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瑰宝——村落
分類: 图书,建筑,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作者: 陈志华撰文,李秋香主编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80000版次: 1页数: 255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8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802695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乡土瑰宝〕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士心华、楼庆西、李秋香等在1988年以来进行乡土建筑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专题编写而成,文字凝练、平实,并配有丰富的手工绘图和精美的照片,具有历史档案价值和极强的观赏性。
本书介绍了中国乡土建筑的有机系统——村落的类型、选址、结构、管理机制和社会功能,陈志华教授在〔村落〕中对村落形态、建筑形制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着精彩的论述。
目录
丛书总序
前言
村落
一、乡土聚落的类型
二、村落选址和经济活动
三、村落选址和居住安全
四、村子的结构和布局(上)
五、村予的结构和布局(下)
六、村落规划建设的机制
中国乡村聚落
一、山西
三、河北
四、安徽
四、浙江
五、江西
六、福建
七、广东
八、四川
九、陕西
附录图片目录
书摘插图
村落
一、乡土聚落的类型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居住方式主要是聚集在大大小小的村落里,既为了节约土地和基础设施,也为了守望相助,便于共同的社会文化生活,甚至共同进行一些生产经济活动。因此,大多乡土聚落就是一个生活圈,一个文化圈,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它又是一个基本完整的经济圈,总之,它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社会。它的内涵非常复杂,环境千变万化。乡土社会里各种各样的建筑也几乎全都存在于村落里,服务于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家庭生活,并且适应着自然环境,形成村落有机的整体,因此,即使在发展十分缓慢的农业文明时代,乡土聚落的类型也很丰富。
形成村落类型特征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社会文化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原因、生产经济的原因,还有建筑形态的原因,每个原因里都包含着许多内容。这些复杂的原因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同时综合地起着作用的。它们相互契合,共同决定村落的类型特征,这就使聚落的类型性特征千变万化。
社会文化原因中最基本的是:村人是哪个民族的,信仰什么宗教?在汉族社会里,它是血缘村落还是杂姓村落?它是商人占强势的村落还是以农民为主的村落?是贫富分化严重的村落还是基本和谐的村落?是科甲连登、官宦辈出的村落还是文风衰沉、千年自丁的村落?此外,还有地方性的风俗传统等等。
例如,有些血缘村落的结构组织和宗族的房派、支派的结构组织相对应,房派、支派成员的住宅以房祠、支祠和香火堂为中心组成团块,再以大宗祠为核心(不一定在中心)形成整个村落的布局。村落由宗族管理,往往有一个大致的规划,除了宗祠和住宅之外,天门、水口、水渠、街巷、广场、书塾、义仓、牌坊、庙宇等也都基本安排有序。
杂姓村落的基层组织是“社”,每社十余户或几十户,由“社首”管理。有些杂姓村的布局是无序的,有些则明确地以社为基本单元,每个单元里有社庙,有井,有学塾。杂姓村里最常见的庙宇之一是“三义庙”,供奉刘备、关羽和张飞,象征异姓居民间兄弟般的团结友好。早期比较大的移民村落里会有以各种庙宇为名的“会馆”,一座会馆是一方移民的联谊场所和依靠。
仕宦辈出的村落,书院、功名牌坊、“桅”、文会(文馆)、文昌阁、文峰塔成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可能有一条街或一个广场来集中建造一部分这类建筑,尤其是牌坊。这类村落比较重视公共性的建设和整体的面貌,大多有“八景”、“十景”之类。慢忽功名的村落,则较少这类文化建筑,村落的管理也比较差,大多杂乱不堪。
自然环境对村落的影响一般清晰可见,往往通过对生产经济和房屋形制的影响而作用于村落的结构。干旱寒冷的北方村落和温暖多雨的南方村落不同。同为北方,草原上的和黄土沟壑地区的村落也不相同。同为南方,河网地区和丘陵山地的村落也不相同。北方草原上,人们多住毡帐,逐水草而居,没有定型的村落;黄土沟壑地区,多以窑洞为主要建筑,沿崖壁分布,很疏散。南方河网地区,有些村落临河建屋,顺河为街,以舟代车。丘陵地区,房屋多轻巧的木构,有些坡地用吊脚楼,沿等高线布局,村落零乱分散。平原或盆地中央,土地珍贵,房屋密集,小巷逼仄,几乎没有隙地。南方燠热,为防夏季阳光逼晒,这些小巷也比较阴凉。北方旱作地区,村庄内多有晒场,或公用,或在宽阔的农家院内;南方稻作地区,更珍惜土地,晒谷多在收割后的稻田内铺竹簟,甚至在溪河上临时搭木架子,铺上竹簟成为“簟坪”。北方运输多用驴、骡,重物在左右;南方运输多用人挑,重物在前后,所以北方小巷宽而南方的比较窄。因此,北方村落比较疏松而南方村落更紧凑。北方常患蝗灾,村落多(虫八)蜡庙、刘猛将军庙之类;南方多水患和瘟疫,村落常建三官庙、痘花娘娘庙,等等。
生产经济在农业中有旱作和稻作之别,有粮食和经济作物之别,有纯农业和兼营手工业、养殖业等之别。还有的农村也做些过往交通的生意,这里面又有坐地开食宿店、做小买卖和经营批零、过载行业的区别,等等。兼营手工业的农村又有林、牧、农产品加工和窑业等的差别。造纸业从}区料、漂料、捞纸、晾纸到抄纸都要有不小的场地和设施,可能形成作坊,制靛也类似。窑业从闷泥、捣(碓)泥、制坯、晾坯、人窑烧制,到成品贮存,再加上原料和燃料的堆放,所用场地和设施更多。这些场地和设施有一部分可能在村外,也有一部分会在村内,甚至和住房混杂,对村落结构和形态影响更大。手工业村落多有行业神的庙宇,如烧窑的有老君庙,制靛的有梅葛庙,造纸的有蔡公庙,等等。还可能有宗祠或者社庙。
商业街市的有无当然是影响村落类型的一大因素。定期举行集市贸易的“街”,店铺五花八门,凡日常生活生产所需的物件大都有相当的店铺制作并出售,还会有茶馆、酒肆、药店和寺庙之类,甚至有戏台,街市结构紧凑。有骆驼队或骡马队过路的北方村落,则必有草料店、蹄铁店、干粮店,也会有过载店或货栈。
建筑形态对村落总体形态也起很大的作用。对外封闭的内院型住宅能互相紧邻,导致村落建筑密度很高,村子的景观以小巷为主,仿佛整个村子是由巷子组成的,住宅个体消失在没有个性的绵长高墙之后,只有门头作为点缀。外向型的住宅,如山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必须相互间保持必要的距离,建筑物能够完整地呈现,聚落的面貌就比较开朗、活泼。南方有些大型的家族聚居性围屋,虽然十分封闭内向,由于有不断扩展的机制,周边必须预留空地,相互间也不能靠近,少数特大型的围屋甚至一幢就是一村。北方窑洞村落也有多种,以靠崖窑为主的,多沿黄土断壁挖窑洞,错错落落,稀稀疏疏;以人工垒拱而成的箍窑为主的村子可能比较整齐,甚至有院子。以地坑院为主的村子,院落在地表以下,塬上只见炊烟缠绕树梢而不见房舍。
此外,村落的类型还很多。例如,由边防堡寨转变而来的村落或由戍兵解甲务农而聚居的村落,由民间神灵崇拜而形成的村落,世代习武以更夫、镖师为业的村落或组班演戏的专业村落等,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结构。
但村落的类型特征并不是单一的,而通常是几种类型特征同时并存共同起作用的。于是,就可能有“南方河网地区种植水稻兼产竹木制品和蚕丝以合院式住宅为主的血缘村落”、“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地区兼营骡马运输以靠山窑为主的杂姓村落”、“西南高海拔地区林粮狩猎兼作以吊脚楼为主的苗族村落”、“东部海滨前海防哨卡转化的以捕鱼为主兼产商品渔具的杂姓村落”等。关于村落类型的比较完整的界定相当复杂。
如此综合界定,村落的类型就会很多,而且这些类型性特征都会在村落的结构形态上有所表现。在这些长长的界定词中,还没有加入前面提到过的例如读书、科名、仕进情况,也没有加入矿产、作坊手工业等。
中国农村类型的复杂与多样,部分地反映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复杂与多样。它们早就不是只有单纯的农业经济,它的社会关系早就不是只有土地占有关系,它的文化教育也不是由极少数人完全垄断。
这些情况都会反映在村落的选址、村落的结构、村落的建设和管理之中。
二、村落选址和经济活动
除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和广东珠江三角洲以舟为宅的蛋民,绝大多数农耕时代乡土社会中的人们,总是或长或短地定居在一个地方。由他们聚居生息而逐渐形成的村落,长期处于一个固定的环境之中,弃村而迁的事情并非没有,但十分稀少,而且大多发生在早期。因此,一个村落的“始迁祖”、“太公”,在当初择地而居的时候,是非常慎重的。选址定居最基本的考虑便是要使自己和子孙后代能有效地、可靠地、方便地从事生产劳动和经济活动,能健康地、安全地、富足地生活。简单地说,便是村址一要有利于生存,二要有利于发展。选址的得失关系十分重大,所以,血缘村落里宗祠拜殿的楹联上和宗族的家谱上,常常会有很热烈的词句感谢、颂扬先人当初择居的成功。例如,前徽州六邑之一的婺源县有个清华镇,《清华胡仁德堂续修世谱》里记载,唐末文德元年(888年),胡氏始迁祖胡学来到这里,“见其地清溪外抱,形若环璧,群峰叠起,势嶂参天,日:‘住此后世子孙必有振起者。”’后来清华胡氏终成巨族。
什么类型的村落出现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出现什么类型的村落,往往决定于许多因素的综合,不是由某一个单独因素决定的,尤其不是巫术化的风水迷信所能决定的。这些因素大致包括地理的、气候的、地质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建筑的多种因素以及相邻村落的影响等等。不同类型的村落对不同的具体条件的反应会有所侧重。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中国的农村绝大多数是农业村落,有一些商业、手工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村落或科甲连登、显宦辈出的村落,也多是从农业村落演变过来的。而且,在各项副业和科举功名发达之后,村里的居民大多仍然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连全国最强大的徽商和晋商,家乡宗族也有规矩:外出经商者不许携带眷属,也不许在外面再婚和纳妾。目的便是迫使他们把财产带回老家买田地,无田地可买时便起造精致的住宅。不但商人,连有了功名外出当过官的人,告老之后大多也要回到农村颐养。所以,农耕时代中国村落的选址,都首先着眼于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环境。农业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稳定的保障,农村是人们植“根”的土壤。
农业村落的选址原则,以浙江省兰溪市永昌村(镇)赵氏于明代万历年间编的《永昌赵氏宗谱序》里叙说得最完整。它说,当年“太公”看到这块地方:
地无旷土,坦坦平夷,泗泽交流,滔滔不绝……山可樵,水可渔,岩可登,泉可汲……这样的地理条件,于农业生产是最理想的,于是定居下来。以后经过数代开发,便“田连阡陌”,以致“村成市镇,商贾往来……寺可游,亭可观,田可耕,市可易,四时之景备也”。不但发展了农业,也发展了商业,甚至还适当满足了当时的文化需要。
村落的这种选址原则,在农耕文明时代显然是被普遍采用的。如浙江省永嘉县渠口村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里,光绪《渠川叶氏宗谱》写道:“其外有大溪环之,中穿一渠……有径可通四处。田高下横遂,布列如画挂然。泉流涓涓,声与耳谋。地僻非僻,山贫不贫,有樵可采,有秫可种,有美可茹,有鲜可食,桑麻蔽野,禾稼连畦。”这里说到了渠口村梯田密布、水源丰沛,可以种粮食、菜蔬,可以牧羊、养蚕,山上又富有柴木。而且村子交通便利,背靠山岭可以挡住冬季凛冽的北风,前临溪流,夏季东南熏风可以逆流而上,带来充足的雨量。所以,《叶氏宗谱》说:“渠口,吾祖光宗公发祥之所也。阅世三十有三,历年千百有余,围绕者数百家。”直到现在,渠口村仍是永嘉全县最富庶的农业村子之一。
渠口村和永昌镇的始迁祖当初都以有利于农业生产为基本的择地原则。
除了对大范围的自然条件做全面的考察之外,有些细心的卜居者还要验证当地土壤的肥瘠。常用的办法是看土壤的颜色,品土壤的滋味,还要紧紧捏一把土壤,从而判断它是不是能保水。更可靠的办法是初步选定新村址之后,春天去撒下五谷种子,秋天再去看它们籽粒的多寡和大小,最滇重的人会这样连续观察三年。
充足的日照和地温,也是既利于农业生产又利于人们健康的重要条件。江浙一带农村常拿它们作为村址选择的指标,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隆冬去看哪里的霜雪最薄,初春看哪里的山花先开,盛夏看哪里的野草茂盛,深秋再看哪里的树叶后凋。刘宋时谢灵运曾在浙江永嘉任太守,岭南遇害之后,次子扶柩归永嘉。到了北宋,后人迁塘下村,有一天“雪后登山,望见兰台山前积雪先融,遂定居焉,后果繁昌”(见《鹤垟谢氏宗谱》)。这兰台山下的新村就在楠溪江中游,叫鹤垟村。鹤垟村在一个三面被溪水环绕的高地上,兰台山在它的北侧,冬季从朝至暮在村子里都可见到阳光罩满山的南坡,正是“三阳高照”,所以“积雪先融”。
对纯农业村落来说,永昌、渠口和鹤垟的选址原则有普遍意义。于是,有些地方,例如福建省闽东地区,把理想的农村环境简化为一个“富”字。宝盖下的短横代表村落,宝盖代表浅山从三面护卫村落,山上长着林木,可樵可猎。宝盖上的一点是主峰,作为村落的依靠。位于北半球的中国,住宅和村落都以向南为好朝向,“靠山”正以“三阳高照”的南坡对着村落,既挡住了凛冽的北风,又免于把阴影投向村落。短横下的口字,便是村落前的一方水塘。无论村民的生活或农业生产,都需要充足的水源。口字下面便是田字,水塘前的田地生长庄稼,出产粮食,保证村民的生存。位于这种地理环境中的农业村落,焉得不富?村民说,“富”字就是如此这般创造出来的。
这个“富”字模式的村落选址流传于东南丘陵浅山地区,但它不仅适用于这个地区。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水和土地都是农业村落存在的决定因素。不但庄稼生长要水,水也是人类生命所必需。江河的水可供舟楫行驶,溪涧的水可放流竹木,还能推动水碓。因此,村落的分布便先求有水。但河少,近处无河的村落就兴水利筑坝开渠引水灌溉。光绪《嘉应州志水利》说:“嘉应无平原广陌,其田多在山谷间,高者恒苦旱,下者恒苦涝……故必讲水利。”嘉应州就是广东梅县,它的南口镇有一个山谷小村,叫塘肚。山谷原来没有河流,不论生活用水还是生产用水都很困难。明代,附近小村里有个姓郑的人,在距塘肚村大约二十里开外的地方,主持造了一道拦水坝,开盘山渠把水引到塘肚村,叫“高圳”,赋予这个谷地以生命,使它成为可以生息的地方。后人尊奉这位姓郑的人为“仙人”,给他造了一座庙,叫“郑仙宫”。光绪《嘉应州志水利》载:“郑仙高圳在南口堡,源出七娘峰河,流十余里,溉田数千亩,相传明代郑某开筑,今其故居号日郑仙窝。又有郑仙官,每议拨巡圳十人,计亩敛谷,岁终报赛于此。”郑仙宫在郑仙窝以北一里左右,在塘肚以东也约一里。宫不大,只有一开间,和同样只有一间的观音庙并肩屹立在小小的山丘顶上,很远就能看见。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那是人们虚妄的愿望,而郑仙人则是实实在在做了有利于人们的大好事,所以,历尽沧桑,小庙至今修护得很好,且有香火。村人每年年底疏浚高圳一次,事毕都去祭祀郑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