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附光盘)

C++程序设计(附光盘)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C C++ C# VC VC++,

作者: (美)梁勇 著,王刚 等译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490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124017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保持了Liang博士系列丛书中一贯的标志性的教与学的哲学:以实例教,由实践学。通过使用他所提出的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基础先行”的方法,Liang博士在本书中通过大量实例阐明了基本的C++特性,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在引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之前,Liang博士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介绍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程序设计技术,如循环、逐步求精等。这些概念都是使用简短且吸引人的实例来进行阐明的。他还在实例研究中给出了一些较大规模的实例,并附以整体的分析讨论和详细的逐行注解。 本书首先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所有必需和重要的基本概念,然后再进入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最终掌握构建具有异常处理和输入输出功能的有意义的应用程序的方法。贯穿全书的实例和练习都以问题求解为中心,力图培养学生开发可重用组件并用之创建实际项目的意识。

本书特点

●大量的表格和图示。

●较早地介绍编写程序的方法——从第2章开始,学生就能编写简短、有趣的游戏程序。

●使用UML描述类。

●大量的补充资料——安装和配置C++开发环境、IDE简明教程、补充的C++特性等,这些补充资料便于教师设计自己的课程内容。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程序设计基础

第1章 计算机、程序和C++语言简介

第2章 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

第3章 分支语句

第4章 循环

第5章 函数

第6章 数组

第7章 指针和C字符串

第8章 递归

第二部分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第9章 对象和类

第10章 对象和类的更多内容

第11章 继承和多态

第12章 文件输入输出

第13章 运算符重载

第14章 异常处理

第三部分 数 据 结 构

第15章 模板

第16章 链表、栈和队列

第17章 树、堆和优先队列

第18章 算法效率和排序

第19章 STL容器

第20章 STL算法

附录

书摘插图

第1章计算机、程序和C++语言简介

目标

回顾计算机、程序和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1.2~1.4节)。

(可选)介绍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1.5节)。

了解C++语言的历史(1.6节)。

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1.7节)。

了解C++程序开发周期(1.8节)。

(可选)使用Visual C++开发C++程序(1.9节)。

(可选)使用Dev-C++开发C++程序(1.10节)。

(可选)在Windows平台使用命令行工具开发C++程序(1.11节)。

(可选)在UNIX平台使用命令行工具开发C++程序(1.12节)。

1.1引言

我们使用字处理器撰写文档,使用浏览器畅游Internet,使用电子邮件程序在Internet上发送电子邮件。字处理器、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都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而软件是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出来的,C++就是一种流行的而且功能十分强大的程序设计语言。大多数应用软件(如字处理器、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都是使用C++开发的。本书将带领读者学习使用C++这个功能强大的程序设计语言开发程序。

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计算机、程序及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同时熟悉一下数制。如果你已经很熟悉CPU、内存、磁盘、操作系统以及程序设计语言等术语,可以跳过1.2-1.4节。还可略过1.5节,当遇到有关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问题时再查阅即可。

1.2什么是计算机

所谓计算机,就是一台能存储并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它包含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部分。一般而言,计算机的硬件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物理特征,而软件是不可见的指令,它控制硬件,使之完成特定的任务。所谓计算机程序设计,就是编写让计算机执行的指令。原则上,你无需了解计算机硬件,就可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但如果对硬件知识有所了解的话,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程序指令会产生什么效果。本节将概述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组成部件的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