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三版)(于树彬)(高职高专会计)3-13
分類: 图书,管理,会计,管理会计,
作者: 于树彬主编;王忠民,刘萍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66000版次: 3页数: 205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3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22434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自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迅速发展,从传统的会计学科体系中分离出来的,并成为财会专业的主干课。它的日趋成熟和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起奠基和指导作用,赋予它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从而使它可以比传统的会计履行更加广泛的职能,即它不仅能详细地分析过去、控制现在,更重要的是能科学地筹划未来,使之按既定的目标运行。所以,管理会计已远远不是原始意义上的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特征的会计学科了,它广泛吸收了管理经济学、预测学、经济决策分析等的研究成果,并引进、应用到会计中来,形成了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这个体系表现为多种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结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读者对它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在编写过程中,也十分注意我国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要求,对管理会计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习,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例解来具体阐述较为复杂的问题。本书的主要特点是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适合于高职高专教学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特点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
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
第三章 成本一业务量一利润依存关系分析
第一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
第三节 本量利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 利润敏感性分析
第四章 预测分析
第一节 预测分析概述
第二节 销售预测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成本预测分析
第四节 资金需要量预测分析
第五章 决策分析的相关指标
第一节 决策分析所涉及的特殊成本概念
第二节 现金流量的计算
第三节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常用方法
第三节 生产决策分析
第四节 定价决策分析
第五节 存货决策分析
第七章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第一节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第二节 固定资产更新的决策
第八章 全面预算
第一节 生产经营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
第二节 全面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全面预算编制的其他方法
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第二节 成本差异分析
第三节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第十章 责任会计
第一节 责任会计理论
第二节 责任中心的划分
第三节 内部转移价格
第四节 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
附表
附表一 复利终值系数表
附表二 复利现值系数表
附表三 年金终值系数表
附表四 年金现值系数表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
一、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
管理会计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管理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向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手工业作坊发展为较大的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也越来越复杂,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情况下,单凭业主个人的主观意志很难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需要有一些专门的经理人员按照股东的意志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罗,他根据自己多年对劳动过程和作业成果的研究提出,在工厂(企业)管理中,单凭个人的直接经验和传统的管理方法不行,必须在对劳动过程进行具体的记录、计算的基础上,科学地安排各道工序,制定严格的作业效率标准,确定标准工时定额,推行计件工资制,实行科学管理。这些内容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专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科学管理的结果是大大缩短了劳动过程,节约了劳动时间,增强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会计要从价值方面进行记录、计算、分析、计划,科学地考核评价经营成果、劳动效率和生产消耗,于是,“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制度”和“差异分析制度”等就产生了,这些内容在以后都构成管理会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战后发展阶段,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资本不断集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失业率提高,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企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应变能力的大小。决策正确,企业就兴旺;对市场形势预测不准,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企业就会衰落。如果仍然恪守泰罗科学管理阶段的那一套办法,不注意对整个企业的未来进行规划,忽视调动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就很难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种形势迫使企业管理当局逐渐把工作重心转向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广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管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特别是注重对未来和经营目标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