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文化史 (先秦卷)

中国审美文化史 (先秦卷)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陈炎 主编;廖群 著

出 版 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0-1字数: 253000版次: 1页数: 413印刷时间: 2003-1-3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603495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能制造“作品”是人的标志,能用语言思考和传达,更是人类文化进化的一个结果。史前人类还不会用文字进行记载,却能用语言讲述“故事”;物质实体性的“作品”可以随着时间的风雨卷入地下,默默无语,人类用语言创造的文化,却可以历经数代人的口耳相传,并待文字的出现被记载下来。这就是今人仍能从文献中见到的远古神话和传说。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神灵隐现的史前时代;1.红色饰物:山顶洞人萌动的审美消息;2.彩陶和饮食:美在生活;3.鱼、蛙、鸟:绘饰刻划中的生殖意象;4.图腾舞与母神像:母系氏族的偶像崇拜;5.兽面纹玉琮:男权与神秘威力的象征;6.“刑天舞干戚”:英雄神时代血与火的礼赞;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1.“以众为观”:传说中的夏代器雕和乐舞;2.甲骨文:文化符号、书面“文学”和“线的艺术”;3.青铜饕餮:殷人崇神尚力的物化形态;4.鸟、太阳和帝俊:殷人的至上神传说;5.“羊人为美”和“巫者舞也”:巫风弥漫的殷商乐舞;6.“荒湎于酒”:殷人的酒文化。周代礼乐的人文风貌、战国激情的个性展开等。

作者简介

目录

一、神灵隐现的史前时代

1.红色饰物:山顶洞人萌动的审美消息

2.彩陶和饮食:美在生活

3.鱼、蛙、鸟:绘饰刻划中的生殖意象

4.图腾舞与母神像:母系氏族的偶像崇拜

5.兽面纹玉琮:男权与神秘威力的象征

6.“刑天舞干戚”:英雄神时代血与火的礼赞

二、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

1.“以众为观”:传说中的夏代器雕和乐舞

2.甲骨文:文化符号、书面“文学”和“线的艺术”

3.青铜饕餮:殷人崇神尚力的物化形态

4.鸟、太阳和帝俊:殷人的至上神传说

5.“羊人为美”和“巫者舞也”:巫风弥漫的殷商乐舞

6.“荒湎于酒”:殷人的酒文化

三、周代礼乐的人文风貌

1.“钟鼓(口+皇)(口+皇)

2.“莫不令仪”:规矩典雅的礼仪化生活

3.“君子”:周人理想的人格范型

4.鼎铭尊象:周代器物艺术的崇文尚实之貌

5.“立象以尽意”:《周易》智慧的诗意化

6.“诗言志”与“赋比兴”:《诗经》现世人生的情志抒发

7.“声一无听”与“和如羹焉”:和谐美理论意识的初步形成

四、战国激情的个性展开

1.“道术将为天下裂”:儒道法墨审美与理念的分化和对立

2.润色故事:私家撰史与记述散文的多向发展

3.“骋辩腾说”: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的多重风格

4.新声曼舞:雅声寂与俗乐的流行

5.镂金错彩:塑雕书画的美术化

6.御凤乘龙:奇幻奔放的楚辞艺术

媒体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