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穴位按摩除百病(铂金典藏版)

分類: 图书,保健/心理健康,中医保健,
作者: 陈旺全著
出 版 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150000版次: 2页数: 170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24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81036725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台湾网上书店“博客来”、“金石堂”、“诚品”年度最佳畅销书。图文并茂详述60种常见疾病的穴位疗法。享誉国际的医学博士、穴位健康按摩大师20多年临床穴疗经典之作,绿色疗法、简单易学、手到病除、疗效神奇。
推拿按摩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简、便、效、廉、绿色”治疗优势,深受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欢迎。
推拿按摩有消除疲劳、调和脾胃、养心安神、疏旰解郁、强肾生精、减肥瘦身、排毒养颜的功效,经常接受推拿按摩治疗或自我按摩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您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推拿按摩对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晕车和晕船、呃逆、恶心和呕吐、眩晕、耳鸣、记忆力衰退、失眠、抑郁症、腹胀、咳嗽、烧心、多汗、水肿、宿醒、痔疮、便秘、胸闷、关节疼痛、腰扭伤、肩颈酸痛、视疲劳、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感冒、哮喘、低血压、畏寒症、贫血、青光眼、老花眼、慢性鼻炎和鼻窦炎、慢性肝炎、膀胱炎、阳痿、前列腺疾病、阴道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肿块、性冷淡、更年期综合征、产后乳汁少、小儿夜啼、小儿遗尿、儿童肥胖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内容简介
本书为了尽照护民众健康的责任,同时增加了中药补助法,以增强疗效。但要强调的是仅提供参考,有疾病一定要咨询中医师为宜。
经穴刺激正是传统医学的宝藏,只要稍加认识,运用适当的手法与力道,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便可以促进身体的生理效应,改善病情,提高自然抗病能力,调节免疫机能,同时还可强化肌肉、神经、关节等系统,并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生活在步调快速的现代,人人为了事业及家庭奔波忙碌,累积了无比的压力与紧张,很容易造成身心的失调。一旦身体发出疾病的讯号,若未及时处理,势必会造成身体的危害及百病丛生,往往难以补救。
个人行医多年,看过各式各样的人与病,有顺心,有无奈,也有难过i值得欣慰的是,我一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于是将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病因与病机,经穴刺激及药物辅助之疗效,做一完整且有系统的阐明,内容简洁,力求深入浅出,并结合个人的生活方式,让您掌握养生保健的要诀。
作者简介
陈旺全,美国卫生科技大学医学博士,日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中西整合医学专科医师。台湾中医家庭医学会监事长,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台北市市立联合医院主任医师,台北市政府医疗顾问。著有《健康美丽FOLLOW ME》《抗过敏SOEASY》《一味中药健康之钥》《健康百宝箱》等数十本书。
目录
Part Ⅰ经穴疗法益处多
[运用工具篇]小小工具,妙用无比
[手法技巧篇]信手按来,全身舒畅
[刺激要领篇]掌握时机,力道拿捏
Part Ⅱ经穴养生疗法
神经精神系统
头痛
眩晕
三叉神经痛
颜面神经麻痹
记忆力衰退
失眠
精神衰弱
抑郁症
中暑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多汗
糖尿病
皮肤科
痱子
汗疱湿疹
青春痘
脂漏性皮肤炎(脱发)
荨麻疹
牛皮癣
心血管系统
心绞痛(狭心症)
短暂脑缺血发作(脑中风)
脑动脉硬化症
呼吸系统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鼻塞
过敏性鼻炎
急性扁桃腺炎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消化系统
呃逆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急性肠炎
吸收障碍
腹泻
痔疮
便秘
脂肪肝
肌肉骨骼系统
落枕
肩周炎(五十肩)
网球肘
腰背酸痛
足跟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
泌尿系统
膀胱炎
急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
乳糜尿(尿浊)
遗精
阳痿
妇科
月经不调
原发性痛经
经前紧张症候群
更年期症状
产后乳汁过少
儿科
小儿夜啼
小儿夏季热
小儿遗尿症
儿童肥胖症
眼科
假性近视
麦粒肿(针眼)
书摘插图
Part Ⅱ经穴养生疗法
手部穴位——捍卫健康的最前哨
“内脏的健康是维持人生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或许有人会想:“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然而,事实上有许多现代人都忽略了这种理所当然的事。
在门诊中,经常可以听到上班族患者说:“最近稍微累一下马上就疲惫不堪,不是隔天全身酸痛就是脑筋迟钝、挤不出任何新构想。”其实那就是内脏衰弱的症候。听到这话一定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深信体力衰退或头脑迟钝是由于老化或压力过重所致。
身心失调多半是由于内脏失调使活动的能量供给不够充足而引起的。若观看这类人的手掌,就能发现内脏失调的征兆,在手掌穴位刺激之后即可提高内脏的机能,恢复体力,也能消除他们的烦恼。
不过,若不了解手掌穴位的效用,往往容易忽视内脏的病变,甚至招致不可挽回的遗憾。昨天仍然健朗地工作的人,某天突然内脏衰竭发病死掉,一般来说都不是某天突然得病,而是平日即已觉得“不适”却不加注意及改善,日积月累造成的结果。看起来,病似乎是来得突然,其实只是对发病之前的不适掉以轻心罢了。在未演变为严重疾病之前若能消除内脏的不适,也不会到最后唏嘘感叹了。因此,希望各位平日即能够活用手部穴位疗法。
体部穴位——让疾病无报遁形
经络是连接内脏和手脚的能源管路,也是情报的传达路线,若能了解经络的内容,就能更加深刻地了解穴位的效果和重要性。在人体内纵横着连接内脏的十二条经络,执掌能量的控制。中医理论中所说的内脏与西医所谈的稍有不同。中医设定体内有肾脏、心脏、肝脏(也包括胰脏)、肺脏、胆囊、胃、小肠、大肠、膀胱——即所谓的“五脏六腑”——外加上包住心脏的薄膜心包以及独揽内泌系统的三焦合计共有十二脏腑。
与这十二脏腑对应的各有十二条经络,其中六条以手指为出发点,另外六条是以脚为出发点,再加上任督两脉,合十四经。经络在人体生理上是输送气血、发挥营内卫外的作用,从而使脏腑组织之间保持平衡,内外得到协调。如果一旦生理作用失调,必然会在气血所行的经络脏腑方面出现各种症状。因此,活用体部穴位疗法,即能达到养生保健之效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