2.4 国际经济融合对国际货币协调的需求
2.4.1 开放经济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
2.4.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4.3 两国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扩展
2.4.4 基于货币替代理论的国际货币协调
2.5 有关货币协调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
2.5.1 博弈论角度:集体理性的福利增进
2.5.2 哈马达模型:政策效应的帕雷托最优
2.6 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区域货币协调的理论基础
2.6.1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
2.6.2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3 国际货币协调的发展轨迹:经验与借鉴
3.1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关系的自动协调与失调
3.1.1 金币本位制下国际货币关系的自动协调
3.1.2 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关系的失调
3.1.3 金本位制国际货币协调的启示
3.2 货币集团时期国际货币协调的经验教训
3.2.1 殖民压迫:集团内部的国际协调
3.2.2 冲突与合作:集团之间的货币协调
3.2.3 货币集团时期国际货币协调带来的思考
3.3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货币协调的得失
3.3.1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3.3.2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协调机制
3.3.3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货币关系的失调
3.3.4 货币协调失败的因素分析及教训
4 现行国际货币协调的框架分析
4.1 IMF的全球多边货币协调
4.1.1 国际收支协调
4.1.2 资本市场风险监督与防范
4.1.3 金融危机援助
4.1.4 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权利的关注
4.2 大国间的货币协作
4.2.1 G7货币协调机制
4.2.2 G20的国际货币协调
4.3 区域货币协调
4.3.1 欧洲货币联盟:区域货币协调成功的典范
4.3.2 东亚诸国的货币协调
4.3.3 美洲诸国的货币协调
5 现行国际货币协调的效果
5.1 现行国际货币协调的效果评价
5.1.1 IMF:对汇率协调的背离和危机援助的低效
5.1.2 大国货币协调的低效
5.1.3 区域货币协调中的问题
5.2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低效的原因
5.2.1 国际货币协调低效的经济学分析
5.2.2 国际货币协调低效的制度性因素
5.2.3 国际货币协调低效的政治学分析
6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的完善与发展
6.1 国际货币协调中的机制建设和权责平衡
6.1.1 国际货币协调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6.1.2 国际货币协调机制建设中的权责均衡
6.2 IMF多边国际协调的强化和完善
6.2.1 IMF协调目标的重新定位
6.2.2 IMF汇率协调作用强化的策略
6.2.3 主权债务的解决和规避
6.2.4 IMF对短期流动性问题的救助
6.3 大国间货币协调的机构调整和机制建设
6.4 区域货币协调的推进
6.4.1 欧盟货币协调的发展趋势:非同步财政货币标准
6.4.2 拉美美元化发展的展望——双边美元化
6.4.3 东亚货币协调的策略选择
7 崛起中的人民币国际协调策略
7.1 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协调的进程
7.1.1 封闭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
7.1.2 人民币汇率协调的初始阶段
7.1.3 汇率协调的经典: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不贬值
7.2 人民币与美日欧的货币协调策略
7.2.1 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
7.2.2 人民币与美元的冲突与协调
7.2.3 人民币与欧元、日元的协调
7.3 中华经济圈的货币协作
7.3.1 人民币在东亚货币协调中的定位
7.3.2 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中华经济圈货币整合的经济基础
7.3.3 港、澳、台地区货币整合中汇率制度转变的可能性
7.3.4 内地、港、澳、台地区货币协调的GGLL模型
7.3.5 中华经济圈汇率稳定协调的路径设想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1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货币协调的现实需求
1.1经济全球化及其货币金融新特点的一般描述
1.1.1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人类从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到今天全球范围资源整合配置的社会化大生产,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自然经济时期,生产以个人、家庭为单位,经济活动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经济体和政治体重叠在一起,没有超越国界的经济交往,没有缘于经济的国家冲突,自然也就谈不上国际经济和货币协调。1492年,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地理发现,它对人类发展的重大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地理意义。地理大发现加上当时航海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l5世纪的一元多体状态,跨上了多元一体化的征程。由此开启了长达500多年、至今方兴未艾的全球融合进程。时至今日,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等,种种新现象、新趋势让世人目不暇接。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到各国政府,从经济学家到平常百姓,无不关注、研究、讨论这一历史性话题。清晰与迷茫、失望与希望、沉沦与辉煌、旧的游戏与新的规则、悲观面对与勇于挑战,构成了一幅多彩多姿的一体化、全球化蓝图。
但是,由于上述进程、表现及内容太过丰富,对于什么是全球化,至今仍无统一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