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一万年 图说中国通史:六朝风云(三国、晋、南北朝) 神州鼎盛(隋、唐、五代十国)青少年历史修养首选书

分類: 图书,历史,历史知识读物,中国古代史,
作者: 郭伯南著
出 版 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266000版次: 1页数: 217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133866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畅销30年的经典历史读物,青少年历史修养首选书。
郭伯南先生主要著作有中文版著作:《中国历史》、《新编中国史话》、《中华五千年史话》、《中华文明史》彩图版、《上下一万年》、《中外文明年表》、《中外文明简表》、《中华文明概览》、《东方智慧宝库》、《度量衡起源新说》、《黄君孟夫人与古黄国》、《桃花夫人与古息国》、《文物纵横谈》等。主编有《文物漫话》、《纸笔春秋》、《赏心乐事》、《市井博物》、《食为天》等。
外文版著作有:《中华历史小丛书》(英)、《中外文明大事年表》(英)、《物语中国の历史》(日)、《中国书法艺术入门》(英、法、德)、《中国文化史入门》(日)、《中国文化ルシ》(日)、《北方骑马民族文化风貌》(日)、《秦始皇帝兵马俑》(日)等。
本书经权威专家著名学者集体审证,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中国通史。
三院院士、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
当代考古学泰斗、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
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教授
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教授
著名殷墟考古专家郑振香研究员 著名先秦史家、旅美学者杨宽教授
著名隋唐史家胡如雷教授 著名宋史专家漆侠教授
著名明清文学专家朱泽吉教授 著名红学专家韩进廉教授
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家薄树人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位,采用编年体,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完整再现中华悠远的历史文化的精髓,特别适合青少年读者直观清晰地感受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全面掌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能获得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作者简介
郭伯南,男,1933生。笔名史石、知春斋主。毕业于河北北京师范学院文学系。主攻中国文化史。《人民中国》杂志社编审。
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新编中国史话》、《中华五千年史话》、《中华文明史》彩图版、《上下一万年》、《中外文明年表》、《中外文明简表》、《中华文明概览》、《东方智慧宝库》、《度量衡起源新说》、《黄君孟夫人与古黄国》、《桃花夫人与古息国》、《文物纵横谈》等。主编有《文物漫话》、《纸笔春秋》、《赏心乐事》、《市井博物》、《食为天》等。
外文版著作有:《中华历史小丛书》(英)、《中外文明大事年表》(英)、《物语中国の历史》(日)、《中国书法艺术入门》(英、法、德)、《中国文化史入门》(日)、《中国文化ルシ》(日)、《北方骑马民族文化风貌》(日)、《秦始皇帝兵马俑》(日)等。
三十年来,有《茶话十题》等700余篇文稿在海内外发表。编有《知春斋主》文史网页。
目录
六朝风云——三国、晋、南北朝
一魏蜀吴三国鼎立
董卓之乱——东汉末的军阀割据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中原
“三顾茅庐”——刘备的崛起
赤壁鏖兵——三国鼎立的形成
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功业
养民屯田——曹魏的经济政策
南征北伐——蜀汉的政治得失
拓土扬帆——吴国对东南的开发
三西晋王朝的短暂统一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王朝的建立
石崇与王恺斗富——西晋王朝的腐朽
“八王之乱”——西晋王朝的内讧
衔玉出降——西晋王朝的灭亡
四东晋王朝与十六国的纷争
“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王朝的建立
石赵与冉魏——民族仇杀的一例
苻坚与王猛——苻秦“天下一家”的民族政策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苻秦碎、东晋危——淝水战后的形势
五南朝宋齐梁陈的更替
寒族势力的上升——刘氏建立的宋朝
重蹈覆辙——萧氏建立的齐朝
多少楼台烟雨中——萧氏建立的粱朝
隔江犹唱后庭花——陈氏建立的陈朝
六北朝魏齐周的更替
沙漠汗之死——北魏的兴起
南征与迁都——北魏孝文帝改革
黄河椎冰的故事——东魏与北齐
宇文氏的政绩——西魏与北周
金陵王气尽——南北朝的统一
七魏晋南北朝的科学硕果
指南车的故事——曹魏机械制造家马钧
“祖率”的来历——南朝科学家祖冲之
《水经注》的特色——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
八魏晋南北朝的文苑奇葩
书成换鹅——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神妙独难忘——东晋绘画家顾恺之
世外桃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九佛教的传入与扎根
洛阳白马寺——佛教传人中国
佛图澄与鸠摩罗什——佛教在乱世的兴起
范缜与《神灭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危机
北朝“二武灭佛”——佛教与皇权的冲突
神州鼎盛——隋、唐、五代十国
一隋王朝的治与乱
“开皇之治”——隋朝的统一与繁荣
建东都与开运河——隋炀帝暴政之一
出巡与扬威——隋炀帝暴政之二
三征高丽——隋炀帝暴政之三
好头颅,谁当砍之一——隋朝的覆灭
二唐王朝的创建与勃兴
起兵太原——唐朝的初创
玄武门之变——皇位之争
唐太宗纳谏——“贞观之治”之一
任贤能、轻徭赋——“贞观之治”之二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唐初的民族政策
功著而过微——唐太宗的弊政
三从武媚娘到神圣皇帝
武媚娘——从才人到皇后
瓜熟子离离——从皇后到皇帝
请君入瓮——武则天的政略之一
宰相之错——武则天的政略之二
女皇的困境——从皇帝再到皇后
褒贬的准绳——武则天的千秋功罪
四开元盛世与天宝危机
救时宰相与伴食宰相——唐玄宗选相治国
长安的骄傲岁月——开元之治的盛况
奸相专权与贵妃专宠——天宝危机
马嵬坡的悲剧——安史之乱
五唐王朝的衰败和末日
苛政猛于虎——永贞革新
蔡州之战与藩镇割据——唐朝将亡的征兆之一
南衙与北司之争——唐朝将亡的征兆之二
冲天香阵透长安——唐末黄巢起义
六五代十国始末
上源驿的厮杀——后梁王朝
雀鼠耗——后唐王朝
儿皇帝与晋高祖——后晋王朝
长乐老冯道——后汉王朝
统一的先声——后周王朝
七隋唐五代的科学
李春与赵州石桥——隋代的建筑学
孙思邈与《千金方》——隋唐时的医药学
僧一行与《大衍历》——唐代的天文历算
八唐代文苑中的诗歌与散文
诗仙与诗史——李白与杜甫
文起八代之衰——韩愈与柳宗元
九唐代艺苑中的书法与绘画
颜筋柳骨——书法大师颜真卿与柳公权
“吴带当风”——绘画大师阎立本与吴道子
十佛教的黄金时代
傅奕与法琳——唐初的佛道之争
玄奘西游——中印友好的象征
会昌灭佛——佛教在中国的衰败
中国帝王世系与年表
书摘插图
一魏蜀吴三国鼎立
董卓之乱——东汉末的军阀割据
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的农民战争中,朝廷衰弱下去,各地州牧、豪强都拥兵割据,相互兼并,弱肉强食。这样,战祸连绵,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在不到二十年问,全国人口锐减,十不存一。董卓之乱给两京(长安、洛阳)地区造成的浩劫就是典型一例。
董卓(?~192),陇西临洮人,年轻时曾到羌族地区游历,结交豪强,培植起自己的势力,成为西凉(今甘肃和青海湟水一带)势力很大的军阀。。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为争夺权力,宦官与外戚大厮杀,最后两败俱伤。这时,董卓带兵进驻洛阳,废掉了十四岁的少帝,又立了个九岁的陈留王做皇帝,即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这时,董卓为丞相,专断朝政,残暴跋扈。有一次,董卓率军到洛阳以南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告城镇),正赶上二月的祭神庙会,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董卓竟然下令把庙会上的男子全部杀掉,拖了百姓的牛车,车辕上挂着人头,马后载着妇女,耀武扬威地回到洛阳,狂呼:“打了大胜仗回来了!”还把人头聚起焚烧,把妇女分给士兵去蹂躏,弄得整个洛阳城一片恐怖,人人自危。
董卓的残忍暴戾、独断专横,引起了社会的愤怒,也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和反对。那些握有兵权的大小军阀,共推名望很高的袁绍作盟主,组织联军,共同讨阀董卓。这支联军都来自函谷关以东,故史称“关东军”。
董卓是西凉起家的,势力在西部。这时,在洛阳不但受到关东军的威胁,又有后顾之忧,于是就挟持汉献帝匆忙撤离洛阳,逃往长安。董卓撤出洛阳时,把成百万百姓驱赶出家门,裹胁西迁。洛阳城二百里以内,都被放火烧光,鸡犬不留。地下的皇陵也被挖掘一空,名都洛阳城就这样被毁了。
董卓到了长安,搜刮民财,谋求自保。他征集二十五万民夫,在离长安大约一百三十公里的一个叫郿的地方,修筑起—座城堡,高一丈,周一里许,名叫郿坞。董卓在这里屯积了足够三十年用的粮食,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锦绮珍玩,堆积如山。董卓曾说,事情成功,他就可以称霸天下;万一不成,守着这些东西也足够他养老了。因号其坞为“万岁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