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

分類: 图书,小说,中国古典小说,
作者: 本社 编
出 版 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3-1字数: 1355000版次: 1页数: 1999印刷时间: 2000/03/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252675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新编的《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必须具备代表性、实用性、准确性、美观大方、经济方便的特点。从此出发,本丛书共收200种左右的笔记小说,上起汉魏(间亦收入或以为属秦汉之前的作品),下迄清末,按《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明清笔记小说大观》分批出版,分为若干册,每册约60至80万字。所收笔记小说从内容上来说偏重于记事、记人之作。但汉魏六朝,存世笔记小说不多,因此无论是志怪还是志人,尽可能地多收一些。唐宋以后,传奇小说渐多,一些名篇名著,购求比较容易,一般少收。此外,丛书如《太平广记》之类、部头过大的著作、汇集摘抄旧文与已收笔记小说内容多重复者和纯学术性的笔记不收。
收入本丛书的各种笔记小说以作者生活年代为次序排列。每种笔记小说前由校点者撰写“校点说明”,简略介绍作者生平,此书内容及意义、版本情况。每种笔记小说以较完备、较好的版本作底本,用他本校勘,.并用有关的史籍、笔记、文集、丛书参校,文字择善而从,概不出校。底本原有校注,如系民国以前人所作,则予保留。近人与今人校注,一般删除。对于其中有价值的校记,则酌情校正正文。所收各种笔记小说,一般只收录底本全文,不作补遗辑佚工作。用他人成果作补遗辑佚者,均于校点说明中指出,以示不敢掠美。
目录
出版说明
上册
朝野佥载
隋唐嘉话
教坊记
龙城录
唐国史补
大唐新语
玄怪录
续玄怪录
次柳氏旧闻
博异志
纂异记
甘泽谣
酉阳杂俎
刘宾客嘉话录
因话录
大唐传载
独异志
明皇杂录
下册
宣室志
传奇
尚书故实
三水小牍
松窗杂录
开天传信记
本事诗
云溪友议
唐阙史
杜阳杂编
北里志
玉泉子
幽闲鼓吹
剧谈录
录异记
桂苑丛谈
唐摭言
开元宝遗事
金华子
中朝故事
北梦琐言
书摘插图
上册
朝野佥载卷一
贞观年中,定州鼓城县人魏全家富,母忽失明。问卜者王子贞,子贞为卜之,曰:“明年有人从东来青衣者,三月一日来,疗必愈。”至时,候见一人着青绸襦,遂邀为设饮食。其人曰:“仆不解医,但解作犁耳,为主人作之。”持斧绕舍求犁辕,见桑曲枝临井上,遂斫下。其母两眼焕然见物。此曲桑盖井之所致也。
周郎中裴珪妾赵氏,有美色,曾就张璟藏卜年命。藏曰:“夫人目长而漫视,准相书猪视者,淫。妇人目有四白,五夫守宅。夫人终以奸废,宜慎之。”赵笑而去。后果与人奸,没入掖庭。
杜景佺,信都人也,本名元方,垂拱中,更为景佺。刚直严正,进士擢第,后为鸾台侍郎,平章事。时内史李昭德以刚直下狱,景佺廷诤其公清正直。则天怒,以为面欺,左授溱州刺史。初任溱州,会善筮者于路,言其当重入相,得三品,而不着紫袍。至是夏中服紫衫而终。
瀛州人安县令张怀礼,沧州弓高令晋行忠,就蔡微远卜,转式讫,谓礼曰:“公大亲近,位至方伯。”谓忠曰:“公得京官,今年禄尽,宜致仕可也。”二人皆应举,怀礼授左补阙,后至和、复二州刺史。行忠授城门郎,至秋而卒。
开元二年,梁州道士梁虚州,以九宫推算张鷟云:“五鬼加年,天罡临命,一生之大厄。以《周易》筮之,遇《观》之《涣》,主惊恐;后风行水上,事即散。”安国观道士李若虚,不告姓名,暗使推之。云:“此人今年身在天牢,负大辟之罪乃可以免。不然病当死,无救法。”果被御史李全交致其罪,敕令处尽。而刑部尚书李日知,左丞张廷圭、崔玄升,侍郎程行谋咸请之,乃免死,配流岭南。二道士之言信有征矣。
泉州有客卢元钦染大疯,惟鼻根未倒。属五月五日官取蚺蛇胆欲进,或言:“肉可治疯。”遂取一截蛇肉食之。三五日顿渐可,百日平复。又商州有人患大疯,家人恶之,山中为起茅舍。有乌蛇坠酒罂中,病人不知,饮酒渐差。罂底见蛇骨,方知其由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