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三版/本科临床配教)

分類: 图书,医学,预防医学 卫生学,
作者: 仲来福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484000版次: 3页数: 327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4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252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卫生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卫生学》第7版的配套教材。学习目标、内容要点和习题内容主要依据《卫生学》第7版的内容编写而成。本教材可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卫生学》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书编写还参照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与范围,因此本书还可作为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参考用书。
考试是评定应试者知识结构与能力、检查教学效果、客观进行教育评估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卫生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必要编写一本适应考试需要的教材。本书的主要试题类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即选择题,其覆盖的知识面较广,能检查应试者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和应用等能力,并且评卷比较客观。主观题指名词解释、问答题和应用题。主观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教材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能力。本书每章试题之后列出了参考答案。
学生在学习《卫生学》教材后可利用本书每章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点,系统地复习教材内容,记住重点,弄懂难点,更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还包含了问答题和应用题。因此,编写本教材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和应对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还在于使其成为学生的学习参考书和教师的教学辅导书。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人类和环境
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
第三章食物与健康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五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第六章预防保健策略
第七章社区卫生服务
第八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十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十一章秩和检验
第十二章直线相关与回归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书摘插图
第一章人类和环境
一、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
(一)人类环境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人类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依照是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又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有不同的内涵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1.生态系统 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大要素构成。
2.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1)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2)食物链与生物放大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都是通过食物链才得以进行。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以人类为终点的食物链称为人类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
2)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作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污染物在生物体富集的程度用富集系数表示。
生物放大作用是指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
3)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生物放大作用,必须具备下述条件:①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②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③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的损害;④在生物放大过程中是通过食物链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