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历史与事实
分類: 图书,艺术,艺术理论,
作者: 吕澎主编
出 版 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2-1字数: 650000版次: 1页数: 455印刷时间: 2006/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102822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开学伊始,美术史论系师生就收到了一份大礼——“20世纪中国艺术史”课程学生论文集《艺术的历史与事实》由四川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艺术的历史与事实》由美术史论系2003、2004级本科学生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课程论文(吕澎老师主讲)编撰而成。《艺术的历史与事实》分为上下卷,此次出版的是1900-1949之间的研究文集,1950-1999部分将在本学期完成。在“下卷”出版后,两本文集将共同构成这一百年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文献。文集的论文选题是在老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吕澎老师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同学们不仅夯实了写作基本功、了解了论文写作的基本学术规范,同时也学习到了出版编辑技巧,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创作和日后美术史研究方面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内容简介
很多年过去了,艺术理论和艺术历史的研究已经成为各个艺术院校教学与研究的基本内容。可是,如果我们将观察的视线限于20世纪的“艺术的来历”就会发现,直至今天,我们也没有一部贯穿这一百年中国艺术变化的历史著作。大量的艺术家评传(包括传记、研究文章)、时期或专题研究以及文献资料不断出版,可是,由于过去政治和思想领域的原因,我们还没有一个关于这一百年艺术历史的整体面貌。任何人都能够发现,尽管有卷叠浩繁的著作涉及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直至处于所谓全球化时代的1999年的这段历史,但在很大的程度上讲,我们对这个时期艺术历史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太多的基础工作需要去建设,而教学或者说在教学中提示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重新观察这段历史是这个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编辑这部文集是我用一学年的时间讲授“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教学内容之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考察,这样的结果是, 03、04级的五十八位学子将在一年的时间里共同完成关于这一百年艺术历史中的若干重要课题的思考与研究,不但如此,他们显然对历史有一种悟性,他们清楚20世纪的历史总与晚清、尤其是1840年之后的形势有脱离不开的干系,所以,他们也将自己的眼光投向了1900年之前,投向了与之后一百年有关的人物和事件,以说明历史的真正姻缘。尽管人文学科知识的积累需要时间,但是,天赋、刻苦以及良好的学校环境给予了他们分析和判断问题的基本能力。他们在选择课题、思考问题方面不时表现出敏锐与专业意识。自然,同学们在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过去不曾有的看法,无论成熟与否,我认为是应该给予提倡的,思想的自由是学校教育必须给予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润育着学生的进步。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画的命运:文人画、改良与趣昧转向
1.趣味与传统——论晚清中国画趣味转型
2.关于海派绘画商业化的探究
3.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
4.湮没在译海中的画家林纾
5.变异与创新的距离
6.陈师曾的文人画概念
7.朽者不朽——论陈师曾的艺术贡献
8.文人画新论——陈师曾文人画概念之我见
9.齐白石绘画思想之变化
10.张大干敦煌之行
11.现包孕之精博——张大干先生敦煌行
12.传统艺术的捍卫者潘天寿
13.中国画的改良
14.三十年的“革命”
15.传承与改良——岭南画派关于中国画改良
16.高剑父国画改良的思想资源
17.岭南画派与林风眠——关于“中西”方面的探索与不同
18.革命画师高剑父
第二部分 西方的影响
19.历史的片断与猜想——关于清末广州十三行外销画
20.封尘的历史——土山湾画馆
21.向西方主动学习后的思考
22.胡适的艺术观念与实用主义——从艺术领域看新文化运动的个案
23.20世纪上半期西方艺术的流入及其影响
24.天马会在20世纪20年代
25.中西绘画的并立和交融——以20世纪20年代的社团为例
26.写实主义在中国——写实主义的进入与写实绘画的问题
27.在时间中理解时间——试论中国早期现代主义绘画
28.中西方美术的对比
第三部分 留学、启蒙与美术教育
29.中国油画的先行者——中国美术史上的留学运动
30.冯钢百——坎坷中走出的大师
31.李叔同在“一师”:1912—1918
32.一江春水向东流——20世纪初的留学运动
33.启新艺术之蒙——以林风眠为例看新艺术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34.西方文化对蔡元培的美术思想的影响
35.蔡元培的美育实践
36.蔡元培主要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7.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美术教育及影响
38.开拓新时代的美术教育——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美术教育
39.颜文梁与苏州美专
第四部分 艺术、政治与革命
40.鲁迅的美术兴趣
41.鲁迅美术译著的终极目标及其它
42.鲁迅对外国木刻的介绍及其观念
43.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
44.鲁迅领导下的革命木刻运动
45.左联时期版画的一些介绍
46.延安的艺术:政治与艺术标准的确立
47.延安时期的木刻运动
48.抗战时期的延安美术
49.古元
第五部分 通俗艺术、现代设计与摄影
50.关于月份牌的研究
51.海上光影年华——月份牌艺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缓冲作用及其地位问题
52.装饰艺术的时代特征和设计的关系——近代装饰艺术与设计在装饰画、雕塑、建筑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53.20世纪上半叶中国装饰艺术与设计
54.陈之佛,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先驱--
55.摄影的形状——从分析郎静山作品中得出的一些摄影的看法
56.矛盾中的变化——石库门里弄民居的形式与功能所反映出的趣味和观念
第六部分 艺术史:研究与方法
57.民国年间《历代名画记》研究状况
58.论艺术史写作中的“控制力”
书摘插图
1.趣味与传统——论晚清中国画趣味转型
在中国画史的研究上,晚清一向是受人忽视的时期。其中的原因很多:第一,晚清之分期从何开始,一直未有定论,是否在乾隆之后,即1796年开始,包括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及宣统,一直到1911年民国成立前为止;或者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受西方诸国及日本不断的侵略,然后到民国成立为止。第二,晚清不仅被认为是清朝本身衰落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丧权辱国、不光彩的一个阶段。第三,在晚清时期,中国开始受到西方文化全面的冲击,本土文化及价值观念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第四,受西方及前苏联历史观、方法论的影响,晚清的绘画一向被视为“呈现历史的衰落”。因此,这一阶段便少有人作专门的研究。
在这一时期,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外国列强的入侵,近代资本主义工商城市的崛起,使得画家的生存创作条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上海为中心,大批弼艺谋生的画家开创出清新明丽、雅俗共赏的画风,适应了近代市民的审美理想,成为中国画商品画的最佳形式,而有别于此前传统儒商经济所孕育起来的商品绘画,最终完成了传统的、经典的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型。上海之外,广州等通商城市的绘画也表现出相近似的发展方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继承传统的笔墨和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却不为所囿,抒发个人的情感又不自命清高,以传统为根本适当吸收借鉴西画之长,以个性为灵魂亦表现市民的生活理想和热情。至于同时期北京、天津等传统城市的画家,基本上仍局限于在传统的、经典的正统派范围内讨生活,没有多少新的创造。
让我们先从整个清王朝开始看起,清代绘画较之前代,有继承有发展,有兴有衰。
清前期是清代山水画的兴盛时期,出现了两个不同派别,以“四王”为代表的是正统派,以“四僧”为代表的是反正统派。“四王”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学董其昌,提倡师古、摹古,在笔墨风格上追求新意,强化了中国画传统中的抽象意念,笔墨形式的独立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文人所追求的秀逸、文雅、安闲的艺术境界,在他们的画面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王”中师承最广、艺术功力最深者首推王晕, 《溪山红树图》是他的代表作。水墨画成的肃静雅洁的秋山与红翠相间、浓烈热烈的秋林结合在一起,色彩对比十分鲜明,充满生机。画面结构严谨,气韵贯注,富有整体感。正如他自己所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