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伦纲(J)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朱小蔓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2页数: 225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I S B N : 978701006085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情感教育主要关注人的情感展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从而走向新的高度,关注人的情绪机制与生理机制、思绪机制如何协调构成人的生命机制健康地运行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本书初步构建了一个情感教育的纲要性的理论框架,从时空统一的角度完成了情感教育的目标建构。本书的视域及理论辐射面比较宽阔,容纳历史资料及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提出了一些较为新颖的思想观点,尤其是与认知教育过程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相对独特的情感教育运行机制,是作者颇有见地的独创。
内容简介
情绪发展是个体成熟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表征。人的情感决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
对教育要作完整的理解,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离开情感层面,教育就不可能铸造个人的精神、个人的经验世界,不能发挥大脑的完整功能,不能保持道德的追求,也不能反映人类的人文文化世界。只有情感才能充当人的内在尺度,才是教育走向创造、实现价值理性的根据。
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情感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人的情绪机制参与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一切领域和全部过程。当把活动概念作为全部教育理论和逻辑起点时,情感教育显然是一个辐射教育活动全域、全程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作者简介
朱小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德育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1947年底出生,1973年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8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2-1993年莫斯科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哲学、情感发展与教育、教师教育。目前主持多项国家级及中外合作项目,独著、合著和主编三十余部学术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现担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同时兼任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等。
目录
序言:一个很有意义的开端
自序:情感道德素质教育
导言
1 情感:不容忽略的教育层面
1.1 情感与人的发展
1.2 人的情感发展与教育
1.3 现代教育失落情感层面的分析
2 情感价值的凸显与教育理念的沉思
2.1 情感与智能
2.2 情感与知识
2.3 情感与认知学习
2.4 情感与教学活动
2.5 逻辑-认知与情感-体验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
2.6 简短的结论
3 情感教育形态的历史考察
3.1 无意识形而上形态
3.2 伦理道德形态
3.3 审美形态
3.4 宗教形态
3.5 科学理智形态
4 情感教育的现代整合形态及其特征
4.1 马克思主义用具体历史性思维规划出现代情感教育的科学人文形态蓝图
4.2 现代科技发展与哲学思维的整合化趋势
4.3 当代情感教育的主要特征
5 情感教育的目标建构
5.1 结构建构法
5.2 时相-建构法
5.3 关系-建构法
6 情感教育的内在过程
6.1 情动-感受过程
6.2 体验-理解过程
6.3 价值体系化-人格化过程
7 当代与情感教育有关的几种教育模式
7.1 国内主要模式
7.2 国外主要模式
附录1:与情感教育相关的教育模式的若干补充
生命叙事模式
生态体验教育模式
赏识教育模式
抗挫教育模式
关怀教育模式
围圈活动教育模式
附录2:《情感教育论纲》评介
附录3:情感教育
跋
书摘插图
1情感:不容忽略的教育层面
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众多领域从不同的视野关注它、探索它。
文学家笔下的“情”,是一个宽广的领域,既有丰富的情绪一情感表现,也有产生复杂情感的情境,更有千般妩媚、万种波澜的内心体验。如大文学家莎士比亚在自己的著作中提供了“各种情欲的全部系统”,“它包括了各种内心活动,从冷淡或者一般的喜悦直到强烈的愤怒与绝望。它为我们创造了一部精神史”。哲学家思维中的情感是人生欲求的系统,它包括情欲(desire)、情绪(emotion)、感情(feeling)三个不同的层次。情欲是生理性质,情绪是心理性质,感情是社会性质,与热情具有同等的含义,它是人生的光热点、人生的原动力、人生的趣味之所在,它内在地蕴涵着人生的哲理。社会学家重视人的情绪流向、情感氛围,把情感看作社会的敏感测试器。人类学家、文化学家视情感为人类的文化积淀,人类精神、信仰、制度、风俗、习惯最稳定的内核,关注的是情感表现方式的民族差异。心理学家把情感看作人的态度和体验,早期心理学由于缺少实验手段,已确立的概念是在伦理的、宗教的、哲学的观点的强烈影响下形成的。当代情绪心理学不仅以精密分析的仪器设备,运用多变量同步测量的方法将情绪研究推向实验研究领域,而且对前人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较系统的整理、消化和吸收,并加以发展。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情绪的过程,对参与情绪产生的诸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来龙去脉作出清晰的解释,它的成果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最重要的根据。
教育学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关注情绪、情感研究,认为它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教育层面,由于教育学既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哲学思考,又是综合运用各种学科于人的发展的实际操作中的技术和艺术,因此,教育学对各不同学科关于情绪、情感研究的全部科学发现都感兴趣,并在总结人类教育的思想行程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试图建立起情感教育的目标构想、教育设计,探寻教育作用得以实现的内外部条件与机制。
本书所使用的“情感”术语,相当于情绪心理学的“感情”术语(affect),即人的区别于认识活动、有特定主观体验和外显表情、同人的特定需要(自然的或社会的)相联系的感情反映,它包含着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既有情绪的含义,也有情感的含义。使用情绪(emotion)一词侧重标示感情性反映的过程,使用情感(feeling)一词侧重标示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方面。
1.1情感与人的发展
情感是人的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作为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
从人类种系发展与儿童个体发展看,情感作为适应生存的工具是十分明显的。“人的发展”(Human development)一语至少可以有两种释义。第一种,也是较不常用的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过程,用以与其他生物的产生过程相比较。第二种,即较为常用的一种,是把它和个体发展联系起来,从而看成是一个人从胚胎到身体死亡的过程。
根据第一种解释,人的发展就是人的出现过程,从动物种系发生看,低等生命进化到人类这一高级生命体的漫长过程,与生命体情绪的演化过程是相一致的。无脊椎动物没有这样的神经结构,也就没有情绪,在任何情况下,用神经生理学家所运用的客观研究方法都不能发现它们有情绪,爬行动物只有简单的“刺激一反映”,这样的冲动缺乏情绪体验,只能算动物情绪前期的一种本能冲动。现在知道,情绪器官在结构上与脊椎动物的脑在进一步复杂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原脑皮质相联系。真正的动物情绪是从哺乳动物开始的。哺乳动物的脑边缘系统皮质部分是情绪体验发生的物质基础,边缘系统单独地或者与其他神经部分协同地产生一种抑制性影响,使冲动行为具有发动、控制的神经机制。哺乳动物的情绪状态开艉通过生物学上合目的的特殊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体验到恐惧时躲藏或逃避,体验到愤怒时攻击,体验到满意时作出懒洋洋的或“舒适”的姿态,表情运动和姿态最初具有适应意义并在进化过程中巩固下来,在进化选择进程中,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获得了对该种的其他个体发生作用的信号特性,担当起种内沟通的职责。随着机体与环境的辩证运动,原始情绪自身分裂、自身超出,不仅分化出厌恶、忧愁、焦虑等个体情绪,而且分化出与别的个体相关的较复杂的情绪,如母爱、仇恨、自我牺牲等。母猴会对幼猴照顾备至;母猿会因小猿死亡而悲哀;母狒狒能够收养“子女”,抓来小猪小狗进行抚育。达尔文时代的伦格尔和勃瑞姆,都说他们所驯养的猴子,无论是非洲的还是美洲的,肯定是有仇必报。不仅如此,在某些高等动物,已有萌芽状态的“美感”情绪,和人一样“对同样的一些颜色、同样美妙的一些描影和形态、同样的一些声音,都同样的有愉快的感受”。
人的神经系统发展经历了“发头、发脑、发皮质”的“三发”过程。新皮质是情绪的更高级的调控系统。它以神经纤维联系为中介,与下丘脑、杏仁核、边缘系统皮质部分等结构互相传递信息。新皮质把通过其各层次神经回路逐步加工处理而获得的认识,作为指令,作用于皮层下情绪中枢,调控着人的情绪活动。新皮层的高度发展使“情绪”与“理智”有可能结合,摆脱情境的直接性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人类的情绪和情感,除了向外宣泄的一面外,还有向内蕴涵的一面,从动物情绪中发展出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满意和沮丧、羞耻和骄傲、内疚和悔恨等,总之,从动物到人,情绪的发展沿着趋于丰富性、深刻性、复杂性、可控性、差异性的道路前进。综匕可知,不仅情绪演化与人的高级生命演化相一致,而且恰恰是情绪演化促进了人的生命演化,没有动物体的情绪机制,没有情绪作为种内沟通群居生活的工具,生命体决不可能向高级复杂化程度演进。因此,心理学家汤姆金斯(S.Tomkins)认为,情感是构成进化成果的一个关键部分,甚至比饥饿、性欲这些基本的内驱力更为重要。
根据第二种解释,我们把人的发展定义为“随时间的推进在人身上发生的变化”,“个体发展始于生物受孕而止于身体机体的死亡”。情绪发展是个体成熟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表征,首先,情绪是作为个体生存适应的工具。人类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大约有8—10种,称为基本情绪,如:愉快、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所有这些情绪在婴儿出生到一岁左右均已发生,它们都是非编码的、不学而能的,是在神经系统和脑结构部位的先天性情绪反应。每种具体情绪都有不同的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并在不同的方向上,促使机体提高行为的转换力,以利于生存适应。后来,这种先天情绪通过与成人的应答反应逐渐分化、发展,如:三个月时出现所谓社会性微笑等,七八个月时出现分离焦虑等。在婴儿期,情绪是他们的语言系统。婴幼儿通过情绪表露来交流需要和希望,表示其适应与否的关系,进一步又通过情绪感受来认识周围的人和理解周围的事。可以说,现实给予儿童的知觉信息都要受情绪感受的折射,才能使儿童进入认识和理解的境地。因此,情绪是儿童主要的反应与交往方式。儿童的思维活动具有浓厚的自我中心色彩,而以自我为中心,实际上是以自我欲望为中心,以自我情绪为中心。幼儿心理表象带着感情色彩,在描绘物体形象时,总是捕捉最强烈的感受,丰富的想象、联想也是靠情绪的火花点燃。因此现代的情绪理论认定,“意识在人类身上的发生、发展,以及与认知系统的整合,都是情绪的功能”;“意识的第一个机构的性质,基本上是感情性的”。整个人的成长过程都要依靠情绪的适应机制,这包括正确辨认、释读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感受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包括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以适应文化环境,还包括借助情感的表达功能实现人际情感沟通和情感认同。不解决情感表达问题,通往学习和文化生活的路便禁闭着。
1.1.2作为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
由于传统哲学将人的认识的逻辑理智特征视为人高于动物的基本标志,撇开情感与意志讲认识,所以,情绪作为认识的机制千百年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开掘。根据我们获得的资料,目前可以有以下几种解释:
(1)构成动机说
情绪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是先天适应性和后天习得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情绪起了根本的或先在的“内在动机”作用。它表现为两点:一是在没有外来影响时,感情性唤醒内在地激起人去活动,二是当原有期待等与当前的输入信息不一致或产生不确定状态时,也引起人的内在需要和活动动机。皮亚杰一生重视人的逻辑心理结构的研究,但他在晚年也指出,感情决定着对情境是接近还是回避的倾向,从而影响人的智能努力朝着什么方向去发挥,这种现象反过来必然影响知识的获得,在某些方面获得更多,在另一些方面知道较少。
(2)原动力说
情绪作为一种能量,是由情绪所由产生的脑生理机制及整个生命机体的相应反应决定的。这种能量在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下不会消失,只会表现为潜在的平和。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这种激情或能量维系着原有的水平,而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即外化为情绪。如果外界刺激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则情绪达到高潮后逐渐平和,这正是审美和艺术产生的条件。如果外界刺激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则表现为情绪的骚乱。骚乱的情绪并不是以骚乱作为它的归宿,而是以自身的稳态和平衡为目的,骚乱情绪结合着引起骚乱的对象稳定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便构成认识产生的先导。
(3)直接材料说
情绪的产生与认识的发生同出一源,都根植于生命体的内在需要在自我满足水平上的表现。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和认识需要的内在动因最终要以情绪的形式来表现。情绪是主客体发生关系时主体方面最积极的反应,或者说是不加选择的第一次,也是最直接的反应。情绪构成了主客体分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构成了认识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由于情绪是生命体与外界在感受心理层次上的交融,是客体具象在人的欲求机能制约下的直观感受反映,其间必然包含着外界事物的表象杂驳在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形式作用下的自然归类。这种归类实际上是情绪的一种自身剥离,即将明晰化了的情绪体验从整个混沌的情绪体验中抽象出来的过程。
(4)整合发展说
当代心理学对人的认知发展提出整合发展的理论,认为认识发展的过程是情绪与逻辑思维过程相互作用,使概念中产生了情绪维度。当个体发展时,这些情绪过程和概念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想象、象征同常规思维产生了联系,从而成为认识创造的源泉。
1.1.3作为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
人的认识并不一定导致行为。从认识到行为发生,其中介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情感在其中作为评价的震荡机制使人选择某种行为并使它现实化。
首先,情感在评价过程中起着内部监控的作用。人的情感体验以满意不满意的感受状态把人本身的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携带构成一个主体对自己活动关系(物我关系、人我关系等)的内部监控系统。对活动关系满意,人将注意指向某类信息,择取某类信息,而忽略、回避与主体情感需要相悖的信息,或者对这些相悖的信息作出与主体情感需要相一致的理解,这时,注意会保持得长久,程度也强烈。结果,使人对这些信息的加工、消化与人的、自信心、自制力形成良性的正循环。相反,对活动关系不满意,主体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被凄楚、焦虑、烦恼所困扰,这时,感知取向、理解向度都带有否定性情感色彩,导致主体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对与失败有关的信息反应阈限降低,不仅对外在事物的评价倾向于否定,而且容易对关于自己的任何信息都作出否定性的理解。
其次,由于内部监控作用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人不是依据外部世界的客观要求,也不是根据主体自身的原发性需要,而是从内部世界反观自身,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各种现实或可能意义关系,审度其中的利弊,然后把各种心理能量有效地聚合起来、组织起来,在感情的基础上产生意志能力,继而通过神经系统的下行传导通路将信息传向感受器和外围,使人的行为上升为随意的动作水平,即直接控制主体活动的发动与停止,调节活动能量的强弱与速度,决定持续时间的长与短,尤其是刺激主体克服各种困难去争取活动目的的实现。
1.1.4作为生命的享用机制
情绪、情感除了发挥上述不同机制,以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外,它的生命享用机制也被现代科学日益发掘出来。这一机制是通过人的情绪色调(即情调)具有的唤醒、调节以及满足人心理上享乐和享受需要的功能加以实现的。
生存、发展、享用是人类及其个体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目的性链条。过去我们常常离开享用谈生存、发展,特别是对其中的精神享用研究和强调得不够。20世纪70年代以来,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重视对“感觉情调”的研究,这对揭示情调生命享用价值是很有意义的。关涉人的生命享用质量的感觉情调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积极情调是快乐,以及具有快乐色调的自慰、自足、兴趣、憧憬、希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