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林业,
作者: 王金叶,于澎涛,王彦辉等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370000版次: 1页数: 284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3022446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90)和祁连山森林生态站20多年的试验研究成果,从森林与水资源相互影响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林区降水规律及森林对降水的调节作用,研究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林冠层、地被物层、土壤层等不同界面层的水文特性、各水文指标的时空格局,以及水分传输规律与过程,研究了试验流域径流规律、形成径流的潜力等问题,特别是深入分析了试验区中冻土变化规律和对流域径流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介绍了生态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应用TOPOG模型研究了试验流域森林植被变化对流域水量平衡的影响,并提出了TOPOG模型在北方地区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书可供森林生态、森林水文、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森林生态学、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祁连山及试验区概况
第一节 地质地貌条件
第二节 水文条件
第三节 气候条件
第四节 土壤与冻土
第五节 森林植被
第六节 试验流域基本概况
第二章 林区降水规律及森林对降水的调节作用
第一节 林区降水规律与森林调节降水研究概述
第二节 降水规律及森林调节降水研究方法
第三节 林区降水规律及原因分析
第四节 林区内积雪分布规律及特点
第五节 流域降水量研究与估测方法
第六节 降水模型在典型流域中的应用
第三章 林冠层水文过程及规律
第一节 林冠层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第二节 林冠层截留降水研究方法
第三节 林冠截留降水规律及影响分析
第四节 林内穿透降水规律及特征
第五节 树干茎流规律及特征
第六节 林冠层截留降水经验模型
第四章 地被物层水文生态功能及水分传输过程
第一节 地被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第二节 地被物层水文过程研究方法
第三节 森林凋落物组成与动态
第四节 地被物分布与组成规律
第五节 地被物层水文特性
第六节 地被物层截留作用及特征
第七节 地被物层水分传输过程
第八节 枯落物层阻滞径流作用
第五章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水分时空格局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节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特征
第三节 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特征
第四节 土壤水分的时间格局特征
第六章 土壤水分传输与水分状况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土壤水分传输过程
第三节 土壤水分消耗
第四节 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第七章 流域冻土水文过程与生态功能
第一节 冻土水文试验研究方法
第二节 试验流域冰川与冻土分布
第三节 土壤冻融过程及变化规律
第四节 冻土的水文特性与气候响应
第五节 黑河流域冻土水文生态功能
第六节 黑河流域冻土活动层水文过程
第八章 流域径流潜力与主要水文要素时空格局
第一节 流域降水时空格局及对径流的影响
第二节 流域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对径流的影响
第三节 植被水分消耗与径流
第四节 流域水量平衡与径流潜力
第九章 流域径流规律及森林对径流的影响
第一节 森林对径流影响研究概述
……
第十章 生态水文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十一章 植被变化对流域水量平衡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祁连山及试验区概况
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处青藏、黄土两大高原和蒙新荒漠的交汇处,东经97°24′—l03°46′,北纬36°43′—39°42′;属高山深谷地貌,海拔一般在2000--4000m之间,最高峰团结峰高达5826.8m,山势西高东低;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的特点,气温变化剧烈,雨量分配不均,温度、降水随海拔高度呈明显的垂直变化,降水总趋势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减少,雪线由东向西增高。土壤和植被因气候差异而形成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山地森林灰褐土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是森林适宜生长的土壤,山地森林灰褐土分布在海拔2400--3300m地带,是乔木林的主要分布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分布在海拔3300--3900m地带,是湿性灌木林的主要分布带。
祁连山自然环境独特,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对象。据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2000年),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用地面积60.67万h㎡,其中乔木林16.68万h㎡,疏林地1.19万h㎡,灌木林41.26万h㎡,未成林造林地0.11万h㎡,苗圃1.02万h㎡,无林地l.41万h㎡;森林覆盖率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