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职业道德(新编中职旅游)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旅游经济 酒店管理 ,
作者: 陈吉瑞主编
出 版 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184000版次: 1页数: 148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244364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理论篇坚持以够用为原则,实践篇分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导游人员的素质与行为规范、酒店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旅游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要求等5章,试图把旅游职业道德进一步细化,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以便更好地达到旅游职业教育的目的。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对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作用、基本要求、规范作了系统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导游人员、酒店服务员、旅游管理者的职业素质分别作了详细地阐述,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道德概述
1.1 道德的含义、作用、历史类型
1.2 社会主义道德
1.3 信息时代的道德发展
本章小结
相关链接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作用、基本要求
2.1 旅游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2.2 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作用和基本要求
本章小结
相关链接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实践篇
第3章 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3.1 热情友好宾客至上
3.2 真诚公道信誉第一
3.3 文明礼貌优质服务
3.4 不卑不亢一视同仁
3.5 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3.6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3.7 钻研业务提高技能
本章小结
相关链接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导游人员的素质与行为规范
4.1 导游人员的素质
4.2 导游人员的职业品质
4.3 导游人员的行为规范
本章小结
相关链接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酒店服务员的职业素质
5.1 正确的酒店意识
5.2 酒店服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5.3 酒店服务员的能力要求
5.4 酒店服务员的意志要求
本章小结
相关链接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旅游管理者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6.1 旅游管理者的职业素质要求
6.2 旅游管理者的职业能力要求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二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旅游职业道德评价与修养
7.1 旅游职业道德评价
7.2 旅游职业道德修养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道德概述
1.1 道德的含义、作用、历史类型
1.1.1 什么是道德
在我国古籍中,最早是把“道”与“德”两个词分开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或学说等方面的含义。“德”字在《卜辞》中与“得”字相通。“道德”二字连用始于春秋战国时的《管子》、《庄子》、《荀子》诸书,荀况在《荀子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况不但将道与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确定的意义,即指人们在各种伦常关系中表现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和调整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究竟什么是道德?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察:从质的规定性来看,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从量的规定性来看,道德是相当广泛的,有时指道德观念或道德意识,有时指道德品质,有时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有时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1.1.2道德的本质
道德这一社会现象,体现的是什么本质?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
道德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原始社会,人们的经济关系是“以个人尚未成熟,尚未脱掉同其他人的自然血缘联系的脐带为基础”的,所以,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便是同风俗习惯混为一体的纯朴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