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图 中国节日手册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民俗,
作者: 佘志超著
出 版 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152000版次: 1页数: 289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752345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节日文化,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凝聚,流传至今,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璀璨遗产,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着炎黄子孙的文化情感。本书通过图片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带你穿越历史的时空,开始一段中国节日的精彩之旅。
经典内容:
本书从民俗史话、民俗风情、传说故事、诗词艺术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20多个中国传统节日和40多个少数民族节日,全面揭示中国节日民俗文化的丰富、精彩和博大。
丰富图片:
近300幅精美图片,既有再现节日盛况的实景图,又有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民俗图,以图释文,图文互注,生动地展示各种节日的概况、起源、庆祝活动以及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
理想读本:
简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科学的编写体例和富有文化底蕴的版式设计,多种要素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彩色的和极具艺术美感的阅读空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读本。
内容简介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学习和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每个炎黄子孙的文化必修课。本书从民俗史话、民俗风情、传说故事、诗词艺术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20多个中国传统节日和我国40多个少数民族节日,全面揭示中国节日民俗文化的丰富、精彩和博大。同时,配以近300幅精美图片,以图释文,图文互注,生动地展示各种节日的概况、起源、庆祝活动以及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简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科学的编写体例和富有文化底蕴的版式设计,多种要素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彩色的和极具艺术美感的阅读空间,是了解中国节日的实用读本。
目录
壹风俗相沿袭——融入现代生活的节日
新桃换旧符——春节
一夜鱼龙舞——元宵节
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
蒲酒花升平——端午节
千里共婵娟——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重阳节
贰缘古有文明——传承民俗文化的节日——传承民俗文化的节日
人归落雁后——人日节
春蒿黄韭试春盘——立春节
东风变梅柳——中和节
纷纷蝴蝶斗芳菲——花朝节
倾都祓禊晨——上巳节
九龙喷水梵函传——浴佛节
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节
家家晒龙袍——天贶节
一阴已复生——夏至节
家家小妇拜天孙——七夕节
小儿竞把青荷叶——中元节
十月一,送寒衣——十月朝节
飞绕人间不夜城——下元节
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节
今朝佛粥更相馈——腊日节
灶君朝天欲言事——灶王节
叁花团锦簇处——少数民族的节日
藏历新年——藏族
调年会——土家族
古龙坡会——苗族
木脑盛会——景颇族
铜鼓节——壮族
……
附录
书摘插图
壹风俗相沿袭——融入现代生活的节日
新桃换旧符——春节
拜年
有人认为,岁首拜年最早起源于汉代,但形成完整的习俗和礼仪,且有文字记载,大约是在唐宋以后。《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北宋时的汴京:“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柴萼的《梵天庐丛录》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古俗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头,贺年则是平辈相互道贺。拜年一般从初一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家中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戚朋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由于拜年的对象太多,宋代时,上层士大夫开始流行投递名帖互相道贺。宋人周煇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的名帖,是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地址,还写着贺年的佳言。明代时,投递贺年帖之风更甚。明朝大画家文征明的《贺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诗中所说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贺年帖。
在清代,年贴又被称之为飞帖。一般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清人《燕台月令》记载:“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说的就是飞帖之风十分盛行。有的大户人家还特设“门簿”,以登记客人的往来和飞贴。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日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日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日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日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