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 (美)威尔逊著,毛盛贤等译
出 版 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71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400684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哈佛大学出版社骄傲地宣布,重印《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完整原创版,自此本书第一次有了经济适用的平装本。当1975年这部经典之作首次出版时,它创立了一个新学科,并触发了-轮围绕先天(nature)与后天(nurture)古老议题甚嚣尘上的论争。尽管得到了国际动物行为学学会官员和同仁的襄赞,但更广为人知的是,《社会生物学》这本历史上有关动物行为最为重要的著作却成为当时许多社会科学家和其他学者猛烈抨击的对象,他们强烈反对人的社会行为,即人的天性,具有生物学的基础。这种争论自本书出版以来激荡不已。
——英文原书导读
《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本身就是一个进化事件,它向所有耳聪者宣告:我们已经站在努力理解人类在世界万物进化过程中的场景取得突破的边缘。
——John Pfeiffer,《纽约时报》书评
本书如魔似幻,……倘若你得到本书,……你可以期待获得心灵之光去洞悉人类社会。
——Lewis Thomas,《哈泼》杂志
为一门新科学激动人心的未来贡献出如此辉煌的基石,在我们的世界里是史无前例的。
——John Tyler Bonner,《科学美国人》
本书内容素朴简洁,逻辑严谨,论述明晰,的确是透彻、权威的新综合。
——V.C.Wynne-Edwards,《自然》
《社会生物学》是一部卓越巨著,充满真知灼见,尽展动物王国的美丽动人和诗情画意。
——《时代》杂志文学写作增刊
如果未对一个人的人生意识产生永久的戏剧性的扩展,就忘记了威尔逊的书,那是不可
——Fred Hapgood,《大西洋月刊》
内容简介
社会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个进化事件。本书根据了以进化论的观点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种群的大小和组织功能(或适应意义)的分支这一领域的全貌,它向所有耳聪者宣告:我们已经站在努力理解人类在世界万物进化过程中的场景取得突破的边缘。全书分三个部分共27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社会进化的原动力、群体生物学的有关原理、类群选择和利他主义、社会行为的发展和饰变、社会进货的四个顶峰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Wilson)是哈佛大学“佩里格利诺大学研究教授”,著有《论人性》(On Human Nature)、《生命多样性》(The Diversity of Life)、《昆虫社会》(The Insect Societies)、《生物共好天性,人类与其他物种的纽带》(Biophilia,The Human Bond with Other Species)、《学科汇合,知识的同一性》(Consilience,the Unity of Knowledge)、《自然主义者》(Naturalist)、《蚂蚁的旅行,科学探索的故事》(Journey to the Ants A Story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等,曾两次获普利策奖。威尔逊是当代无可争议的科学巨人之一。《社会生物学》是他的代表作,该书是社会生物学领域的奠基性著作,出版30多年至今无人超越。
目录
世纪之交的社会生物学
致谢
第一部分 社会进化
第1章 基因的道德
第2章 社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第3章 社会进化的原动力
第4章 群体生物学的有关原理
第5章 类群选择和利他主义
第二部分 社会机制
第6章 类群大小、繁殖和时间-能量预算
第7章 社会行为的发展和饰变
第8章 通讯:基本原理
第9章 通讯:功能和复杂系统
第10章 通讯:起源和进化
第11章 攻击
第12章 社会间空(其中包括领域)
第13章 优势系统
第14章 角色和职别
第15章 性与社会
第16章 亲本抚育
第17章 社会共生
第三部分 社会物种
第18章 社会进货的四个顶峰
第19章 集群微生物和集群无脊椎动物
第20章 社会昆虫
第21章 冷血脊椎动物
第22章 鸟类
第23章 哺乳动物内的进货趋势
第24章 有蹄类动物和象
第25章 食肉动物
第26章 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
第27章 人类:从社会生物学到社会学
术语解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书摘插图
第1章基因的道德
加谬(Camus)说过,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即使从严格的意义上看,这种说法也是错的。关心生理学和进化历史问题的生物学家认识到,位于视丘下部和大脑边缘系统的感情控制中心限制和决定了自我认识。这些中心通过恨、爱、内疚、恐惧等所有情感,侵蚀了我们的意识,那些凭借直觉想要搞清楚善恶标准的伦理哲学家们考虑过这一问题。于是我们不得不问,是什么造就了视丘下部和边缘系统?是自然选择导致的进化。伦理学和伦理哲学家(如果不是认识论和认识论学家的话)必须在所有层面上用这种简单的生物学的观点来进行解释。自我存在,或者自我存在的终止——自杀,并不是哲学的中心问题。视丘下部一边缘系统借助内疚和利他主义感情的反击方式,自发地否定这种逻辑上的简化。因此,哲学家本人的情感控制中心要比他的唯我论意识智慧得多,它“知道”在进化时间内个别有机体几乎都无足轻重。从达尔文主义的角度看,生物并不是为了自己而生活的。生物的主要功能甚至并不是产生出另一个生物,生物产生出来的是基因,生物本身则只是基因暂时的载体。有性生殖产生的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独特的,所有基因偶然的集合构成了物种。自然选择就是一定的基因,胜过其他位于同一染色体位点的其他基因,在下一代中有了自己的代表。当每一代制造新的性细胞时,获胜的基因分开,然后再聚集、制造出新的生物,而同一基因在该新生物中的平均比例较高。但是生物个体只不过是这些基因的载体,是利用尽可能少的生化扰动来保存和传播这些基因的精巧装置的组成部分。萨谬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的名言“鸡只是一个鸡蛋制造另一个鸡蛋的途径便有了现代版:有机体只不过是DNA制造更多DNA的途径。因此,让DNA长存于世便是视丘下部和边缘系统的天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