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系列基础化学(张星海)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化学,化学原理和方法,
作者: 张星海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711000版次: 1页数: 382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200561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实际,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整合,编写而成的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并同时编写有《基础化学实验指导》作为配套教材。
本书从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出发,考虑与中学知识的衔接,注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在内容的选取上坚持必需、够用为度,精选内容,构造了相对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全书整体框架合理、有序。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每章的开篇都有该章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以便有的放矢;为了便于学生复习和检查学习效果,每章都有该章的学习小结和习题。另外,本书每章都附有阅读材料,以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
本书为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农林牧渔技术类、化工技术类、制药技术类、食品类专业使用教材,根据专业不同,教学内容可适当进行调整;也可供高职高专其他专业开设基础化学课选用,还可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化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化学学科的发展
二、化学学科的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化学的作用和地位
第三节 如何学好基础化学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化学实验与学生能力培养
第一章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第一节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述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第二节 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第三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
一、体系和环境
二、过程和途径
三、状态和状态函数
四、热力学能、热、功
第四节 热化学和焓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化学反应热
三、热化学方程式
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第五节 化学反应方向和自由能
一、自发反应
二、混乱度和熵
三、吉布斯自由能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
发现之旅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二、平衡常数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和计算
四、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分析化学发展史(1)
第三章 化学分析概论
第一节 化学分析概述
一、分析方法的分类
二、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三、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五、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第二节 滴定分析法
一、滴定分析法概述
二、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三、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分析化学发展史(2)
第四章 水溶液化学
第一节 分散体系
一、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
二、溶液浓度的若干表示方法
三、稀溶液的通性
四、胶体
五、表面活性剂和乳浊液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一、酸碱离解理论概述
二、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二、影响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因素
三、分步沉淀与沉淀转化
四、沉淀反应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海水淡化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浓度的计算
一、强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二、弱酸弱碱的离解常数
三、一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四、多元弱酸溶液pH值的计算
五、酸碱两性物质溶液pH值的计算
六、同离子效应
第二节 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及缓冲作用原理
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三、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节 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指示剂及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三、酸碱滴定在生产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健康pH值
第六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及反应平衡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三、原电池及电极电势
四、电极电势的应用
五、元素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
三、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四、氧化—还原滴定中待测组分的预处理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应用
第七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简述
第一节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三、元素周期律
四、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第二节 分子结构
一、共价键理论
二、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的几何构型
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第三节 晶体
一、晶体的概念及其类型
二、离子型晶体
三、原子晶体(共价晶体)
四、分子晶体
五、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第四节 元素概述
一、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二、元素的分类
三、非金属元素简述
四、金属元素简述
五、与生命安全有关的重要元素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认识元素的过程
第八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第二节 光的吸收定律
一、光吸收基本定律
二、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第三节 分光光度计
一、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和特点
二、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三、两种分光光度计简介
第四节 显色反应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显色反应要求
二、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三、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第五节 定量分析方法
一、单组分的测定
二、多组分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药物分析中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应注意的环节
第九章 色谱分析法
第一节 概述
一、色谱分类
二、基本概念
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薄层色谱与纸色谱
一、薄层色谱法
二、纸色谱法
第三节 气相色谱分析
一、概述
二、仪器
三、操作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一、概述
二、仪器
三、操作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一、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三、有机化学在其他领域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化学键特性
一、共价键参数
二、分子间作用力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第四节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第十一章 脂肪烃
第一节 烷烃
一、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体
二、烷烃的命名
三、烷烃的反应
第二节 烯烃
一、烯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
二、烯烃的反应
第三节 二烯烃
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1,3—丁二烯的结构
三、1,3—丁二烯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 炔烃
一、炔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
二、炔烃的反应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辛烷值与汽车的震爆
第十二章 环烃
第一节 脂环烃
一、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脂环烃的结构
三、脂环烃的异构
四、脂环烃的性质
第二节 芳香烃
一、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单环芳烃
三、稠环芳烃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煤与石油
第十三章 卤代烃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一、卤代烃的分类
二、卤代烃的命名
三、同分异构现象
第二节 一卤代烃的分类、结构
一、分类
二、结构
第三节 卤代烃的性质
一、取代反应(亲核反应)
二、消除反应
三、还原反应
四、多卤代烷的性质
第四节 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
一、双分子历程(S”2)
二、单分子历程(S”1)
三、S”1和Sn2反应的立体化学及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替代清洗剂产品
第十四章 对映异构体
第一节 同分异构体分类
一、构造异构
二、立体异构
第二节 物质的旋光性
一、偏振光
二、旋光性物质
三、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第三节 分子的手性和对映体
一、分子的手性和对映异构
二、对称因素
三、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第四节 构型表示方法
一、手性碳的构型表示与标记
二、D—L构型标记法
三、R—S构型标记法
四、含2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
对映异构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医药发展的新方向——手性药物
第十五章 含氧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醇
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二、醇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酚
一、酚的结构和命名
二、酚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醚
一、醚的结构和命名
二、醚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 醛和酮
一、醛和酮的结构和命名
二、羰基上的加成反应
三、醛、酮的其他反应
第五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
一、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二、羧酸的反应
三、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四、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审视和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学
第十六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
二、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第二节 胺
一、胺的分类、命名、结构
二、胺的化学性质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生活中的致癌物
第十七章 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 糖的分类与相对构型
第二节 单糖
一、单糖的结构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
三、重要的单糖
第三节 糖苷的结构
第四节 二糖
一、还原性二糖
二、非还原性二糖
第五节 多糖
一、淀粉
二、纤维素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漫话糖
第十八章 生命重要化合物简介
第一节 蛋白质化学
一、概述
二、氨基酸化学
三、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二节 核酸化学
一、概述
二、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单核苷酸
三、核酸的化学组成
四、核酸的结构
五、核酸的生物功能
六、核酸的理化性质
第三节 生物膜化学
一、概述
二、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三、生物膜与物质转运
四、生物膜信息传递
五、生物膜的功能
本章小结
习题
阅读材料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类健康
附录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三章 化学分析概论
【学习目标】熟悉并理解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掌握基本运算方法;了解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分析方法的分类及滴定分析法的依据;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掌握对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熟悉误差产生的规律及减少误差的方法;了解标准溶液配制的方法和基准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
【学习重点】熟悉并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术语及其含义,掌握滴定分析结果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化学计量关系的确定,误差的来源、产生规律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第一节 化学分析概述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分析化学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化学成分及测定各成分的含量,它们分别属于结构分析、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研究的内容。
分析化学的范围是广泛的。从分析对象来说,包括各种气态、固态或液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从分析要求来说,包括各种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等。但是,基础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是定性和定量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等方面应用广泛。例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对于土壤的性质、灌溉用水、化肥、农药以及作物生长过程的研究等,都要用到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方面,对于矿山的开发、工业原料的选择、工艺流程的控制、工业成品的检验、新产品的试制以及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利用等,都必须以分析结果为重要依据。在国防建设方面,对于武器装备的生产和研制、侦察活动和刑事犯罪活动等,也经常需要分析化学的紧密配合。在科学实验方面,分析化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学科的每一个分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放射化学等,常常需要运用各种分析手段来解决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必须严格要求,并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把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以便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解决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分析方法的分类
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测定原理、操作方法和具体要求的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
1.结构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是由哪些元素、原子团、官能团或化合物所组成的,定量分析的任务则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