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武术训练基础

分類: 图书,体育/运动,武术/气功,
作者: 林小美等著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320000版次: 1页数: 296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805740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目前,儿童武术训练主要集中在各级业余体校、武校、武馆以及中小学的武术兴趣小组中,由热爱武术事业,具有一定武术特长的教练员进行指导教学,教学的内客以套路为主。从历届青少年儿童武术比赛看,有许多水平很高的运动员脱颖而出,成为各省专业队的主力,这些与广大教练员的精心培育是分不开的。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儿童武术训练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练员、教师的水平不一,对武术内涵的理解深浅不一,对儿童武术训练的理解层次不一,等等。这使得儿童武术训练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动作不规范,训练不系统,过大运动量造成儿童骨骼变形,过度柔韧训练导致儿童坐骨结节受损,长时间静力性下肢练习导致膝关节积水,等等。因此,亟颁加强研究,使儿童武术基础训练方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儿童武术训练在全国各省市学校体育、训练部门中虽然开展得相当普遍,但有关此专题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儿童武术训练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本书从武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吸纳儿童武术运动训练最新研究成果,力求将儿童武术科学化训练思想和实践经验融汇于本书之中,发挥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同时本书也收录了青少年儿童比赛的常用套路,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它不仅可以作为对一般儿童进行武术套路教学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对高水平儿童武术运动员进行训练的参考依据。
目录
第一章武术运动与儿童武术训练的特点
第一节武术运动的特点
一武术运动的特点
二竞技武术套路的特点
三武术运动的价值
第二节儿童武术训练的特点
一儿童的生理特点
二儿童的心理特点
三 武术训练时儿童生理、心理的影响
四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
第二章 儿童武术素养和武德的培养
第一节武术运动所必需的武术素养和武德
一武术运动所必需的武术素养
二武术运动所必需的武德
第二节儿童武术素养和武德的启蒙及培养
一 儿童武术素养和武德的启蒙
二儿童武术素养和武德培养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儿童武术训练课的合理安排
第一节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第二节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一准备部分
二基本部分
三结束部分
第三节合理安排运动量
第四节儿童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一重复训练法
二间歇训练法
三变换训练法
四循环训练法
五综合训练法
第四章儿童武术训练的衣食起居
第一节运动服饰及器械
一服饰
二器械
第二节营养饮食与休息
一营养饮食
二儿童营养的需求
三注意合理安排休息
第五章儿童武术训练的启蒙
第一节准备活动
一准备活动的内客
二准备活动时间与休息间隔
三 准备活动的运动量
第二节基本功和基本动作训练
一基本内容
二武术操和五步拳
三新规则难度动作训练
四新规则的实施对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的彭响
五注意事项
第六章规定套路训练
第一节少年规定拳训练
一简介
二动作名称
三重点组合
四动作说明
……
第七章儿童武术运动员的选拔
第八章儿童武术竞赛的组织和准备
附录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规则附则
附件常用表格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武术运动与儿童武术训练的特点
第一节武术运动的特点
一武术运动的特点
就人类社会来讲,技击并非中国所独有,但是相对世界上其他技击术而言,中国武术不仅在技击方法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劲力方面更求整体合一{在运动形式上不仅有对抗,而且还有套路、功法;在运动特色上,不仅有众多拳种,还有各种器械;在健身方面,不仅锻炼肢体,而且内外兼修,形神兼备。以上这些都构成了武术所独有的特点。
(一)技击特点是武术最主要的技术特点
武术最初作为一种实用技术存在和发展,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自卫的需要。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20世纪,受西方体育的冲击和影响,武术开始向体育的方向发展,现在我们更多地将其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来开展。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并将技击寓于搏斗和套路运动之中。无论套路,还是对抗,都围绕技击而展开。如对抗运动,虽然从体育观念出发,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限制了一些动作,但是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无论是散打,还是短兵、长兵,都是宴实在的技击技术在竞技场上的运用。像套路运动,传统套路不仅是攻防技击的基础,能使习练者周身协调、整体发力,而且几乎每个动作都具有技击含义,都可拆招、喂手,还原为技击对抗形式。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虽然大部分动作已失去了技击价值,但是它们还保留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