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通解(行·草)
分類: 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理论,
作者: 秦永龙编著
出 版 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29印刷时间: 1997/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009732包装: 平装目录
一、行书
(一)行书概述
1.行书的产生与发展
2.行书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行书的用笔
1.多露锋,小藏锋
2.点画间每以游丝相连
3.兼用方笔用圆笔
4.点画的形态变化多
(三)行书的结构
1.因循楷书而小异
2.减笔和增笔
3.省变楷书的构件
4.部分构件的混同
5.点画和构件的移位
6.依然沿用篆隶的物殊结构
(四)行书的体势变化
1.局部草化
2.方圆
3.长扁
4.正斜
5.轻重疏密
6.外纵与内敛
7.连与不连
8.变化布白
9.突出局部
10.向背
11.天合
12.变更点画
13.突出不同的点画
14.放纵一笔
15.改变笔顺
16.利用异体字
二、草书
(一)草书概述
1.草书的产生与发展
2.草书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
(二)草书的使转用笔
1.使转用笔是草书的本质特征
2.使转在草书书法中的特殊地位
3.使转用笔的基本要求
(三)草书的结构
1.改换点画用笔
2.省变构件
3.构件混同
4.构形模式的变异
5.草书构形的多变性及其不足
(四)草书的体势变化
1.变化构件的写法
2.变化用笔
3.变化结构模式和草法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三、行、草书的章法
四、学习行、草书的途径
五、历代行、草书名家名作选介
书摘插图
一、行书:
(一)行书概述
1.行书的产生与发展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形式,是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为什么把这种字体叫作行书呢?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说:“行书者……即正书之(讠为),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讠为)”在这里是“差别”、“变化”的意思。行书在字的构形和点画形态上不都依循楷书(正书),每每有所突破和变化,所以说是“正书之小(讠为)”,“务以简易,相间流行”,是说行书从字形结构到点画用笔都力求比楷书省简、便捷,同时在书写的字里行间经常表现出一种流动的形态。张怀瑾的这段话说明了行书与楷书的关系,又指出了行书的体态特征,但是没说明行书与草书的不同。草书也可以说是楷书的快写形式,也具有“简易”、“流行”的特征,这不就与行书没有区别了吗?当然区别还是有的,这就是草书简易的程度比行书大,体势更为放纵,因而书写的速度比行书更快。为了形象地说明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三种字体的不同,张怀瑾在《六体书论》中将三者排列在一起打比方说:“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举趣盖有殊焉”。意思是说:从大体上讲,楷书像人正立不动,行书像人在信步行走,草书像人在快速奔跑(“走”在古汉语中是跑的意思),它们在举止行进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张怀瑾关于行书名称含义的这两处解释,历来的书论家都没有异议。从他的解释中我们不难体会出:行书的“行”,无论是“流行”也好,“步行”也好,都是意在说明能给人以“动感”。由此可见,行书的命名是着重突出这种字体富有动感的特征。不过行书的“动”是与楷书的“静”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缓和的、流美的动,有如行云流水、闲庭信步,不像草书的动那样迅猛、激越,有如苍鹰搏兔,勇士赴敌。所以,体态神情的生动活泼是行书的基本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