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马桩石雕艺术欣赏

栓马桩石雕艺术欣赏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艺术,雕塑,

作者: 柯文辉 赏析,王勇超 释图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243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8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80725464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拴马桩雕刻艺术是明清时期中国雕刻艺术之一杰出代表。但长期以来,因其“民间性”,而未被广泛关注。在提倡挖掘、整理、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今天,给予这一深具东方特色的雕刻艺术以应有之重视,是必要的。同时将这一艺术推而广之,使其发挥应有之价值,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书所选拴马桩是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八千余件藏品中精选。希望本书的出版既能为雕塑艺术下作者提供相关资料,也能增进广大读者对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的了解。

内容简介

首先,中国雕塑从四面八方都能用一根流动的情绪化的线条画下来。西方雕塑以块面结构为主,米开朗琪罗、罗丹的线虽很抒情,但主要用于表现轮廓,我国几千年习书法的积淀,对姐妹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线性慧眼,诗性煮梦锅下圣火不熄;无数艺人前仆后继的求索,才积攒成套艺术方言,独立于西方大师话语之外,磨杵成针!

作者把拴马桩石刻列入民间艺术史论述的范畴。无论任何文明古国,还没见过第二个民族的辟邪迎瑞兼拴牛系马这件事上,像中国人这样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在延续数百年甚至更久远的岁月中,创造出如此大气磅薄、无法计数,每一个体又绝不雷同的奇迹。

拴马桩平平常常,不夺人视线,仅仅是中国文化大树上的一片小红叶,却是足以雄视后代五百年。

作者简介

柯文辉,1935年1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少年做洗染店学徒工。16岁以后曾任过农村工作队员、教务员、教师、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从事艺术评论。著有传记《印光传》,《旷世凡夫——弘一大师传》、《刘海粟传》、《孤独中的狂热——卫天霖传》;《关良》等,诗剧《爱之弦》、《云水操》、《关羽貂婵》等10部,散文诗集《梦的尾巴》;京剧《汉家月》;散文《钓梦》,美术理论《陪画散步》、《龚贤画论译解》,小说《司马迁》:《月下的海》等。点校古籍有《大藏经导读》(即《阅藏知津》)等。

目录

何满子先生题咏拴马桩诗

雕塑浅谈

中国雕塑特色

拴马桩石刻

拴马桩雕刻艺术赏析

附录一 霍去病墓石刻艺术赏析

附录二 人之寿夭在元气 国之长短在风俗

书摘插图

拴马桩雕刻艺术赏析

名称:狮子拴马桩

年代:元代

质地:青石

尺寸:通高105cm桩截面38×32cm

特征描述:

狮子头身紧连,颈部不显著。双耳下耷,脸短而阔,粗眉突兀,铜铃巨目斜视右前方似欲旋动全身,宽鼻,海口,含长绶带,前腿踞立,后腿半蹲,头微右转,气势凶猛。

台座绕有长带,鼓钉清晰。

上桩枋正面浮雕对花,右鸳鸯,后奔鹿,左蕉叶。

下桩枋正面浮雕双鸟,右并蒂花,后为折枝花,左面对花。

两桩四角垂柱相对平短。

太朴雄浑,溪山可吞。

扫除枝节,浩气足珍。

上承汉唐,全院冠军。

老夫稽首,常读常新。

气韵生动,关键在于动。动生韵律、节奏。真气充塞,作品才可动起来。

气足神旺,生生不已,合乎天人运动法则。

道法自然,不是空谈。

气息,时代特征、个人风格辩汪统一,含于其内。

故鉴定古物,气息放于首位,需在大量实践中积累,语言文字作用甚微。

这二尊狮以势夺人,不怒而威。杨小楼演古代英雄,有掀天动地大气度,此作近之。

王者,封建社会特产。狮称兽王,是人们对它的形容,它不会自诩“受命于天,其寿永昌”来愚弄老百姓,敲骨吸髓。但它有震慑力,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雄伟庄穆。

佳作每每以一当十,形愈简意愈繁。刀未到气先吞,沧海横流,方见大师本色。

二狮超迈群伦,丰姿傲岸,眉宇飞扬,非常难得。它们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平凡,博大精深,神奇莫测。

栓马桩石雕艺术欣赏

栓马桩石雕艺术欣赏

栓马桩石雕艺术欣赏

栓马桩石雕艺术欣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