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作者: 兰顺碧等编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462000版次: 2页数: 275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518502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4年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验篇。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基础,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基础,文字处理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及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同时。力求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以新的视角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入门教学要求和教学设计。本书侧重知识性、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介绍,而对操作。眭的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在配套的实验篇中讲述,以便于在教学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

本书源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实践,凝聚了第一线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其他读者学习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编写的。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与平台,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及其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Internet应用;第二部分实验篇,从了解和使用计算机入手,安排了Windows基本操作、Internet操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电子幻灯片制作、数据库基本操作、多媒体技术应用等七个大实验项目。

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注重应用,各章附有适量的习题,便于自学。因此,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实用技术培训班的教材。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计算机概论

1.1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1.1.1计算机概述

1.1.2信息技术概述

1.2计算机基础知识

1.2.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2.2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系统

1.3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1.3.1微型计算机

1.3.2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1.4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

1.4.1算法

1.4.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4.3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4.4栈和队列

1.4.5线性链表

1.4.6树与二叉树

1.4.7查找技术

1.5程序设计基础

1.5.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1.5.2结构化程序设计

1.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1.6软件工程基础

1.6.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1.6.2结构化分析方法

1.6.3结构化设计方法

1.6.4软件测试

1.6.5程序的调试

小结

习题

第2章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

2.1操作系统概述

2.1.1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发展

2.1.2操作系统的分类

2.1.3操作系统的特征

2.2几种常见的桌面操作系统

2.2.1DOS操作系统

2.2.2Windows操作系统

2.2.3Linux操作系统

2.3操作系统的功能

2.3.1进程与处理器管理

2.3.2存储管理

2.3.3设备管理

2.3.4文件管理

2.4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5常用应用软件

2.5.1文字处理软件

2.5.2电子表格软件

2.5.3PowerPoint 幻灯片演示文稿

小结

习题

第3章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

3.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3.1.1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

3.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3.1.3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3.2数据模型

3.2.1什么是数据模型

3.2.2概念层数据模型

3.2.3数据模型的分类

3.3关系数据库

3.3.1关系基本术语

3.3.2关系运算

3.4结构化查询语言

3.4.1SELECT 语句

3.4.2SELECT 语句应用

3.5Access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3.5.1Access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3.5.2启动和退出 Access

3.5.3建立数据库和表

3.5.4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3.5.5维护表

3.5.6操作表

3.6Access数据库的窗体和报表

3.6.1创建窗体

3.6.2创建报表

小结

习题

第4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4.1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4.2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

4.3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组成

4.3.1多媒体硬件系统

4.3.2多媒体软件系统

4.4音频信息处理

4.4.1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

4.4.2用Windows操作系统处理音频信息

4.4.3Windows Media Player

4.5图形图像信息处理

4.5.1数字图形图像基本知识

4.5.2图像的获取

4.5.3Windows “画图”工具

4.5.4ACDSee数字图像浏览软件

4.5.5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简介

小结

习题

第5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5.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5.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5.1.2Interne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5.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5.2.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5.2.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服务

5.2.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5.2.4计算机网络运用

5.3数据通信

5.3.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5.3.2数据传输技术

5.3.3传输介质

5.4网络体系结构

5.5计算机局域网

5.6网络互连设备

5.7Internet的连接与浏览

5.7.1Internet概述

5.7.2连接Internet

5.7.3浏览Internet

5.7.4电子邮件

小结

习题

实验篇

项目一了解和使用计算机

实验1Windows用户界面与汉字输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2Windows XP文件(夹)管理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3Windows XP系统维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项目二Internet操作

实验1申请邮箱与邮件收发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2浏览网页与搜索引擎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3网络应用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

项目三文字处理工具

项目四电子表格Excel

项目五电子幻灯片

项目六数据库操作

项目七多媒体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理论篇

第1章计算机概论

1.1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1.1.1计算机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它是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用于美国陆军部的弹道研究室。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 000多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重量超过30t,占地面积167m2,每小时耗电140kW,计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一台耗资巨大、功能不完善而且笨重的庞然大物。然而,它的出现却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造,它使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人们按照计算机中主要功能部件所采用的电子器件(逻辑元件)的不同,一般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习惯上称为四代。每发展一代,在技术上都有新的突破,在性能都有质的飞跃。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软件方面确定了程序设计的概念,出现了高级语言的雏型。特点是体积大、耗能高、速度慢(一般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容量小、价格昂贵。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这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研究成果扩展到民用,形成了计算机产业。这—代电子计算机的代表机型有IBM650和IBM709。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器件。软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Cobol等),并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计算机设计出现了系列化的思想。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