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国-第2辑
分類: 图书,旅游,国内游(综合),
作者: 王其钧,谢凝高等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1字数:版次: 1页数: 全五册印刷时间: 2008/03/02开本: 16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5200973包装: 盒装编辑推荐
人与大地的结合,地理与文化的结合。
壮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在大地之上建设着家园、创造着文化、守护着文明、延续着民族精神的华夏儿女,更是这片神奇土地永恒的灵魂。《行走中国》是对中国自然地理、历史文明的一次深刻记录,更是一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激情呈现。
生动活泼的文本与知识专栏的理性概括相结合,全面展示祖国大地的起伏沧桑与人文风情;汇集众多摄影名家的珍贵摄影作品,带给您强烈的视觉冲击;图书、杂志、网络等各种全新的编辑手法融汇贯通;一部适合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轻松阅读的从文地理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行走中国》的力量,不仅使我们为祖国的壮丽河山所惊叹、所感动,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造化所折服,更使我们的灵魂为一种人类文明的力量所震撼,那就是中华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生不息,在历史长河里所创造的灿烂文明。
今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民族世代相承的文明遗迹。这些文明遗迹,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具实的;有的深处崎岖险地、有的遗落于风景绝胜,它们长存于天地之间、和谐于自然之中,依附于大地也照亮了大地。而如果要说最具代表性、最密切地关联着中国自然地理的古代文明遗迹,则无疑要数绵延万里连接中西商贸及文化交往的古代“丝绸之路”、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万里长城,以及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旷世奇观——古代建筑地标。
壮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在地地之上建设着家园、创造着文化、守护着文明、延续着民族精神的华夏儿女,更是这片神奇土地永恒的灵魂。《行走中国》是对中国自然地理、历史文明的一次深刻记录,更是一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激情呈现。
目录
诗情画境(中国园林)
总序 江山多娇魂脉永系
本书导读示意图
自序
皇亭圣阁御花园
颐和园内宫殿区建筑
颐和园万寿山的立体建筑群——佛香阁建筑组群
颐和园排云殿建筑群
中国园林中最长的廊——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现存最大的古戏楼——德和园
颐和园南湖岛及昆明湖沿岸建筑
颐和园内的西堤与六桥景观
园中之园——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浑然天成的园中小园—一颐和园霁清轩
北海白塔与白塔寺
北海园内的永安寺与堆云积翠
纯朴而精致的北海琼华岛西坡
北海琼华岛北坡建筑
圆台式城池建筑——北海团城
北海中的自然风景园——静心斋
北海西天禅寺喇嘛庙——西天梵境
北海内宫殿式佛教建筑群
北海东岸的山水景观
造型各异的北海小亭
紫禁城终端的紫禁城御花园
御花园内的布局与特色亭子
一条线布局的乾隆花园
建在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
独具特色的景山诸亭
万园之园——圆明园
清凉热河避暑山庄
北方园林的水乡风光——避暑山庄
独特的内湖风景
水雾氤氲的热河景致
晨烟暮雨的烟雨楼
文津阁
烟波缥缈的水心榭
文园狮子林
怪石嶙峋的金山岛
月色江声岛
美景如诗环碧岛
水上宫殿建筑群——如意洲
水上宫殿建筑群——如意洲之二
十里洋场曲径寻幽
东南名园——豫园
模山范水真洞天
苏州园林之冠——拙政园
拙政园中部建筑景观之一
拙政园中部建筑景观之二
拙政园西部园景
历史悠久的苏州留园
亭峰相依的留园特色景观
留园园区内的细部装饰装修
苏州网师园
网师园室内外装饰
富含宗教意义的园林——苏州狮子林
狮子林内的假山湖石
狮子林内建筑的细部装饰
“沧浪胜迹” 苏州沧浪亭园
沧浪亭山水景观与艺术设置
集各家之长的园林——怡园
怡园内的各式小亭与廊
江南小园妙品——苏州耦园
耦园中独特的彩绘装饰
具有浓郁寺院色彩的园林建筑——虎丘
虎丘传奇的池、水、石、山
虎丘山中的小庭园——拥翠山庄
苏州环秀山庄
窈窕狭长的瘦西湖
瘦西湖二十四桥美景
中西合璧的园林典范——何园
厅堂井然的何园东园
廊道迂回、鸟语花香的何园西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扬州个园
一园收尽四季山——个园假山景观
非传统格局的汪氏小苑
江南寺院园林——大明寺西园
悠悠寄畅园
山明水秀的寄畅园
西施泛舟西湖柳
“蓬莱三岛”——杭州三潭印月
兰渚山下胜景——兰亭
书法胜地兰亭
南湖及其周边的建造景观
岱宗山水小园林
北方建筑风格浓郁的十笏园
闽南园林建宝岛
台式建筑风格的板桥林家花园
林家花园内的池山亭榭
林家花园特色木雕建筑装饰
后记
索引
助读书目
……
人类的财富与骄傲(中国瑰宝)
品读水之韵(江南古镇)
东方的伊甸园(天府川西)
消逝中的风情(恋恋摩梭)
书摘插图
诗情画境(中国园林)
皇亭圣阁御花园
颐和园内宫殿区建筑
颐和园的正门为东宫门,位于湖山交接处,进门即为颐和园内的宫殿区。这是皇家园林建筑布局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先宫后苑的形式。
颐和园宫殿区与紫禁城一样采取对称形式,当然相对于紫禁城内的宫殿,其建筑样式要轻松活泼得多。颐和园宫殿区的建筑主要包括东宫门、仁寿门、仁寿殿、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大戏楼等,座座建筑均富丽堂皇。这是清代皇帝们来园中时处理政务之处,也是他们和后妃在此的生活起居场所。
雄狮护卫的东园门
东园门也就是东宫门,即颐和园的正门,它面阔为五开间,中央三开间辟门,檐前立有两根红柱,两侧两个开间设红色隔扇窗。正中开间檐下悬有“颐和园”匾,匾后梁枋上绘有精美的和玺彩画,室内为平棋天花。门前两侧,置有一对铜狮,雄踞在汉白玉石雕的须弥座上,威严地守卫着园门。
皇帝临朝听政的仁寿殿
仁寿殿是颐和园宫殿区中最重要的殿堂,它是当时皇帝在园中临朝听政的地方,规模宏大,气派不凡。不过,为了与园林的整体环境协调,大殿特以较为朴素的青瓦代替华丽的琉璃瓦,并在殿前植有常青树木。仁寿殿的初名为“勤政殿”,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后,据《论语》中“仁者寿”之旬改名“仁寿殿”。
乐寿堂前殿“水木自亲”
乐寿堂是颐和园生活区里的主要建筑,水木自亲是乐寿堂的前殿,也可以说是乐寿堂的正门,为一座五开间的穿堂殿,殿顶为单檐卷棚歇山式,殿前临码头。由图中可以看到,在水木自亲殿旁边树有高大的探海灯杆,双杆直立,上托有半圆形的铜弯梁,可以悬灯来照糊,方便夜间乘般游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