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富尔的日记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世界政治 ,
作者: 张晓文著
出 版 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220000版次: 1页数: 210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572422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全球首位进入达尔富采访的华媒体女记者,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刘贵今作序,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凤凰卫视首席评论员阮次山,联袂推荐。
对于达尔富尔问题,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者
张晓文
达尔富尔,这个位于北非国家苏丹西部的贫困地区,近年来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近来,西方某些政要及演艺界明基频频以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为筹码。不断向中国政府施压,将中国推到达尔富尔问题的舞台中心。究竟在达尔富尔发生了什么?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为什么中国会被卷入其中?达尔富尔问题有没有最终解决的可能?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凤凰卫视的制片人张晓文一行奔赴达尔富尔,辗转数日。用镜头和文字,给我们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达尔富尔。作者从一个纯粹媒体人的角度出发,不设前提和框架,记录下亲眼所见——孰对孰错,孰真孰假,交由读者来评判。对于达尔富尔问题,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者。
《达尔富尔日记》,从一个侧面和角度,对有关疑问提供了一些背景和解读。它像是在厚重如山的谣方媒体报道中,挖出了一个小洞,使之得以透进一点新鲜的空气。
——刘贵今(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
她尽可能地给所有人表达的权利,提供线索和信息,在为他们赢得世界关注的同时,也让观众自己去选择对错,决定自己要怎么做。
——刘长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古训有“不入危邦”之说,但凤凰卫视却有那么几个偏偏冲着“危邦”而去的同事,而且多数还是女孩子,晓文就是一个。原因是新闻出在那些地方,而她正是一个媒体人,有着强烈的新闻冲动。她每次从远方回来,就没日没夜地剪片写稿,没时间同我们细说经历。现在,晓文的书终于可以告诉我,她究竟是如何闯荡世界的。而她用照相机留下的另一种记录,则总是让我感觉到她细腻的内心。
——曹景行(凤凰卫视咨讯台副台长、言论部总监)
如今的张晓文已成为一个见多识广、处乱不惊又观察入微的新闻工作者,读者们从这本《达尔富尔日记》中,就能看出她的观察和心得。
——阮次山(凤凰卫视首席评论员)
内容简介
达尔富尔,这个位于北非国家苏丹西部的贫困地区,近年来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近来,西方某些政要及演艺界明星频频以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为筹码,不断向中国政府施压,将中国推到达尔富尔问题的舞台中心。究竟在达尔富尔发生了什么?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为什么中国会被卷入其中?达尔富尔问题有没有最终解决的可能?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凤凰卫视的制片人张晓文一行奔赴达尔富尔,辗转数日,用镜头和文字,给我们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达尔富尔。作者从一个纯粹媒体人的危度出发,不设前提和框架,记录下亲眼所见——孰对孰错,孰真孰假,交由读者来评判。
对于达尔富尔问题,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者。
作者简介
张晓文,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文学学士,法国巴黎文化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硕士,2000年加入凤凰卫视,现为著名栏目《风云对话》的制片人、高级编导。
作为女性,她出入的通常是发生战乱的国家和地区,访问的多是国家元首、政府高官,也不乏叛军、难民和普通老百姓。几年来,她走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制作过多部文化专题片及国际时政纪录片。
她从一个专业媒体人的视角,为我们记录下了不同文化闻的交流与碰撞、国际社会残酷的政治生态及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
主要纪录片作品:
凤凰卫视《周末大放送》之《探秘湄公河》《赴约——加沙火线实录》《他信归乡录》; 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之《被遗忘的霹度——阿尔巴尼亚》《为核而来——德黑兰》《贝鲁特之殇》《对阵——来自苏丹达尔富尔的声音》等。
目录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机会到来
米亚法罗的尖叫
从中国维和训练营到苏丹难民营
为了中国的出发
最早的定义:对刘贵今和萨利赫的专访
“滚筒洗衣机”
出发前的慌张
Timing
出发
尊贵
争吵的开始
城市的发际
中国人
废墟
卡巴尔法图玛塔的眼泪
专访联合国难民署驻苏丹发言人卡巴尔法图玛塔
一种思考:美国玩的什么牌?
苏丹的光荣
寂寞撒哈拉
石油石油
专访苏丹喀土穆大学亚非研究所穆斯塔法博士
利益 立场
无可奈何的愿望
梦想
进入达尔富尔
卡尔玛难民营
关于一个大屠杀的说法
武器,治安
中国援助
大坝故事
专访麦洛维大坝负责人杨忠
和平的梦幻
没有和平的空谈判
利比亚nightmare
没有对错的对话
专访苏丹解放军统一派领袖阿布敦
一场名叫谈判的演出
专访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刘贵今
专访苏丹外交国务委员库尔奇
专访苏丹驻华大使萨利赫
苏丹GNPOC对话
叛军和孩子
阿布敦和苏玛雅的故事
后记对阵
同行伙伴
提笔千斤重
书摘插图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制作人手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沉下来,神经尝试休眠。
2007年10月14日,我最不喜欢的收拾过程已经过去,明天我就可以出发了。这一次的目的地,是苏丹的达尔富尔。
那边的状况仍在僵持。联合国、美国、欧盟,还有周边邻国都在努力,想要赶在最后关头扑灭那即将燃起的火焰。说实话,对此我不乐观。苏丹不是个有理智的地方,那里的争夺是残酷而赤裸的——谁能争得到绿地、水源和石油,谁就能活下来,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关于达尔富尔的片子时那种愤怒,我深深地感觉到了一种不公平的ignored(被忽视)。其他国家的人在想办法给家人挑选生日礼物,可是这里的人却整天要面对自己的皮包骨;面对自己十几岁的女儿被强奸怀孕,生下的孩子再静悄悄地死去;面对两百多万人被迫离开家园,二十多万人在家门口死去的惨境。“悲惨”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命运,“人间地狱”对于这里也只是个稍稍贴切的词语。
在看完片子的那天,我走出门来到大街上,看见人们冷着脸在提款机旁取钱,情侣在十字路口吵架,大家乐的门口有人把吃剩下的糯米鸡扔进垃圾筒。当时,我很想很想像耶和华那样指着每一个人说:“你是有罪的。”当然,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他们只会想:这女人是不是疯了?
达尔富尔的可怜人们正在忍受,这其实真的不关取钱的人、吵架的情侣、扔糯米鸡的人什么事。可是我就这样被触动了,并且因此而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那不再只关系到成功、名气、加薪、升职。我的职业终于让我觉得自己也许不是一个废人,不是只贪图自己安逸、只顾及自己享受爱情,而对他人毫无贡献的废人。因为我可以身临其境地大声告诉大家:看啊,这里是这样子,这里需要你们关注。也许那样,那些被忽视的地方和人,就会引来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人们就会想方法去改变他们的命运。我知道这样想很孩子气,可是,起码这是我可以尽全力去做的事情。
所以在达尔富尔的一个深夜,在电话里我居然会哭起来。这样的旅行其实让我很恐惧,你以为在路上的快感和成就感会让我兴奋?其实每一次旅途中,我都想要逃避。我总是在想:是不是这次采访回来,很多事情就会水落石出,很多惨境就会改善一些?那样也许我以后就不用再跑了。可是这样的想法终没有成真,所以我继续晃荡。带有某种使命的晃荡,成了我鼓励自己的最后方式和跨越一道道难关的终极武器。
在达尔富尔的这一次不同,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那些被忽视的人。他们的灵魂放在天平上并不会比我们轻,但他们的痛苦却比我们的自寻烦恼要沉重一万倍,他们的命,甚至比我们厨房里的蟑螂更轻贱。如果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真的真的会让我背上深重的负罪感。
这就是这一次我不顾一切要出发的原因。
2007年10月14日
2007年8月
机会到来(1)
2007年8月的一个下午,办公室的窗外,维多利亚港的上空正飘着绵绵细雨。繁华忙碌的香港现在看上去是灰白色的,完全没有往日的多姿多彩,丝毫也不令人向往。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个大城市,一个供我歇脚的地方。这时候,距离我上一次去加沙和伊拉克的巴格达已经有五个月的时间。
我是凤凰卫视的高级编导,也就是Senior Producer。这是很多国际媒体人要工作十多年才能得到的职位。有时候看看自己的名片,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我的职位应该更高。
但那并不是我看重的。
2005年初,我在法国拿到文化管理硕士,回到香港凤凰卫视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此前我自己用DV,带着一个摄影助理在阿尔巴尼亚拍摄的纪录片《被遗忘的国度——阿尔巴尼亚》。第二件事情是跟法国车队一起走上丝绸之路,从巴黎到北京,制作《魅力行动》之《向东方——跨越丝绸之路四万里》。等到做完,已经是10月,阮次山先生向我招手。接着,我就开始了《风云对话》的制片人生涯。
我们这个节目,不算技术人员,起初只有阮先生和我两个人。我们的工作方式是:他主持、采访,我联络、制作。有外国元首(我们称为“大头”)访华,我们就在国内搞定,但很多时候这是很困难的。还是中央台的水(均益)先生做的《高端访谈》更占有大台的先天优势。
不过我们的好处在于,阮先生有多年从事媒体的经验;另外,凤凰卫视在华人媒体中的良好口碑,使被访的“大头”们在我们的面前有机会表现得更加自由。
而阮先生的视野非常宽阔,他的意思是:我们不要被困在这里,我们要走出去。
所以《风云对话》有了之后的美国行,伊朗行,黎巴嫩行,英国行,澳新行,巴勒斯坦行,伊拉克行……期间,我们采访国家元首,为凤凰卫视的王牌专题片栏目《凤凰大视野》《周末大放送》制作节目,并同期制作日常新闻。
晓文絮语:
凤凰卫视是不是中国其他的媒体人梦想的工作单位,我不知道。但它对于我来说是。因为它充满着机会——因为公司人少而出现的机会,这些难得的机会会理所当然地落到渴望把握住机会的人手中。
新的机会在2007年8月这一天的下午来到,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上校办公室回信,同意接受我们的专访。剩下的便是定下约会的时间。
按照惯例,我给节目的监制,也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执行台长刘春打电话,汇报这个消息。对此,他的反应很冷淡,这合乎我的预期,因为谁都知道,卡扎菲的说话不算话是出了名的。
“晓文啊,你要是有本事就去一趟达尔富尔,那里现在是热点,就在利比亚旁边。”我明白他的意思,就是说万一这一次卡扎菲又爽约,我们不至于空手而回。
“达尔富尔是苏丹西部的一个省份,面积相当于一个法国那么大。过去三十年,这里内战不断,死了二十多万人。”
这段维基百科上的描述提不起我丝毫兴趣。这两年,我去的基本都是战乱的地方。纷乱、战争、戏剧性的背景,这些都不能成为事件的主角,在我所记录的故事里,主角从来都是人。
凑巧的是,有一个人就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这个叫米亚法罗(Mia Farrow)的女人,是美国好莱坞的传奇女演员,也是著名导演伍迪艾伦的前女友。
米亚法罗(Mia Farrow)
出生于1945年2月9日,父亲是导演约翰法罗,母亲则是演员莫琳奥沙利文。米亚法罗是家中七个孩子中的老三。她继承了父母的艺术天赋,十四岁便在父亲导演《大海战史》中演出,十八岁首次演舞台剧。十九岁,她在一部非常轰动的电视剧集《小城风雨》中饰演爱丽丝,马上成为美国的少女偶像。1968年,她主演的《失婴记》引起轰动,终于使她成为大明星。银幕上的她,总是一副敏感脆弱需要人保护的模样,但在真实生活里,米亚法罗却不顾众人的非议,在二十一岁那年嫁给了长她三十岁的法兰克辛纳屈,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四年之后,两人宣告分手。80年代初,她和伍迪艾伦同居,并参与他的电影演出,成为当然女主角之一,名作有《开罗紫玫瑰》《汉娜姐妹》《爱与罪》等。1993年传出艾伦与他们的一个养女关系异常,导致米亚法罗与之对簿公堂,最后以分手告终。
米亚法罗的尖叫
2007年的8月,很多国际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好莱坞女星米亚法罗写信给苏丹总统巴希尔,请求他允许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中的领导人之一沙利文加莫斯离开苏丹前往乍得,接受一个胃部手术。米亚法罗在信中这样写道:“现在,我愿意用我的人身自由来换取沙利文的自由,我愿意被扣留在苏丹,条件是苏丹政府愿意让沙利文接受出国治疗。”
这听上去是很小说、很不真实的事情,但是苏丹政府发言人却说,总统正在考虑她的请求。这让当时的我心里一顿,谁想这一顿,便顿出了一个新的兴趣和工作方向。
现年六十二岁的米亚法罗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年轻时候的她因为在电影中的惊声尖叫而出名,所以很多人称她为“尖叫皇后”。但她的演技也堪称一流,无论多平凡的电影,只要她在,一切就会大大不同。
米亚法罗一共有十二个孩子,这其中包括她自己生的和收养的。但她自己最后却被其中的一个养女伤透了心。因为她多年的男友——好莱坞鬼才导演伍迪艾伦,后来娶了这个名叫宋怡的养女。
这几年,米亚法罗成了联合国亲善大使。这个年过半百的人,不停地奔走在世界各处苦难的土地之间。尽管我对她的很多行事方式相当反对,但是如果我是她,也许会做同样的事情。凭借个人的力量,用一种很理想化的方式想要去改变一些巨大的苦难,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事情,不管背后有没有人在支持她。
苏丹是她最关注的地区之一,她在用一些非常极端的做法,来引起国际社会对达尔富尔人的关注。比方说利用中国政府重视奥运会的心理,把北京奥运会和达尔富尔问题联系到一起,通过发起抵制奥运会的国际大公关活动,促使中国政府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更加积极地参与。
我当然并不赞成她所有那些极端行动和激进的观点,因为这个时代,早就没有了绝对正义和绝对不正义。只是她的激情和无所畏惧的投入,让我感觉到一个人在一个大背景下面动作的决心。我开始好奇达尔富尔问题的源头到底是怎么样的?而米亚法罗和这个叛军领袖沙利文之间究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爱情?也许吧。
我致电联合国难民署驻香港办事处,问能不能帮忙找到米亚法罗。不知为什么,他们的回应有些古怪:我们没有办法帮你联络到她,但是你可以尝试自己跟她在好莱坞的经纪人联系,或者去跟这个组织联系,跟着的是一个网址——“达尔富尔奥运梦”。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网站,也是第一次知道米亚法罗实际上在如何工作。那网站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刻意将访问者的立场拉向他们希望的样子。看了一个多小时,我心头涌上了一种反感,随之,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串问题: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矛头指向中国?为什么这个组织的总部在纽约?为什么焦点是价值观?为什么在所有的描述中不见其他国家的所为?为什么对在非洲势力庞大的老殖民者法国和英国闭口不谈?
兴趣又深了一层:真相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
接下来要做的是挖出米亚法罗的联络方式,然后写信给她。
“我是在香港工作的一个纪录片导演,近期准备到苏丹达尔富尔走走。我很关注你正在做的事情,也很欣赏你竭力让世界关注达尔富尔的做法。非常希望与你见面,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在乍得相见。我愿意面对面听你讲讲对中国的态度,对达尔富尔的想法。”
三天之后,她的助手回信。
“米亚法罗正在乍得边境忙碌,她本人不是很愿意接受你的访问,但愿意介绍你认识一些了解达尔富尔状况、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有说服力的人,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帮助。如果你来到乍得,请与我联系。”
接到回信的当天,苏丹传来一个戏剧性的消息:政府方面决定允许沙利文前往乍得治病,他当天乘坐飞机抵达了乍得首都的医院,米亚法罗终于在那里见到了他。
沙利文加莫斯,达尔富尔一个反对派别的领袖之一,受过良好的教育,英文非常出色。因为对达尔富尔问题非常了解,本人性格也很热情开朗,所以是很多西方媒体进入达尔富尔地区的向导和领路人。米亚法罗担任联合国亲善大使后,几次前往达尔富尔,都是由他陪同的。我从很多网站上搜索到的西方记者对沙利文的描述是:这是一个魅力非凡的男人,对他的土地和人民有着非同寻常的热情和改变现状的渴望。而因为他与西方代表们、与其他反政府派别之间的关系都很好,所以是达尔富尔问题谈判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才。
作为一个情感丰富、想象力非凡的中国女人,我忍不住要从两个角度去联想这件事情:
第一,正义勇敢的米亚法罗有勇有谋,动用多条线,捞出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沙利文,为达尔富尔保留了一个有价值的谈判联络员;
第二,居心叵测的米亚法罗成为所谓西方民主力量的代言人,向一个主权国家施加压力,使他们被迫释放一个反政府的政治犯,表现出在民主进程中的努力。
这就是有可能出现的两极化的事实,随着不同的用词、不同的表述动机,同一个事实可能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两个样子。我突然意识到,在网络上看到的所有表述,那些看上去像是唯一真相的事实,也许都是不值一提的。
那么剩下的,我可以依赖的是什么?也许反而是那些听上去毫无意义的争论。
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在出发之前,必须要尽可能地了解各方的说法,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在这件事情各个层面中隐藏的细节。我要争取在出发前给自己洗洗脑,用一双完全透明的、没有任何立场的眼睛,去贴近真相。
斯皮尔伯格的“辞职”与“达尔富尔奥运梦”
2008年2月12日,片酬七千五百万美元的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突然决定,“辞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的职务。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没有作出足够的努力,“良知”使他无法继续指导奥运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大型表演。随即,一个在纽约注册的人权组织“达尔富尔奥运梦”,在其网站上发表“紧急声明”,称斯皮尔伯格“向中国发出了正确信息”。与此遥相呼应,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拯救达尔富尔联盟”向中国驻联合国办事处递交了一封公开信,要求中国政府向苏丹政府施压。
各种消息汇集起来,总会反复涉及一个名字,好莱坞女演员米亚法罗。2007年5月,一个名为“达尔富尔奥运梦”的组织在美国纽约成立,主张通过奥运向中国施压。在该组织的顾问委员会成员名单中,米亚法罗排名第三。而在“拯救达尔富尔联盟”公开信的联合署名中,她同样有份。2007年3月28日,米亚法罗还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就达尔富尔问题指责中国的文章。在文中,她甚至警告斯皮尔伯格,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艺术顾问“会像为纳粹拍宣传电影的女导演里芬施塔尔那样受到历史的谴责”。该文发表的第四天,斯皮尔伯格表达了对中国政府苏丹政策的不满……
事实上,斯皮尔伯格一年多来并未与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约,但他最终也选择“辞职”。美国《时代周刊》指出:“这显然是屈从于米亚法罗领导的人权运动的压力。”
这个组织不仅向个人施压,也将矛头指向了奥运赞助商。“而各类负面声音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联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说,作为联合国人权基金会的亲善大使,米亚法罗对于人道主义的关注本身可能未必怀有阴谋,但是“达尔富尔奥运梦”“拯救达尔富尔联盟”这些组织无端把达尔富尔问题与中国联系起来,其背后也不能排除有反华势力的支持。
斯皮尔伯格“辞职”的消息甫一传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就于2月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将达尔富尔问题与奥运会挂钩,无助于达尔富尔问题的解决,也有违体育非政治化的奥林匹克精神。
2007年8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