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教学实验论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中国教育 ,
作者: 王策三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3-1字数:版次: 1页数: 42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713652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古今中外教学实验在其发展长河中,逐步积累、形成了一套科学理论和方法,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加以掌握。最重要的是关于教学实验的概念,应该对各种各样的教学实验观进行辨析。力图把握其较普遍的共同本质,提高教学实验概念的概括程度和包容性;尤其要力图廓清教学实验不同于自然科学实验、心理学实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实验的特殊本质,也不同于理论研究、经验研究以及其他调查研究方法的特殊本质。教学实验是一种包括自然、社会、思维活动的综合体,主要属于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是在现实教学活动中进行的一种有明确理论假设、实行特殊控制、有所验证、生成一定教学模式、可望推广的教学研究活动。在一定的教学实验概念的基础上,还要探讨教学实验的一般结构如理论假设、变量控制、效果检测等等,以及实验主体、实验对象、实验过程、实验步骤等等。进而,要着重探讨教学实验的设计,尽可能多地介绍已经创造出来的类型、模式及具体规范,使我们对教学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知识日益增加积累和丰富起来。接着,教学实验的评价、组织管理也是应该探讨的内容。
教学实验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推动教学理论构建和教学实践改革的手段,是它们协同发展的一个环节。因此,必须探讨教学实验跟教学理论建设、教学实践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互相依赖的一体化联系性。最后,教学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尽管有它本身的一套体系,应用性技术性强,是相对独立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认识方法,因而总是受一定哲学认识论、方法论支配的。从历史上和现实中都看到,一个时期的哲学思潮和这个那个哲学流派,都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和影响着教学实验,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不同作用。从事教学实验的人,无疑要潜心“下海”,深入“虎穴”,真刀真枪地搞实验,而不能停留于一般构思和发发议论,但是切不可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而要时刻进行哲学思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编教学实验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教学实验的起源与古代教学实验
一、实验的词源意义
二、教学实验的起源
三、关于古代教学实验
四、古代原始形态教学实验
五、古代末期教学实验的萌芽
第二章 18~19世纪中期的教学实验与整体主义实验模式的形成
一、现代教学实验的产生
二、整体主义教学实验模式的形成
三、总结与新的发展——赫尔巴特和欧文的教学实验
第三章 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两大教学实验模式及其科学化探索——欧洲与美国
一、向实证主义的转变——赫尔巴特派教学实验
二、科学主义教学实验模式的产生——实验教育学派教学实验
三、整体主义教学实验模式的新概念——欧洲新教育实验和美国进步主义教学实验
四、科学主义与整体主义教学实验模式第一次合流——“八年研究”的贡献
第四章 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两大教学实验模式及其科学化探索——苏联与中国
一、l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俄国和苏联教学实验
二、中国现代教学实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章当代教学实验的发展
一、当代西方国家教学实验发展
二、当代苏联和东欧国家教学实验发展
三、当代中国教学实验的发展
第二编 教学实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六章教学实验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实验概念的界定
二、教学实验的若干具体特点
三、教学实验的类型
四、教学实验的功能
第七章教学实验的基本结构
一、教学实验的空间因素及其构成关系
二、教学实验的时间因素及其构成关系
第八章教学实验的设计
一、教学实验设计的意义
二、教学实验设计的原理
三、教学实验设计的模式
四、实验设计的选择
第九章教学实验的评价
一、教学实验评价的本质与功能
二、教学实验评价的种类与原则
三、教学实验评价的标准与指标
四、教学实验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外一编教学实验与教学理论、教学实践
第十章教学实验与教学理论、教学实践
第十一章教学实验与哲学
附录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教学实验的起源与古代
教学实验
教学实验开始于什么时候,这是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从现今已有的观点看,大多数研究者把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学改革看做是教学实验的开端,还有一部分研究者把19世纪末心理实验研究法引入到教育学研究中来看做是教学实验的开端。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古代时期发生的那些具有首创意义的教学改革就已经是教学实验。为了说明这一看法,下面将从实验的词源意义考查谈起。
一、实验的词源意义
在外国语言中,现代英语的“实验”一词为experiment,它来源于拉丁语experimentum,意思是指人的某种尝试性活动。在现代英语中,try这个词也有实验的意思,但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下通常是写作experiment。由此可见,在西方语言中,“实验”一词的最原始的涵义是指具有尝试性的活动。
在中国古代语言中,“实”与“验”是分开的两个独立的词。《说文解字》讲“实”是财富,“验”是马匹的名字。可见其词源意义与现代涵义相去甚远。但后来涵义开始有了变化,例如东汉唯物论学者王充的《论衡论死篇》中有:“世谓‘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试以物类验之,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何以验之?验之以物。”《论衡知实篇》中又有:“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事有证验,以效实验然”。甚至还有“实”“验”连用的情况,如《论衡遭虎》中说:“等类众多,行事比肩,略举较著,以定实验也。”这些例子中的“实”已作实际、实地讲,“验”已作效验、验证讲。但这种讲法究竟自何时起,据清代学者段玉裁说,已不可确考。
综上所述,实验的辞源意义及早期用法是指验证某种说法或做法的尝试性的活动。
二、教学实验的起源
了解实验的辞源意义对研究教学实验的起源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任何教学不同程度上都含有尝试性的成分,这是因为教学活动在开始之前虽然已经规定了明确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方法,但由于教学对象、方法、条件的复杂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丝毫不差地按预定方案进行,并保证万无一失地实现教学目的。相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选择方法和实施教学,并且还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求不断地改进方法、提高效率。所以教学活动总是不同程度含有尝试性的成分,这是教学活动的一种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