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刻与雕塑(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铭刻与雕塑(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收藏/鉴赏,其他,

作者: 郑珉中,胡国强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228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32394715包装: 盒装内容简介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下诏将北平升为北京,翌年即在元代旧宫的基址上,开始大规模营造新的宫殿。公元1420年宫殿落成,称紫禁城,正式迁都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艺术和科学价值。展品的来源,大部分是皇宫的故物;有些还是北宋时的旧藏,其后朝代更佚,展转流传,最后在明清时陆续复归大内;有些则是明清宫廷置备的陈设、装饰。本书收录了图版、铭刻及雕塑类的古文物,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些艺术门类的起源、发展和盛衰的来龙去脉。因此,历代艺术馆的陈列,可以说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高度文明与卓越的艺术成就。本书共分为铭刻和雕塑两部分。并通过207个铭刻和雕塑来说明本书的内容。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了解各个时期的铭刻和雕塑和作品。

目录

总序

文物目录

导言——故宫藏铭刻与雕塑

图版

铭刻

雕塑

附录

书摘插图

铭刻

1殷王武丁贞卜妇(女来)患疾刻辞龟甲

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1300),是继夏朝之后,中国第二个世袭制王朝。自大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盘庚迁都至殷后,商也称殷。甲骨文主要指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

铭刻与雕塑(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铭刻与雕塑(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铭刻与雕塑(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