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血首辅.张居正

铁血首辅.张居正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历史,历史知识读物,中国古代史,

作者: 樊树志,吴琼,今波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23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40350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他是临危受命的顾命大臣,辅助幼主重振政经,挽狂澜于既倒,有人赞为“救时丞相”;他是铁面无情的务实派改革家,厉行独断,革故鼎新,被称为“铁腕首辅”;他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他生前身后毁誉之悬殊,足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令后人扼腕叹息。

内容简介

他是临危受命的顾命大臣,辅助幼主重振政经,挽狂澜于既倒,有人赞为“救时丞相”;

他是铁面无情的务实派改革家,厉行独断,革故鼎新,被称为“铁腕首辅”;

他官至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死后不久,却被百官弹劾,惨遭抄家,以致家破人亡,有人叹其“生前显耀,死后寂寞”。

他到底是贪恋权位的“不孝之子”、“好色之徒”,还是功在社稷的“宰相之杰”?且看这位充满话题、备受争议的明朝名臣,如何引出一场皇权大幕下的官场现形记。

作者简介

樊树志,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代表著作有:《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崇祯传》、《国史概要》、《晚明史(1573-1644年)》,《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国史十六讲》等。其中,《晚明史》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教材《国史概要》出版后被中国内地与香港多所大学采用为指定教材。2006年出版的《国史十六讲》再度创造了历史著作畅销的现象。

目录

壹政坛新星初浮沉

少年得志

官场的无奈

这边辞官回乡,那边政坛动荡

贰风云变幻

隆庆登基的背后故事

徐阶辞官

初露锋芒

叁附冯保,逐高拱

掌印太监交椅之争

张、冯联盟之始

斗争中总有替罪羊

高拱要还击了

肆来之不易的首辅之位

冯保应战

该出手时就出手

高首辅的悲惨下场

讲义气还是讲实际

伍密谋“王大臣案”

利用刺客布谋局

“王大臣案”的逆转

刺客之死

陆君臣之间

年少君主多倚赖

万历皇帝的“小学课”

良苦用心立规矩

明师严母,共辅朝政

柒改革风波

整吏治:精简机构,六科“考成”

皇帝撑腰,阻力就少

振经济:清丈耕地,整理赋税

铁腕改革,史上留名

捌夺情“大戏”

张父之死

丁忧还是夺情

“夺情本谋”的台前幕后

两全其美之法

玖非常铁腕改革家

毫不留情种祸根

惨烈酷刑惹争议

首辅的委屈

拾万历结婚了

关于大婚的三次争议

中国皇帝的结婚仪式

后宫婚姻多变奏

拾壹欲罢高位却不能

回乡归葬,何等风光

激流勇退,归政乞休

骑虎之势难下

拾贰张首辅离世

难言之隐,病入膏肓

官场众生相

密折传位,人生落幕

临终推荐起波澜

拾叁人走茶凉

冯保的垮台

万历大发“抄家财”

小皇帝要摆脱首辅的阴影

翻脸掀起翻案风

拾肆死后不得安息

陈年恩怨再回首

千方百计,“倒张”成功

抄家终成定局

拾伍恩怨在当时,是非在千古

草营人命“活阎王”

独裁者的嘴脸

时间会说明一切

书摘插图

壹政坛新星初浮沉

少年得志

今波:这位神童到底何许人也?

樊树志:这位神童叫张白圭。

今:这名字一说,我还真没印象,万历年间有哪位、相才叫这名字啊?

樊树志:因为他后来改名了。

今波:后来的名字是?

樊树志:张居正。

今波:这下可就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对了,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张居正的履历吧。

樊树志:张居正,嘉靖四年出生在湖广的荆州府江陵县。这是一个显赫的地方,兵家必争之地。

今波:三国时代借荆州,就是这个地方。但是好像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一种说法,说他的原籍其实不是在江陵。

樊树志:对,他的远祖张关保是朱元璋的同乡,凤阳府定远县人。朱元璋参加起义以后,张关保参加部队,立下了战功,明朝建立以后,他就分配到了荆州府的归州。后来到张居正曾祖父张诚的时候,才从归州迁到江陵县。

今波:所以张居正参加科举考试的履历表上填的籍贯就是荆州府江陵县。

樊树志:到了张居正声名显赫以后,人们按照当时官场惯例,都尊称他为张江陵先生,或者索性就叫他江陵。

今波:对,这是官场上的一个惯例。比方说大名鼎鼎的夏言,他是江西贵池人,就称他为“贵池”。

樊树志:严嵩是江西的分宜人,就叫他“分宜”;高拱呢,是河南新郑人,叫他“新郑”;徐阶是松江华亭人,就叫他“华亭”。

今波:刚才说的这几位,将在我们今后的故事当中陆续出场。

樊树志: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今波:那么,张居正这少年英才,是不是和他的家庭出身、教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呢?

樊树志:其实他家是一个世袭的军户。在和平时期,不打仗,这样的社会地位显得比较低,所以到他的父亲张文明的时候,想改变这个境遇,就想通过科举考试登上龙门。

今波:对。

樊树志:但是张文明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失败,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落第秀才而已,连举人都没有考上过,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而这份希望还真没落空,后来张居正考取仕途,还是相对比较顺利的。

今波:但是里面也有小小的挫折。

樊树志:对,他考举人考了两次,考进士也考两次。

今波:那就是说这个“神童”啊,也不是那么“神”。

樊树志:那我们大概履历式地介绍了一下张居正。

他的履历表上,大名:张居正;曾用名:张白圭。

今波:为什么叫张白圭?后来又是什么原因把它改掉的呢?

樊树志:他本来就叫张白圭,因为由童生去参加考秀才,荆州知府李士翱认为这个“白圭”的名字不好听,就把他改为“居正”。

今波:这儿说一下,这个圭字看似两个土,但是,我们查过古汉语字典以后,发现这个圭通乌龟的龟,是不是当时取这个名字有取乌龟这种祥瑞之物的意思?

樊树志:有这个意思。但是念出来毕竟是不好听,所以他把它改为居正。

今波:这李士翱对于张居正倒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啊,是他的第一位恩师,发现了他这个人才。

樊树志:他对张居正寄予厚望,把他推荐给提督学政田顼,田顼面试他,叫他写篇文章,这篇文章写得很精彩。所以,在童生考试,考秀才的时候,张居正名列榜首,名扬天下,荆州张秀才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今波:后来张居正飞黄腾达了,对提拔他的这位恩师,也是念念不忘。

樊树志:这算是他一生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位恩师。

今波:第一位恩师。那么如果要说排第二位恩师的话,您觉得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顾磷算不算得上?

樊树志:湖广巡抚顾磷,也就是他的第二位恩师。因为张居正要考举人的时候,顾磷发现这是一个奇才,但是,他觉得若是让他小小年纪就顺利地考进举人,对他将来的发展似乎不利,应该给他一个挫折,给他一些磨炼,所以他关照主持考试的人故意不要录取。当然,在四年以后也就是在嘉靖十九年,张居正又去考了湖广的乡试,结果不负顾磷所望,考中了举人。

今波:所谓一举成名啊,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一位举人。

樊树志:其实就是顾磷当时为张居正安排的。

今波:您觉得这真是为他好呢,还是后来产生不好的作用?

樊树志:有一些挫折、有一些磨炼对成才是有好处的。张居正在声名显赫以后,回顾这段往事,他是感恩戴德的,他曾经想要报答这位顾公,想对他的后人做一些照顾,他确实也做了,说明他在心里面对顾磷并没有丝毫的怨恨。

今波:这举人他考了两次,进士他也是考两次才中啊。第一次考没有过关,是不是因为他少年得志,有点忘其所以了?

樊树志:因为科举考试主要就是考四书五经,而张居正是一个实务型的人,他有更大的抱负,想治国平天下,所以他不屑于搞那种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第一次也就没考过。

今波:因此他经过这次挫折以后,再回过头去,埋头在四书五经里面,才在第二次考试时通过了。如果光顾着去“素质教育”,你万一到不了一个层面上,好像也就没有办法去报效祖国了。

樊树志:就是。

今波:所以在嘉靖二十六年的时候,他参加会试、殿试,都顺利通过了,于是,他就算跨越龙门,进士及第了。新科进士刚进入翰林院的时候,是不是先做庶吉士?

樊树志:对。庶吉士是翰林院里面的练习生,没有官品,有的人说,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研究生。但这翰林院在明朝的体制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有人统计过,大部分的内阁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一级。

今波: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樊树志:要是想进入中央政府的中枢内阁,必须经过翰林院这个步骤。

今波:这一点对他十分重要,庶吉士做到一定年头的时候,他就可以正式上岗了。

樊树志:就是正式当官了。

今波:那么张居正的第一个官职是什么?

樊树志:是翰林院的编修。

今波:编修就是编历史书,整理文书这样的工作。翰林院编修说起来只是一个七品官,那么他在这个七品官位上干了多长时间?

樊树志:五年。

今波:五年,也够长的,那么干了五年之后,他又做什么呢?

樊树志:他到嘉靖三十三年,辞官回乡了,理由是身体健康的原因。

今波:你说他那个时候年纪轻轻的,身体健康会有什么问题,那其中必有隐情吧。

樊树志:对,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的借口,这里面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官场的无奈

樊树志:第一个原因,就是他对这个朝政有些失望。在嘉靖二十八年的时候,他写给皇帝一个奏疏,叫《论时政疏》,指出当时社会的弊病,朝廷政治很紊乱,关键就在于嘉靖皇帝过度潜心于道教的玄修,所以他希望皇帝能够改变过来,要虚心地接受大臣们的进谏,达成一个比较和谐的君臣关系,那么这个局面才可以挽回。

今波:应该说,张居正这份上疏写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嘉靖这个人刚愎自用,他能听得进去像张居正这样一个小小七品官的建议吗?

樊树志:皇帝完全没有理睬他,所以张居正的这个奏疏投进去以后,等于石沉大海,毫无反响。

今波:所以他对政治局面有些失望,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给皇帝上疏没被采纳,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觉得这不足以导致他最后借故回家,到底还有什么别的原因?

樊树志: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被处死。夏言是被严嵩这一居于他下位的人陷害而死的,这是一个政治舞台上的大地震,对张居正的震撼非常厉害。

今波:这事儿挺严重的。

樊树志: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严嵩想要排挤夏言。

今波:所以要诬陷他,打击他。

樊树志:另外一个因素,跟夏言本人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有关。比方说,嘉靖皇帝对做皇帝不感兴趣,他非常喜欢道教的玄修,所以他不在紫禁城里面办公,跑到京城西边的永寿宫里面,和一帮道士混在一起炼丹;他不喜欢戴皇冠,也不喜欢穿龙袍,喜欢戴道士的帽子,叫做香叶冠,上面用些树叶做起来的,好像野战士兵伪装的那种草帽。他穿道袍,不仅他自己穿,还要求那些大臣个个都这样穿。其中唯独夏言不穿,夏言认为这是不成体统的,他照样穿着一品官服。这样,在朝廷里面,他就显得格格不入,也引起了皇帝对他的不满,觉得这个人不听话。因此,等到严嵩要陷害夏言的时候,皇帝就正中下怀。

今波:所以把他处死,这是在明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件事情。要是先把人家的官给罢了,把他变成一个普通人,然后再斩,这是不是多少还合理一点?

樊树志:对啊,所以这件事情,对朝野上下的震撼力确实是难以形容的,对张居正的影响也很大。他感觉到这个邪恶势力打击正直势力的局面引人深思,正直的人不可能在朝廷里面站稳脚跟,所以他对朝政的失望由于这个事情进一步延伸了。

今波:夏言死了以后,严嵩也就如愿以偿,升任内阁首辅,之后就是长达二十年的严嵩专擅朝政的时代。

樊树志:关键就是皇帝相信他。

今波:在夏言死了以后,好像还有一个人一直在跟严嵩斗着,这个人叫徐阶。而且他跟张居正的关系似乎还比较特别,名副其实地算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在翰林院做庶吉士的时候,徐阶是吏部侍郎兼翰林院的主管,是第一把手,他负责来培训这些庶吉士,所以他俩是名副其实的师生关系。

樊树志:可以说,徐阶是他的第三位恩师。

今波:是不是因为他和徐阶的这层师生关系,使得他和严嵩与徐阶之间就变得非常微妙了?

樊树志:从派系和政见的角度来讲,他毫无疑问是倾向于徐阶的。张居正对严嵩是看不惯的,但是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甚至有的时候还得拍拍马屁。严嵩为什么能得到嘉靖皇帝的宠幸呢?嘉靖皇帝玄修道教,要写青词的时候,就叫大臣写,而严嵩这个人是非常有文学才华的,他写这个青词,简直是小菜一碟。因此,皇帝很欣赏他,正因为这个原因,严嵩博得了个“青词宰相”的骂名。

青词:又称青辞、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用朱笔(蘸红色颜料的笔)写在青藤纸上。

今波:这样的话徐阶不就吃瘪了吗?

樊树志:他就收敛风芒,日趋圆滑,从而在官场里面八面玲珑,并且转而把自己的文学才华都用在写青词上面去了。

今波:在这点上和其他的官僚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他有胜过严嵩的地方,就是他的才华和政治谋略远远超过严嵩。

樊树志:所以引起严嵩的忌惮。

今波:两个人的矛盾就尖锐起来。

樊树志:其实严嵩写的青词中也有一些是张居正代他起草的。张居正还考虑过怎么样讨好严嵩,严嵩过七十岁大寿的时候,他还写贺诗去祝贺他,写得和其他的人一样俗不可耐。

今波:真的啊?张居正当时写给严嵩的贺诗是怎样写的?

樊树志:比如“声名悬日月”,这是拍马屁吧?“补衮功无匹”,也是拍马屁;“晚节更怡然”也是拍马屁……所以说他是俗不可耐,和其他人一样。

今波:但我觉得,张居正应该只是表面上对严嵩巴结逢迎吧?你想,从派系的角度来看,他还是靠近徐阶的,不过他不得不应付这些官场上的应酬,他必须做到两面光。严嵩这边他已经光了,那么在徐阶这一边,他光不光?

樊树志:当然光了。其实他完全是徐阶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作为他的一个助手,或许还可以说是他的一个谋士。

今波:不过,老夹在这两大巨头之间周旋,也是很累很痛苦的一件事儿。

樊树志:所以张居正对徐阶寄予厚望,希望徐阶有所振作。他当然很佩服徐阶,因为这个人比较正派,不搞什么小动作,所以在仕林里面声望很高。

今波:但是张居正也指出来一些问题,嘉靖三十三年,他辞官回乡之前,写过一封信给徐阶,就讲了这个事情,说了对他的肯定,但是也批评了他过于自保,到了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顾忌太多,所以他对恩师徐阶有一些失望。

樊树志:对,这是促使他辞官回乡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边辞官回乡,那边政坛动荡

今波:发现自己的偶像遇到当前这种混乱局面,“不敢出一言,无所作为”,确实会很失望。看来,除了回乡,他也就没有别的解脱的办法了。当时张居正辞官回乡,想避开朝廷中的混乱,那么辞官回家后,有没有达到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呢?

樊树志:表面上看起来,他确实做到了,家里有几亩农田,在那里种种田,游游山,玩玩水,好像是寄情于山水之间,但是其实他并没有沉浸在庄子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里面。他有更大的抱负,他没有忘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所以,他在给朋友的信里面讲到,“长安棋局屡变,江南羽檄旁午,京师十里之外,大盗十百为群,贪风不止,民怨日深,倘有奸人乘一旦之衅,则不可胜讳矣”。什么意思呢?现在局势很危险,一旦有人造反,那明朝就完蛋了。可见他没有忘记朝廷的政治局势。

今波:这一段算是他脍炙人口的名句。

樊树志:透过这个表面的平静,让人们意识到,他已经给自己立下志向了。

今波:他还讲到,非有“磊落奇伟之士”出来,“大破常格,扫除廓清”,就不足以挽救这个局面,而我就是一个磊落奇伟之士,我将来就要大破常格、扫除廓清,我要有一番作为……他已经给自己立下志向了。

樊树志:当然。

今波:张居正在家乡那里感慨的时候,这边朝廷当中,徐阶和严嵩斗得不亦乐乎,结果徐阶通过邹应龙的上疏和蓝道行等人的帮助,最后,嘉靖给严嵩擦屁股擦得太烦了的时候,就把严嵩父子给搞垮台了。

樊树志:严嵩退休,他的儿子严世蕃充军。这个时候,人们似乎看到了一点希望,期待着嘉靖能够重理朝政。可是嘉靖中毒太深,依然故我,朝廷没有任何起色,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刚正不阿、敢作敢为的人向皇帝下了一剂猛药,这剂猛药就是《治安疏》。

……

铁血首辅.张居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