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清乐:敦煌的体育
分類: 图书,体育/运动,武术/气功,
作者: 李重申,李金梅著
出 版 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 70000版次: 1页数: 157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231545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绵延千余年。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她曾经创造过耀眼的辉煌。它以丰富灿烂的内容与形式,引领着无数的人们在其中获得享受,不仅普通的百姓为之陶醉,历代众多的官宦、将领、贵族、士大夫及其家属与清客闲士之辈,他们不仅是体育的欣赏者,而且也是体育运动的参与者。体育不仅浓缩了无数敦煌人的心理需要,而且寄寓着千百年来敦煌人的生存智慧、精神需求和价值准则。敦煌人的历史在这里凝聚,敦煌人的生活在这里得到最为具体感性的体现。因而,在千余年来,体育也便成为敦煌人的“重要娱乐”。
古代敦煌体育文化早就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渗透在社会体制、军事训练和生活方式中而成为一种宽泛的发生方式。从原始的嘉峪关黑山岩画、考古发现的陶罐、石窟壁画、墓葬彩绘砖画、出土的汉代简牍中的体育内容已受到今人重视。那些曾经长久盛行的体育文化现象,因为长久盛行使体育文化变成了当时的一种群体生态,一种文明形式。这意味着敦煌古代体育文化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空间中,已被全民所接受,形成了体育文化生存的浓烈氛围,也透露出体育的竞技、健身和审美结构及敦煌人文化心态之间的深层对应。
目录
序言
敦煌人的欢娱
敦煌体育慨述
敦煌古代体育的思想和历史背景
敦煌体育的涵义
敦煌的竞技体育宝藏
从狩猎到射箭比赛
从角抵、角力、相扑到竞技摔跤
从“讲武之礼”到“百戏竞技”
从蹴鞠、击鞠、步打球到捶丸
从嬉水到游泳
从举鼎到举重
从逾高、超远、投掷到善走
从尚武到健美
敦煌的博弈戏
六博
愕蒲
波岁塞戏与双陆
围棋
象棋
敦煌的武术
敦煌壁画、汉简、文献中的武术
金刚、药叉形象与武术
剑术
敦煌的休闲与娱乐
投壶、竹马、风筝、秋千、弹弓、滑沙、印沙
踏舞、踏青、登高、舞狮、藏钩、操舟
敦煌的养生与保健
强身健体的养生观
祛病延年的保健观
后记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敦煌人的欢娱
汉帝国于公元前121年战胜匈奴之后,便先后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建立了敦煌(沙州)、酒泉(肃州)、张掖(甘州)、武威(凉州)等四郡,并且还建立了玉门关和阳关两座城堡。敦煌位于甘肃西北最边缘的地区,一度是古代与西方往来的枢纽。形式各异的民间商贸、朝贡、文化交流等活动,使中亚、南亚文明与地中海文明在这里交汇。于是敦煌就成了古代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多元文明荟萃融合,使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敦煌古代体育具有明显的经济、地域、环境、文化、民族等特征,它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体育观念,其形态具有敦煌地区“尚武”民族精神的品格。
从经济状况看,敦煌是多民族地区,他们的生存方式是以游牧为主,沙漠、戈壁是他们栖息的故土。他们逐水草而居,以射猎为生,这一切决定了敦煌一带各民族勇悍刚烈的性格特征,也体现了游牧经济的特点。
从地理环境看,连绵的祁连山脉、沙漠、戈壁,气候寒冷干旱,常常有沙尘风暴,地理条件恶劣,自然资源极为匮乏。如此恶劣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气候条件,催生了各民族的顽强、坚韧性格的形成。
从文化价值观看,敦煌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从儒家观念出发,一些正史作者认为少数民族重视个体利益,轻视礼仪,如《史记匈奴列传》所述:“苟利所在,不知礼仪……”《北史突厥传》述:“贱老贵壮、寡廉耻、无礼仪,犹古之匈奴。”认为与儒家的仁、义、礼、孝等要义相悖,这种观点显然失之偏颇,敦煌的体育文化即是明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