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工艺与质量控制(附盘)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轻工业、手工业,纺织工业、染整工业,
作者: 张喜昌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380000版次: 1页数: 273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645159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纺纱工艺,主要介绍了棉纺、毛纺、麻纺、绢纺等纺纱加工中各工序工艺参数的选择及设计;下篇为质量控制,主要介绍纱线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措施。
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纺织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纺织生产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上篇纺纱工艺
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
第一节开清棉工艺
一、开清棉工艺设计概要
二、抓棉机工艺设计
三、棉箱机械工艺设计
四、开棉机械工艺设计
五、清棉机工艺设计
六、开清棉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第二节梳棉工艺
一、梳棉工艺设计概要
二、梳棉机主要机件的速度设计
三、梳棉机的主要隔距设计
四、梳棉机的后车肚工艺
五、梳棉机的其他工艺
六、梳棉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
七、梳棉分梳元件
八、梳棉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第三节精梳工艺
一、精梳工艺设计概要
二、小卷准备工艺
三、给棉与钳板工艺
四、梳理工艺
五、分离接合工艺
六、其他工艺
七、FA266型精梳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
第四节并粗工艺
一、并粗工艺设计概要
二、并合数
三、牵伸分配
四、罗拉隔距
五、罗拉加压
六、其他工艺参数
七、FA302型并条机的工艺计算
八、FA401型粗纱机的工艺计算
九、并条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十、粗纱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第五节细纱工艺
一、细纱工艺设计概要
二、细纱牵伸工艺
三、加捻卷绕工艺
四、细纱机工艺计算
五、细纱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第六节筒并捻工艺
一、筒并捻工艺设计概要
二、筒并工艺参数
三、捻线机工艺参数
第七节新型纺纱工艺
一、转杯纺工艺
二、喷气纺纱
三、紧密纺纱
思考题
第二章毛纺工艺设计
第一节羊毛初加工工艺设计
一、羊毛初加工工艺设计概述
二、洗毛工艺设计
三、炭化工艺设计
第二节粗梳毛纺工艺设计
一、粗梳毛纺工艺设计概述
二、配毛与和毛加油工艺设计
三、梳毛工艺设计
四、细纱工艺设计
五、粗梳毛纺工艺设计举例
……
第三章麻纺工艺设计
第四章绢纺工艺设计
下篇质理控制
第五章纱条不匀的分析与控制
第六章减少成纱棉结杂质
第七章减少纱线毛羽
第八章提高纱线经强力
第九章纱疵分析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上篇纺纱工艺
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
第一节开清棉工艺
一、开清棉工艺设计概要
开清棉工序主要任务是开松、除杂、混和与均匀成卷,其工艺技术路线的原则是合理配棉,多包取用,精细抓棉,早落少碎,加强混和,减少翻滚,以梳代打。
(一)开松
在开松过程中,既要提高开松效果,又要防止纤维损伤、杂质破碎。如果开松作用过于剧烈,则易损伤纤维或将一个大杂打碎成多个小杂。因此,应遵循“精细抓棉,先缓后剧,渐进开松,先松后打,多松少打,先慢速后快速,隔距逐渐减小,减少纤维损伤和杂质破碎”的原则。
(二)混和
混和应采用根据“时差”或“程差”的多仓混棉机,以提高混和效果,保证成纱质量。对含杂内容或纤维性质差异大的原棉,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开清棉工艺,然后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合。使用回花和再用棉时,应严格控制混用比例。
(三)除杂
在开清棉工序,除杂应根据排杂工作的难易程度,有先有后,较重较大且易碎以及与纤维粘附较松的杂质和疵点,应尽早排除,以防被打碎,因为杂质碎裂后更难除去。在除杂过程中,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大后小、早落防碎”的工艺原则。
(四)均匀
均匀作用在开清棉工序中重点是逐台控制给棉的均匀输送,保持棉流量的稳定一致,工艺参数的设计应尽量提高设备的运转率,使各单机做到连续、均匀、稳定地向前方机台供应原料,保证原料成分、密度、定量、开松除杂效果的均匀稳定,从而保证最终的成卷均匀。
开清棉工序是由一系列单机组成的开清棉联合机组。这些单机按其主要作用和在联合机组中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抓棉机械、混棉机械、开棉机械和清棉机械四类。
二、抓棉机工艺设计
(一)撕扯、开松工艺
抓棉机的开松作用是通过肋条压紧棉层表面,锯齿形打手刀片自肋条间插入棉层抓取棉块来实现的。工艺上要求抓棉机抓取的纤维块尽量小而均匀,使杂质与纤维易于分离,为后道机台早落少碎、以梳代打、均匀混和打下基础,且有利于混和、除杂和均匀成卷,并为缩短开清棉流程提供可能性。
1.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该距离小,刀片插入棉堆深度浅,抓取棉层薄,抓取棉块的平均重量轻,开松效果好。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不宜过大,一般为1~6mm,为提高开松作用,甚至使打手刀片缩进肋条内(即不伸出肋条)。
2.抓棉打手间歇下降的动程该动程大,抓取棉块的平均重量大,产量增加,但开松作用降低。在满足产量的前提下,此动程以小为宜,通常为3~6mm。另外,该动程应和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相适应,即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小时该动程也小,否则,在打手升降的过程中,肋条压制棉包的压力将发生变化,造成打手刀片抓取不匀,开松不良,或者损伤纤维,加速刀片的磨损。反之,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大时该动程也大,两者必须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