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
分類: 图书,法律,高等法律教材教辅,诉讼法,
作者: 姚莉 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1字数:版次: 1页数: 42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11106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现行刑事诉讼立法,参考最新理论研究动态和立法修改的总体趋势,通过对时代演进趋势的解读,关注现代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和理念。在体例结构上,原理、制度与程序分编设计,并借鉴以审判为中心的国外立法模式,划分审前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在内容上,以分析理解现行立法设计为基础,并适度强调理性思考和批判分析,在系统把握现行制度内容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作者注重刑事诉讼法学应用性的特点,通过深入浅出的阐释,在理论探讨中兼顾对司法实践现状的考量,在传授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对重点问题的针对性把握。
作者简介
姚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科研处处长、诉讼法学科带头人,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司法部等的多项课题,出版专著《反思与重构: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审判组织改革研究》(中青年法学文库),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转载、转摘,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编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
第三章刑事诉讼基本范畴
第四章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第五章管辖
第六章回避
第七章辩护与代理
第八章强制措施
第九章附带民事诉讼
第十章期间、送达
第十一章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第三编证据制度
第十二章证据概述
第十三章刑事证据的种类
第十四章刑事证据的分类
第十五章刑事诉讼证明
第四编审前程序
第十六章立案
第十七章侦查
第十八章起诉
第五编审判程序
第十九章刑事审判概述
第二十章第一审程序
第二十一章第二审程序
第二十二章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十三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六编执行程序
第二十四章执行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
诉讼,俗称“打官司”。从文字意义上讲,诉指告诉,讼指纷争。诉讼是指以言词形式表现的纷争,是诉的行为与讼的现象的结合。从其原本意义上讲,诉讼是指将有争执的事项交由裁判者予以解决。从实质意义上讲,诉讼是国家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历史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
诉讼与国家和法律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我国历史上将诉讼通称为“讼”,或“狱”、“狱讼”,称理案件为“听讼”、“断狱”。诉讼一词作为法律用语,在我国最早见于元朝的《大元通制》。在现代,根据案件的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宪法诉讼。
所谓刑事诉讼,简言之,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办理刑事案件的活动。在我国,刑事诉讼是指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等)、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以下合称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点:
1.刑事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为实现国家刑罚权而进行的一种专门活动。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即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在刑事诉讼中,公安司法机关正是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通过侦查、起诉、审判等一系列诉讼活动,对犯罪进行揭露、证实和追究,从而实现国家刑罚权。换言之,刑事诉讼是国家为追究犯罪而进行的专门活动,是实现国家职能的一种形式。这是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它使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甚至宪法诉讼区别开来,表明这种同犯罪作斗争、实现国家刑罚权的特定活动是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所进行的活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