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史 ,
作者: 钞晓鸿 著
出 版 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04-6-1字数: 320000版次: 1页数: 417印刷时间: 2004/06/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07051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近10余年来,我留心于明清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史研究,略有收获。现将部分研究心得汇编出版,以便学术交流与方家批评。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上卷是关于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变迁,涉及学术动态、区域研究、史料与全国性的总体分析;下卷是明清以来的社会经济,包括商业、人口以及农村经济等领域。姑且称之为《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若从研究理路来讲,则是学术动态、史料及在此之上的研究心得;在地域范围方面,虽大多是区域的,但也包括区域比较与全国的;在各项专题研究中,均简要回顾学界已有成果,问或涉及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辨析或理论思考。
当今学术的发展,要求研究者必须重视学术动态与学术积累,跟踪学术前沿,积极吸收已有的、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讲究研究的资料与手段,既有实证研究又有理论分析,这本是学术研究的应有之意。我在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深感才疏学浅,但还是力图向标准与规范靠拢。本书的内容与研究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对学术积累、史料、新的学术增长点的关切与重视,对于区域性与全局性矛盾统一、实证研究与问题意识表里结合的理解与实践。
目录
序言
上卷: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变迁
世纪之交的中国生态环境史
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
清代至民国时期陕西南部的环境保护
台湾故宫“史馆档”与《清史稿灾异志》
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
下卷:明清以来的商业、人口与农村经济
“陕商”主体关中说
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人资本
区域社会商业资本商人行为
乾隆时期的商业“合伙”
《续修陕西通志稿》所辑户口资料稽误
清代前中期陕西人口数字评析
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
清末至民国前期陕西农业雇佣、租佃关系比较研究
附录:引用书目
书摘插图
上卷: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变迁
四、动植物变迁与区域沙漠化
历史上的动植物,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历史地理学家长期以来已进行了相关研究。动植物分布变迁显示了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及生物对这一变化的反应;在人类历史时期,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其程度不等的干预过程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所以也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一部分,是生态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有关历史时期森林分布变迁的成果为数甚多,历史地理学家长期以来关注该方面的研究。史念海就我国历史时期森林分布进行长时段研究,指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不断变化,原来森林茂密的地区到现在有的已经变为草原、甚至沦为沙漠。文焕然分别考察了历史上内蒙古、青海、新疆、两广南部及海南等地区的森林变迁。近年来,学术界分不同区域、就不同时期、采用多种资料与方法进行具体探讨。朱士光考察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等地的植被变迁,强调这一变迁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他指出,西周之前,华北平原北部为亚热带种属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南部则分布着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但西周以来,由于气候变得冷干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天然林几近消失,华北平原南北均成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蓝勇考察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森林演变,认为明清以前三峡地区保持着很高的森林覆盖率,明清以后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其大规模的丧失,指出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性。其他各区域如秦岭、黄土高原、祁连山区、福建等地均有关于该方面的论文。关于植物分布的一些研究动向值得注意,比如研究野生作物分布,曹永生等考察了主要粮食作物野生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特点,野生稻、大豆及半野生小麦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阐述了保护野生种质资源的紧迫性。还有考察木材采伐包括特种木材及薪柴供应对环境的影响。如明代长城沿线森林的采伐与禁伐,长安、北京城的薪炭供应,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等等。这些研究在考察森林植被及其变迁的同时,大多强调人类活动对生态植被的负面作用与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呼吁以史为鉴,保护有限的森林植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