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审计实践与探索 (水利审计继续教育丛书)

水利审计实践与探索 (水利审计继续教育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经济,统计 审计,

作者: 水利部审计室编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269000版次: 1页数: 307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45280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水利部党组提出,要大规模培训水利干部。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提出,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实行《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实施办法》、《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实施办法》。

全面完成水利审计的各项任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水利审计干部队伍。经过多年的教育培训和实际锻炼,水利审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

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审计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工作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审计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

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审计干部的新老交替,一批新同志走上了水利审计工作岗位,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培训,即使从事审计工作多年的同志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因此,加强对审计干部的教育

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是当前水利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水利审计部门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水利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责

任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努力造就一大批从事水利审计工作的专门人才,为深入推进水利审计工作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目录

前言

在部分中央行政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围绕保证“三个安全”促进水利建设发展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和审计调查工作——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执法监察和审计调查工作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在水利部直属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水利审计促进规范招标投标为保证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服务——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审计办法(送审稿)》审查会上的讲话

把握审计新理念做好科技经费审计——在水利审计人员持证上岗后续教育培训班上的讲座

开展用水审计制度研究促进审计理念和实践创新

专题报告

水利系统开展效益审计和审计调查情况的调研报告

积极探索管理审计路子 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服务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审计探索

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直属单位健康发展

灌区改造工程的审计和审计调查

开展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审计调查的情况

增强效益理念 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调查和执法监察

完善规章制度把握主要环节 积极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积极开展审计监督提高水利工程维修资金使用效果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强化经济合同审签的监督力度

……

书摘插图

在部分中央行政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 雷

(2003年8月27日)

同志们:

很高兴由水利部作为东道主承办这次座谈会。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向令狐安副审计长、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同志们和各部委的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国家审计署和各有关部门多年来对水利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简要介绍水利工作情况。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国50多年来,水利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证。目前,中国水利面临4大问题:

(1)洪涝灾害频繁。1998年长江大水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使全社会进一步提高了对防洪减灾重要性的认识。今年,淮河流域又发生了l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通过科学调度、统一指挥、团结抗洪,充分发挥了近年治淮工程的作用,把洪涝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取得了淮河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2)水资源短缺。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3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在空间上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在时间上分布是夏秋多、冬春少,干旱缺水的问题十分突出,全国660多个城市有400多个城市缺水。

……

水利审计实践与探索 (水利审计继续教育丛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