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第2版)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植物学,
作者: 郑湘如,王丽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1字数:版次: 2页数: 35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3纸张:I S B N : 978781066955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参加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系列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04—10)的研究结果而编写的(主编者因此获得1997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具有顺应当前学科发展和“植物学”教学改革实际的特点。该教材发行伊始即被教育部冠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自2001年9月出版至2006年12月5年来共发行5.5万册,本教材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奖,并被列入2004年度“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6年获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绪论
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
第二节植物科学
第三节学习植物学的目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
第四节本教材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建成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植物体结构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植物组织——细胞经生长、分化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细胞群
第二章被子植物营养体的建成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幼苗
第二节幼苗形态特征与农艺实践。
第三节植物体各营养器官形态建成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第一节根的功能
第二节根和根系的类型
第三节根的伸长——根尖中进行初生生长不断形成初生结构的过程
第四节根的分枝——母根上发生侧根原基及侧根的形成
第五节不定根的发生和功能
第六节双子叶植物根的加粗——次生分生组织发生和经次生生长不断形成次生结构的过程
第七节根瘤与菌根
第八节根系特性与农、园、林实践
第四章芽与枝
第一节芽的类型
第二节芽的形态结构特征和习性及其适应意义
第三节叶芽的形成和分化
第四节枝的形态特征及分枝方式
第五章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第一节茎的功能
第二节茎的伸长——茎尖中进行初生生长不断形成初生结构的过程
第三节双子叶植物茎的加粗——次生分生组织的发生和次生生长不断形成次生结构的过程
第四节一些单子叶植物茎的加粗
第五节茎的生长特性与农、园、林实践+
第六章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第一节叶的功能、形态与叶序
第二节叶的形态建成
第三节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第四节叶的生态类型
第五节叶的衰老与死亡、脱落
第六节叶的生长特性与农艺实践
第七节裸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八节被子植物营养器官间的联系——植物体整体性的表现
第七章营养器官的变态
第一节变态根——贮藏根、支持根和寄生根
第二节变态茎——地下茎与地上茎的几种变态类型
第三节变态叶——叶卷须、叶刺、托叶刺、捕虫叶和鳞叶
第四节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
第八章 生殖器官(I)——花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第一节花的概念及其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中的意义
第二节花各部分的形态及类型
第三节花的形态建成过程——花芽分化
第四节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
第五节花的生长特性与农、园、林实践
第九章性细胞的形成与有性生殖过程
第一节雄蕊的发育与精细胞(雄配子)的形成
……
第十章生殖器官(Ⅱ)——种子与果实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第二部分植物类群和演化
第十一章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十二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三部分 被子植物类群简介
第十三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名词简释
参考文献
图版简释
书摘插图
绪论
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
二、植物的多样性
按两界系统,属于植物界的有50余万种,约占现存生物的1/4,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六大类群。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极广:平原、高山、荒漠、江、河、湖、海、空中、地下,甚至生物体内都有其踪迹,无论是寒带、温带、极地或赤道,都有植物生长繁衍。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习性也是多种多样:有小到几纳米(nm)、仅由单细胞组成的个体(如某些细菌),有由一定数量的细胞聚合成形的群体(如某些藻类),也有高达百米(如某些乔木),有复杂结构的组织、器官的多细胞个体。这些种类或为营光合作用的绿色自养植物,或为借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制造食物的非绿色化学自养植物(如硫细菌),或为寄生于他种植物体的寄生植物,或为依赖分解腐朽有机体而生的腐生植物。植物的生命周期也不尽相同:有生活几分钟后就传代的细菌,有一年生、二年生的草本,有多年生的草本(如菊)或灌木,也有寿命长达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多年生乔木(如柏树)。
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是植物在与环境长期的互相作用下,通过适应性变异、遗传并经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植物的进化至今仍在继续,新的种类还会出现。同时,随着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深化,人类对植物界的进化速度和繁荣昌盛也将产生愈来愈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