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教程

分類: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孙翠兰 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443000版次: 1页数: 380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113796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特点,以一定地域空间为依托,研究其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动力机制、空间经济结构、区际竞争与合作及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大基本特征。
本书共十三章,介绍和阐述了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案例,以及西方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规划、区域分工与贸易、区域经济合作、区域产业布局、区域经济政策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等相关内容。全书行文深入浅出,注重相关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应用性,通过案例的运用加强了对重点、难点章节的解析,有助于读者掌握区域经济理论并将相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本书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精品立项教材,可作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材,对业界人士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与研究对象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前沿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区位、区位因子
第二节 区域、区域空间结构
第三节 经济区、经济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划
第四节 点、线、网络、域面
第三章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与案例
第一节 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预测方法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决策方法
第四章 西方主要区位理论
第一节 农业区位论
第二节 工业区位论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
第四节 市场区位论
第五节 经济活动区位论
第六节 区位指向理论
第五章 西方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三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六章 区域经济规划
第一节 区域经济规划、任务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 区域国土资源开发规划
第四节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五节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六节 区域环境规划
第七章 区域开发、主要开发模式及案例
第一节 区域开发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区域开发模式及案例
第八章 区域分工与贸易
第一节 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优势、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创新
第三节 区域贸易
第四节 区域分工与贸易的基础
第五节 区域分工与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九章 区域经济合作与国内外主要合作模式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模式
第十章 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与区域产业布局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进、优化与案例
第十一章 区域人力资本
第一节 人力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区域人力资本测度体系
第三节 教育对区域人力资本的提升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十二章 城市与区域
第一节 城市
第二节 城市化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政策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导论
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区域经济学是在一系列相关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基础上,于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国家形成的。此后,伴随着世界科技进步和其他学科的兴起,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丰富和发展。与西方相比,区域经济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大体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以中观经济学为研究范围的区域经济学,其内容和学科渊源较为广泛。
本章在阐述区域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指出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及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与其他很多学科一样,区域经济学是在西方商品经济与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后逐步形成的。
如果从最早的以国家为地域单元的贸易与分工理论算起的话,区域经济学的些相关观点和理沦迄今已7个世纪的历史;如果从最初的古典区位理论算起,至今,也已有180年的历史。
(一)重商主义贸易观
重商主义贸易观是在前资本主义时期西欧商品经济有定程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观点以西欧早、晚两期重商主义贸易观为典则代表。
西欧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两个相互衔接又有区别的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时期的贸易观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其共同点是,两种贸易观均以国家区域为出发点,均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段的意识形态,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