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技术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作者: 祁景玉主编

出 版 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493000版次: 1页数: 308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083793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同济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它从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分析和论证了材料的研发、合成和生产的相关步骤、制备机理和处理技术。

全书共五篇,内容包括:物质的结构理论、材料的结构、相变与相平衡、材料的性质和新型无机材料的制备工艺。

本书是面向21世纪的“材料科学与技术”课程教材。它可作为理丁科大学材料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物质的结构理论

第一章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 物质的组成

2 物质的结构

3 量子力学基础

4 量子力学的拓展

第二章 结构化学基础

1 分子轨道理论

2 杂化轨道理论

3 费米能级

4 固体中的能带

第三章 晶体化学概论

1 晶核的形成

2 晶体的生长

3 晶体的缺陷

第二篇 材料的结构

第四章 结晶化学基础

1 结晶化学定律

2 典型晶体的结构类型

3 晶体场理论

第五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

1 硅酸盐材料的晶体结构

2 典型珠宝玉石的晶体结构

3 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

第六章 复合材料的结构

1 无机胶凝复合材料

2 陶瓷基复合材料

3 复合材料的界面

第三篇 相变与相平衡

第七章 相变与相变动力学

1 相变与热力学平衡

2 相变动力学

3 相图的热力学推导

第八章 凝聚系统相图

1 单元系统相图

2 二元系统相图

3 三元系统相图

第四篇 材料的性质

第九章 材料的力学性质

1 材料的变形

2 疲劳与断裂

3 蠕变

第十章 材料的热学性质

1 热容与热传导

2 热膨胀

第十一章 材料的电学性质

1 材料的导电性

2 介质极化和介电性

3 压电性与铁电性

第十二章 材料的光学性质

1 线性光学性能

2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 旋光性与非线性光学性

4 发光

第五篇 新型无机材料的制备工艺

第十三章 传统无机材料的制备工艺

1 宝石的制备、加工和处理

2 玻璃的制备工艺

3 耐火材料的制备

第十四章 新型无机材料的制备工艺

1 复合材料的制备

2 功能陶瓷的制备

3 半导体材料的制备

4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5 纳米材料的制备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篇 物质的结构理论

第一章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 物质的组成

什么是物质?它是如何构成的?它以怎样的方式存在?这些问题的掌握和理解,对于我们人类的存在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就物质本身来说,它可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引起我们的感觉。这表述了如下两方面的意义:①物质可以对我们产生作用;②我们可以感受到物质的存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就是说物质是客观实在,它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物质是永恒的。它既不能被创生,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在整个自然界中,物质一直在不断地运动着。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非物质的运动。正是由于运动着的物质,构成了浩瀚无际、变幻无穷的大自然。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去开拓、研发和创造,都不可能改变物质和运动的根本属性,都无法违背大自然的根本规律。因此,我们只能修改和调整自己的思维,去使我们的认识和创造符合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以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物质具有极其复杂的构成。

其中,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对应着不同的组合和变换形式。对此,在本书后续的内容中将会陆续提到。对于物质的存在形态来说,又分为实物和场这两种基本状态。实物和场都具有质量和能量。实物如楼房、有机物、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均具有静质量;而场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紫外光、T射线等,则一般不具有静质量。虽然如此,二者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正负电子对的对撞而转变成为γ射线。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