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王后”诞生记
分類: 图书,体育/运动,象棋,
作者: (美)亚洛姆(Yalom,M)著;雷立美译
出 版 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215000版次: 1页数: 263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605226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一部交织着宮廷阴谋、疆场厮杀、风流韵事与神话传奇的迷人历史,揭示了“王后”棋子的诞生与中世纪欧洲女王权力兴衰之间的神秘联系。 本书描绘了王室争斗、宫廷阴谋、圣母崇拜与浪漫爱情崇拜热潮对“王后”棋子的诞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这是一部从女权主义的角度阐释国际象棋“王后”诞生的著作,主要论述从“维齐尔”到“王后”的转变过程。作者见解深刻、学识渊博,文笔引人入胜。亚洛姆将国际象棋的发展与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精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从这部著作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受益匪浅。
——《洛杉矾时报》书评
围际象棋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被誉为“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撰写的出类拔萃的国际象棋史”。《纽约时报》更是将此书荐为2004年非小说类最佳读物之一。
一部写得极好的故事书,它内容丰富,文笔生动,风格新颖,动人心魄。读此书,从头至尾,都是地地道道的消遣享受。
——读者
作者简介:
玛里琳亚洛姆(Marilyn Yalom),斯坦福大学女性研究院资深学者。其主要著作包括《妻史》(A History ofthe Wife)、《乳房史》(A History ofthe Breast)、《亲姐妹:妇女回忆中的法国大革命》(Blood Sisters:TheFrench RevOlutiOn in Women'sMelllory)和《母性、死亡与狂热文学》(Maternity,MortaIity,and theLite rature of Madness)。她与丈夫欧文?亚洛姆(Irvin Yalorn,作家和精神病专家)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
内容简介
“王后”是国际象棋棋盘上最具威力的棋子,但鲜有人知,国际象棋诞生之初,竟全是男性的天下。随着欧洲女王活跃于历史舞台,棋盘上的“王后”才显露尊容。11世纪初,圣母崇拜与王后权势并驾齐驱;14世纪之交,崇尚爱情的风潮,使男女对弈成为浪漫爱情的隐喻;到了15世纪,伊莎贝拉统治西班牙,“王后”棋子的权势如日中天;面对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崇拜,也最终使俄罗斯人接受了国际象棋。本书生动地描述了欧洲女王统治与“王后”棋子发展的共同历史。女王驾到,不论在棋盘上还是现实中,皆威风凛凛,夺人心魄。
目录
译序
致谢辞
前言
国际象棋“王后”诞生之谜
第一章 “王后”诞生前的国际象棋
波斯文献中的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与穆斯林神学
哈里发统治下的国际象棋
阿拉伯女棋手
纳瓦拉的托达女王
西班牙的抽象化国际象棋棋子
第二章 “王后”登场
国际象棋“王后”的现实原型
“王后”原型是阿德拉伊德还是狄奥法诺?
历史上的新时代
教会反对国际象棋
第三章 国际象棋的“王后”显露尊容
托斯卡纳的玛蒂尔达
欧特维尔家族的康斯坦丝
国际象棋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
第四章 国际象棋与基督教西班牙王后的关系
加泰罗尼亚
卡斯蒂利亚与莱昂
唐娜乌拉卡
战斗者阿方索一世与国际象棋的关系
西班牙的国际象棋“王后”:犹太人的证据
罗马式的国际象棋“王后”
阿方索十世的《棋经》、掷骰游戏与巴加门
阿方索十世国王授权学者们御制的其他著作
第五章 国际象棋在意大利和德国的道德寓意
在意大利
在德国
国际象棋村
国际象棋在法国与英国
第六章 国际象棋传到法国与英国
法国古代历史和文献中的国际象棋
阿基坦的埃莱亚诺
作家克雷蒂安德特鲁瓦
女作家玛丽德弗朗斯
给国际象棋的“王后”命名
卡斯蒂利亚的布朗歇
第七章 国际象棋与圣母马利亚崇拜热潮
戈蒂埃德宽西的《圣母马利亚的奇迹》
天后与世俗王后
第八章 国际象棋与爱情崇拜热潮
下国际象棋成为求爱的例行规矩
特里斯坦与伊泽乌特
兰斯洛特与吉尼维尔
西方文学中棋艺超群的阿拉伯女棋手
国际象棋与性爱和乱伦
艳情国际象棋的教化书
在15世纪的法国,男女对弈等于在恋爱
国际象棋在斯堪的纳维亚与俄罗斯
第九章 斯堪的纳维亚的国际象棋“王后”与斯堪的纳维亚
历史上的王后
“刘易斯棋子”
斯堪的纳维亚古代“萨迦传奇”中的国际象棋
更多的斯堪的纳维亚“王后”棋子被发现
斯堪的纳维亚的妇女与其所在的社会
女强人西格里德王后
王后、平民与男人的支配统治地位
挪威的英格堡王后
丹麦的玛格丽特王后
第十章古代俄罗斯的国际象棋与妇女
俄罗斯的国际象棋棋子
国际象棋与俄罗斯正教
俄罗斯的国际象棋女棋手
俄罗斯的国际象棋与俄罗斯的妇女和社会
叶卡捷琳娜大帝
赋予“王后”棋子强大的战斗实力
第十一章 新国际象棋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
《爱情国际象棋》里的新“王后”
卢塞纳的《国际象棋棋艺》中的新规则
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
卡斯蒂利亚王宫里的国际象棋
伊莎贝拉王后、费迪南德国王与哥伦布
伊莎贝拉王后,富有战斗精神的圣女
第十二章 “王启的国际象棋”的兴起
意大利的新型国际象棋
厌恶女人者的强烈反对
卡特琳德梅迪奇
英国的新型国际象棋
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第十三章 女性棋手人数逐减探因
令人困惑的问题
后记
西方人想象中的国际象棋“王后”
本书所涉及的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名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王后”诞生前的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的准确起源地何在,究竟起源于哪年哪代,历史学家们对此仍然争论不休。尽管如此,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同意:国际象棋首先出现在印度,起源的年代最晚也不超过6世纪。国际象棋最初出现的时候,梵语称之为chaturanga,意思是“四军棋”。所谓“四军”,指的是当时印度陆军的四支部队:战车部队、大象部队、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这样划分的四支部队,加上“国王”和“国王”的“将军”,就构成了国际象棋的基本棋子。这样形成的国际象棋首先出现在印度,然后传遍全世界。
波斯文献中的国际象棋
最早确切提到国际象棋的文献资料不是出自印度,而是出自波斯。在一部题为《卡尔纳马克》(Karnamak)的波斯古代传奇作品中,国际象棋就已经备受崇敬,人们对国际象棋的这种崇敬之情,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很多个世纪。(《卡尔纳马克》成书于6世纪,是用钵罗钵语写成。钵罗钵语是伊斯兰教传到波斯之前的中古波斯语。波斯人接受了印度人发明的国际象棋的基本要素:6种不同的立体棋子和划分为64个方格的棋盘。他们剧波斯语重新给国际象棋的棋子命名。波斯人给国际象棋取的新名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大大超越了中东地区。他们把“国千”棋子命名为shah,shah是波斯语的“国王”之意,波斯语shah最终就用作国际象棋的名称,音译成好几种欧洲语言:在拉丁语里译为scacchus,在意大利语里译为scacchi,在德语里译为schactl,在法语里译为echecs,在英语里译为chess。在其他欧洲语言里,是采用这样的音译法来称呼国际象棋的。
《王书》(Book of Kings)是波斯伟大诗人菲尔多西(Firdausi,935?—1020)所著的一部长篇史诗,书中十分生动有趣地描述了国际象棋是如何从印度传到波斯的。这部史诗里这样写道:印度的拉甲(即印度的国王)送给波斯国王一套用象牙和柚木制作的国际象棋,拉甲只告诉波斯国王,这套象棋“象征着作战的兵法”,并向国王的谋士群臣发出挑战,要他们破解每个棋子的走法。波斯国王的谋士中,有一人破解了这套象棋各个棋子的走法,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为波斯人增光添彩,赢得了荣誉。当然,这只不过是波斯人讲的一个故事。波斯国王紧接着很快就发明一种名叫“纳尔德”的象棋(“nard”是古代的一种香料名称,在此用作棋名),这种象棋是“巴加门”(十五子棋的前身),决心要以此棋胜过印度国王,于是便派人将“纳尔德”棋送往印度,呈献给印度国王,并同样向印度国王的谋士们发出挑战,要他们破解“纳尔德”棋的走法。与国际象棋相比,“纳尔德”棋是要简单些,尽管如此,“纳尔德”棋的复杂走法还是难倒了印度国王的谋士们。这次斗智对印度的国王来说,代价是极其高昂的,他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用两干匹骆驼驮着黄金、樟脑、龙涎香、沉香、服装、银器、珍珠、宝石等等,从印度国王的宫殿,一直运送到波斯国王王宫的大门口。除此之外,印度还要向波斯交纳一年的贡赋。”
《王书》中还有一个故事记叙国际象棋是怎样别出心裁地创造出来的。这个故事说,一位印度王后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塔尔汉德,另一个名叫加夫,是一对同父异母兄弟,两人都声称自己是王位继承人,因而成为势不两立的死敌,王后被这哥儿剑弩张、同室操戈的情形弄得心烦意乱,苦恼已极。当王后听到塔尔汗德在两军交战中阵亡的消息时,她有极为充分的理由认为,是加夫杀害了塔尔汉德。这个故事说,王国里德高望重的圣哲贤臣们造了一副棋盘,再现战场上两军作战的形势,清楚地向王后显示,塔尔汉德是精疲力竭累死在阵中的,而不是被他的兄长杀死的。波斯语在讲述一个故事情节时所使用的术语“shah mat”最终流传下来,变成英语习语“check marte”(即“将死王棋”)。波斯语这一术语的字面原意是“国王目瞪口呆”或“国王精疲力竭”,不过,人们也常常将这一术语译为“国王驾崩”。
《王书》中所讲述的国际象棋诞生的故事,可以和另一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一争高低。这个传奇故事说,一位名叫西萨•伊宾•达希尔的印度男子为印度国王发明了一种象棋,这位印度国王对这种象棋极为赞赏,钦佩有加,在每一座印度教的庙宇里都摆设这种象棋的棋盘。印度国王想要重重奖赏西萨,便告诉西萨,他要什么都行,要什么就给什么,凡是他想要的国王都会赐予他。西萨回答说:“那好吧,我希望在棋盘的第一个方格里放一粒麦子,在第二个方格里放两粒麦子,每往下面的方格里放麦子时,麦粒的数量都翻一番,直到放满最后一个方格,这样累积的麦子总量,就是我希望得到的赏赐。”这时印度国王意识到,全世界所有的麦子合起来都不够放满棋盘上的全部方格,他赞扬西萨提出这样的愿望,并宣称他的这个心愿比他发明的象棋还要高明。
尽管没有如此古老的印度或波斯的国际象棋的棋子留存下来,但后来印度人与波斯人下国际象棋的图画使我们明白当时国际象棋比赛的情景。棋盘通常用白布做成,上面画有垂直和水平的直线,纵横相交形成很多方格。下列插图描绘的是一位波斯贵族正在与一位印度国王的使者对弈。
国际象棋与穆斯林神学
阿拉伯征服者在穆罕默德先知死后6年,于638年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他们在奥马里哈里发的率领下,驰骋波斯全境,传播伊斯兰教的福音。哈里发是穆斯林社会里宗教事务和世俗事务方面的最高统治者。他们在出征的过程中也带着国际象棋,他们不仅把下棋这项活动传遍了波斯,甚至还将它传到了遥远的西班牙(西班牙于711年被征服),后来还传到了印度的北部(印度北部于1026年被征服)。阿拉伯语成为很多被征服国家里使用的主要语言,国际象棋中的某些棋子也换成了阿拉伯语的名称。他们称“象”为al-fil,把“兵”叫作baidak,把。将军”或“维齐尔’’叫做firzan,firz或ferz,不过其他棋子还是保留原有的波斯名称,“国王”仍然叫shah,“车”仍然叫rukb,“马”还是叫asp。
穆斯林信徒们显然很喜欢下国际象棋,为此着迷,尽管如此,他们觉得那一套雕塑得像人和动物的棋子是可疑之物,技大概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受《古兰经》影响的缘故。《古兰绎》里有这样一段经文:“信徒们,酒、掷骰子一类的赌博游戏、偶像、占卜箭等都是魔鬼发明的可憎之物。要对它们避而远之,以图兴旺发达。”逊尼派穆斯林神学家们用这条经文禁止的“偶像”,包括一切描绘刻画人和动物的艺术作品,如各种各样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和,国际象棋的棋子等等。但什叶派穆斯林神学家们对这条经文的解释是狭义的,把“偶像”的含义限定在宗教偶像范围之内,这与逊尼派穆斯林神学家们的解释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逊尼派穆斯林神学家们的解释占上风,广为流传,是那些看起来像真人和真实动物的国际象棋的棋子就被改造成抽象化的棋子。奇怪的是这种禁止真实刻画人和动物的禁律,并没有普遍实行,而且一直如此。正如大量波斯艺术作品里所表现的那样,尽管规定抽象化象征性的棋子是国际象棋棋盘上的标准棋子,但宫廷艺人们却常常对此置之不理。
一般说来,穆斯林信徒认为,只要国际象棋使用非写实的抽象化棋子来下,只要下棋不干扰和妨害敬神的宗教仪式等活动,只要下棋不是为了赌钱,不会导致争吵谩骂,国际象棋是允许下的。马利克是8世纪的一位很有权势的法学家、穆斯林神学院的院长,他对国际象棋的态度十分严厉。据报道,他曾经说过:“国际象棋没有任何好处,”并宣布下国际象棋属于被禁止的活动,所有下国际象棋的人都要受到处罚。在后来的很多个世纪中,严厉的哈里发一次又一次地颁布禁令,全面禁止下棋,并下令将所有的国际象棋全部销毁。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伊朗在阿亚图拉•霍梅尼的统治下,对国际象棋仍然采取这种极端态度,从1979至1988年,国际象棋在伊朗是被绝对禁止的。阿富汗的塔利班把国际象棋与电影、电视、酒、指甲油、风筝、台球、鞭炮和世俗歌曲等被禁事物列在一起,加以禁止。阿富汗人发现,爱好和玩赏这些“邪恶之物”是要遭受鞭刑和监禁的。阿富汗从塔利班的统治之下解放出来时,人们拿出来的首批隐藏之物就是无线电收音机、各种乐器和国际象棋,这是不足为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