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张玉民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4-1字数:版次: 1页数: 23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717271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阐述了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理、在教学实际中运用的方法以及如何对教师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本书结合案例,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示范性、应用性强,对于中小学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拓展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单元一 目标与要求
一、认知目标
(一)了解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的相关知识、原理
(二)了解组织合作学习与创设教学情境的构成要素
(三)掌握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
(二)广泛的学习兴趣
(三)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三、操作目标
(一)个人学习方案的设计
(二)专业能力训练计划的制定
(三)良好学习习惯和持续学习行为的形成
四、学习要求与方式
(一)反复的探索和实践
(二)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三)校本培训的加强
单元二 相关知识与基本原理
一、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和功能的调整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建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三、几种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将产生重大影响的当代教育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四)有效教学理念
四、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念
(一)民主、开放观念
(二)教与学的统一
(三)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四)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五)教学必须向儿童生活回归
(六)建构的教学观和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五、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课堂活动组织能力提出新要求
(一)新课程教学的组织
(二)提高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重要性
六、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界定
(二)合作学习的要素和分类
(三)合作学习依据的理论基础
(四)合作学习的意义
……
单元三 过程与方法
单元四 案例与范例
单元五 反思与自我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单元二 相关知识与基本原理
一 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和功能的调整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创新和应用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在这个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人才的认识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人才不能仅仅是高学历的人。人才应当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包括:创新精神与创造力、实践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当人们回顾;20世纪教育的时候,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只具有知识是不够的,开始关注能力的发展。当面对一个复杂纷繁变化的信息社会,人们又认识到人如何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价值观,跟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相一致,这才是关于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当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重心时,人们发现对于人的发展来说,知识和能力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同样,人们对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以学科本位(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即学科一课程一科目,中小学课程基本上是若干个学科的浓缩。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力求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注重的是所编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位置,等等,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需的、恰当的,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等。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即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但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关注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而忽视了后一项培养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考虑更多的是选拔人才及少数人进一步深造的需要,而较少考虑大多数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直接进入社会、从事各种工作的需要,当然也就无从谈起适合每个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带来了课程设置和内容编制上的一系列问题,如内容过多、过难。许多人曾认为,内容多、难度大、程度深有利于“双基”的培养,加大课程的难度或下放高年级的内容,才能体现高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近十几年来,中小学课程门类、内容不断增加,难度也一直居高不下,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该如何确定,课程内容如何选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人们比较一致地认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应当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出发,切实落实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