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汽车与交通运输,公路运输,
作者: 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0-1字数: 83000版次: 1页数: 56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4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15114078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是一本运用动力检测方法评定公路工程基桩完整性、承载力、试打桩及打桩应力监控的行业标准。根据交通部公路发[2000]722号文,本规程由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广东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上海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等七家单位共同编制。
本规程是针对我国公路工程基础桩的特点,在总结多年来动力检测技术工程实践经验和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编制组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我国相关行业的现有桩基设计、施工及其检测规程、规范和基桩动测方法的技术资料,并对若干课题进行了专项科学技术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了多次专家论证会,以充分考虑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公路工程基桩的使用情况,针对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类基桩的工程性质和常见问题进行调研,以保证本规程的条款在全国公路工程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目录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规定
3.1检测方法及选定原则
3.2检测仪器与设备
3.3检测前的准备
3.4检测报告及桩身完整性类别评定
4低应变反射波法
4.1适用范围
4.2检测仪器与设备
4.3现场检测技术
4.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5高应变动测法
5.1适用范围
5.2检测仪器与设备
5.3现场检测技术
5.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6超声波法
6.1适用范围
6.2检测仪器与设备
6.3现场检测技术
6.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附录A报告格式
附录B正常混凝土的声速平均值及标准差的确定方法
用词用语说明
附件《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条文说明
书摘插图
5高应变动测法
5.1适用范围
5.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和钢桩的单桩轴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监测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打人时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选择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
5.1.2进行单桩的轴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检测应具有相同条件下的动一静试验对比资料和现场工程实践经验。
5.1.3超长桩、大直径扩底桩和嵌岩桩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单桩的轴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检测。
5.2检测仪器与设备
5.2.1检测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及分析仪、传感器、激振设备和贯入度测量仪等。
5.2.2信号采集器和传感器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信号采样点数不应少于1024点,采样间隔宜取100-200us。当用曲线拟合法推算被检桩的极限承载力时,信号记录长度应确保桩端反射后不小于20ms或达到5L/c。
2信号采集器的采样频率应可调,其模一数转换精度不应低于12bit,通道之间的相位差不应大于50us;
3力信号宜采用工具式应变传感器测量,其安装谐振频率应大于2kHz,在1000ue范围内的非线性误差不应大于±1%;
4速度信号宜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其安装谐振频率应大于10kHz,且在1-3000Hz范围内灵敏度变化不大于±5%,在冲击加速度量程范围内非线性误差不大于±5%。
5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应计量检定。
5.2.3激振宜采用由铸铁或铸钢整体制作的自由落锤。锤体应材质均匀、形状对称、底面平整,高径比不得小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