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李主杰主编
出 版 社: 河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24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474626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使得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进入审美视野。本书从美育与人类生存品质的提升、传统审美趣味、普遍性的情感形式、实用性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现代审美的嬗变和基本特征等角度,通过对与日常社会生活有关系的审美以及几千年来华夏审美的积淀,让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为什么美。
内容简介
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使得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进入审美视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教育家开始思考社会生活与美学的关系,思考学校美育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体系。然而,目前学校美育还停留在艺术教育的层面上,这还不是完全的美育。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不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丰富多样的审美形态。它们不仅与社会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产生着重要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解析,不但可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而且知道为什么美。
美育具有无限广阔的教育内容和自由灵活的教育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从而构建优化的认知结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与完善,使人超然于日常生活的琐碎局限,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以更高的美学视野来重塑现实世界,提升个体、群体乃至全人类生存的品质,构建有诗意的存在。美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本书不只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注重通过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园林、盆景等不同艺术领域美的形象的介绍和欣赏,以及对现代艺术、现代影视艺术、网络艺术特征的介绍,创造一种高雅脱俗的审美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建立审美的理性倾向,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人格。
目录
第一章美育与人类生存品质的提升
一、美育的内涵
二、美育的地位和作用
三、各种审美形态的美育效能
四、美育的实施途径
第二章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一、美学史上有代表性的观点
二、现代美学对美的本质的阐释
三、美的本质分析
第三章几组美学形象的解析
一、《维纳斯》与《掷铁饼者》
二、《窦娥冤》与《救风尘》
三、王熙风与卡西莫多
第四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一、审美趣味的共同性
二、审美趣味的差异性
三、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四、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与再造
第五章传统审美趣味
一、中和
二、自然平淡
三、意象与韵外之致
四、宏大
第六章普遍性的情感形式
一、音乐
二、舞蹈
第七章以有形写无形
一、绘画和雕塑的审美特征
二、中外优秀作品欣赏
第八章精美出于挥毫
一、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名家名作赏析
第九章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
一、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建筑艺术与民族审美心理
三、建筑艺术与时代审美理想
四、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五、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六、现代建筑与装饰
七、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第十章隔断尘嚣的城市山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概述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四、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第十一章尺盎之中尽显风流
一、盆景的概念及艺术特点
二、盆景的发展及艺术流派
三、盆景的类型
四、盆景的艺术表现与造型的基本原则
五、盆景佳作欣赏
第十二章现代审美的嬗变与特征
一、现代艺术
二、流行音乐
三、影视艺术
四、网络审美
书摘插图
第一章美育与人类生存品质的提升
审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生存活动、认识活动、宗教信仰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以外的一种精神享受。人类通过审美活动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对美的追求,以满足心灵需要。审美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要使审美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最终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最高境界,必须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得到落实和体现。审美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生而形成的,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己潜在或显在的审美意识来对自身进行教育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教育活动的结合,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实践证明,美育对人类生存品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美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如同审美实践一样,人类的美育实践古已有之,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和中国的先秦时期,但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却始自近代。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其目的和着眼点各不相同,对其内涵的解释也有多种,总体来看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美育即人格教育
美育作为人格教育的观点在我国美育史上有很深的渊源。先秦时的“乐教”体现的就是一种通过礼乐教化使人达到完美品性的审美教育思想。我国古代的音乐发展十分发达,音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祭祀、外交等,人们不仅重视其娱乐功能,更强调其政治作用。“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说的是:治世的音乐安适而且快乐,说明其政治太平和谐;乱世的音乐悲怨而且愤怒,说明其政治动乱而不协调;临亡国家的音乐悲哀而又伤心,说明其政治危险、人民困苦。音乐所传达出的内涵是和政治相通的。把音乐看作国家盛衰、政治兴亡的标志,由此形成了礼乐一体的局面。礼乐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要素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即“明人伦”。但此时的“乐”并非单指音乐,而是诗、乐、舞三位一体。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诗教已经从乐教中独立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