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按摩师腹部按摩(附DVD)

分類: 图书,保健/心理健康,中医保健,
作者: 付国兵,郭长青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11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202201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按摩是一种简、便、易、廉的中医疗法。普通百姓若能正确使用,将起到明显的强身健体、去病延年的作用,一旦使用不正确,反而会对人体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腹部按摩》是《家有按摩师》丛书的其中一册,将由权威专家交给您最规范的腹部按摩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以帮助您解除腹部的不适、疼痛和辅助治疗其他常见疾病。为了使读者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和准确,随书赠送一张DVD光盘和一张手部、足部反射区挂图。
愿您能轻松成为家庭中的“按摩师”,给家人带去更多的健康和快乐!
目录
第一部分 腹部按摩常用穴位
一、胸腹部穴位
1.天突
2.月童中
3.鸠尾
4.上脘
5.中脘
6.建里
7.下脘
8.天枢
9.神阙
10.气海
11.关元
12.中极
13.幽门
14.章门
15.期门
16.梁门
二、腰背部穴位
1.肺俞
2.心俞
3.膈俞
4.肝俞
5.胆俞
6.脾俞
7.胃俞
8.三焦俞
9.肾俞
10.厥阴俞
11.大肠俞
12.命门
13.腰阳关
14.膀胱俞
15.八髎
16.肩井
三、四肢部穴位
1.内关
2.支沟
3.神门
4.四缝
5.合谷
6.血海
7.足三里
8.丰隆
9.阳陵泉
第二部分 腹部按摩常用手法
第三部分 腹部按摩前的准备
第四部分 常见疾病腹部按摩治疗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腹部按摩常用穴位
穴位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并逐步总结、发展和完善的。最初,人们在劳动、生活过程中发现对体表上的某些特定部位进行按压、叩击,可缓解甚至治愈某些病痛。这些特定的部位就是我们所说的穴位。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穴位与穴位之间有着密切的、特定的联系,而起到这种联系作用的就是经络。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络穴位体系。
在取穴时,我们常依据人体体表的标记,如骨骼在体表的突起,肢体活动时所出现的肌肉皱纹,肌腱、关节凹陷等取穴;还可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这是中医取穴的一种基本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就是把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长度,即分为若干等份,然后按比例折算,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不论被按摩者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身体的长、短、肥、瘦,都可按照这个标准测量折算。我们所说的寸,又叫“同身寸”。如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或者拇指指间关节的横度为“1寸”,而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合并的近端指关节之间的横度相当于“3寸”(图1—1)。
第二部分 腹部按摩常用手法
按摩手法是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术和规范化动作,在体表进行操作。
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的作用。
“持久”是指手法要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体质、病证、部位等不同情况而增减。
“均匀”是指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要时快时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
“柔和”是指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以上所说四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刚柔相济,达到治疗保健目的。
腹部按摩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行气活血、健脾和胃、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下面,我们教大家一些腹部按摩的常用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