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中国强盛的命运之战

分類: 图书,历史,历史知识读物,中国古代史,
作者: 禾三千著
出 版 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1字数: 380000版次: 1页数: 380印刷时间: 2006/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172084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回眸杀戮背后的文明,沉思国命之毁灭与重生,再展巍巍中华,衰荣千年不倒之魂,噩耗惊传使山河变色,国家多难应风雨同舟,铁血男儿请命征战,炎黄子孙一心兴邦。
当今的中国社会,由于近代战争的阴影还没有散去,人们对战争所造成的国破家亡、生灵涂炭心怀恐惧并深恶痛绝,因此反战、厌战占据了主流。同时,新生一代没有亲历过战争,因而都是通过表象和感性去认识战争的,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事实上战争也是一种自然事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后手段。本书作者在多年研究战争史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原始史料和权威资料,对每一次战争双方参战的兵力给出了具体数字,既可以使人们对战争结果及谋略运用有一个清晰的量化概念,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强盛与衰败,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为它们源于人类生存思想和文化的冲突。由于人类的生存要求是普遍的、绝对的,如果把人类的生存要求极端化,自然导致强权争霸局面的出现,其本质就是以武力服人,发动战争;如果把生存要求中庸化,即追求一种和谐平等的理念,其结果就是以德服人。提倡和平。
本书作者在多年研究战争史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原始史料和权威资料,对每一次战争双方参战的兵力给出了具体数字,既可以使人们对战争结果及谋略运用有一个清晰的量化概念,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目录
涿鹿之战——炎黄文明的奠基战
牧野之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灭商兴周之战
长勺之战——鲁庄公知人善任,齐桓公悔过自新
泓水之战——一场“仁义”之师的必败之仗
城濮之战——后发制人,克敌制胜
秦晋崤山大战——秦国洗辱称霸之战
楚晋崤之战——骄兵与雪耻之师的较量
晋齐搴之战——郤克雪耻,齐顷公蒙羞
柏举之战——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
吴越争霸——诸侯争霸的尾声
桂陵之战——孙膑与庞涓的生死较量
即墨之战——田单火牛破燕
长平之战——秦开始统一六国的战略决战
巨鹿之战——惊天地泣鬼神的屠杀
楚汉相争——一场持续了五年的厮杀
背水一战——“知己”的著名战例
垓下之战——霸王别姬,一代人杰被逼自刎
周亚夫平叛——稳固西汉王朝统一之战
西河朔方之战——大举进攻匈奴的奠基之战
漠南之战——匈奴被赶到了漠北
霍去病河西大捷——年轻小将,大出风头
决战漠北——场硬碰硬的决战
远征西域——开疆扩土,扬威西域
陈汤灭北单于——匈奴完败于汉朝
昆阳大战——刘秀一战成名,威震全国
耿弁破张步——光武之“韩信”,击一而得二
平陇之战——艰苦卓绝的统一之战
公孙述灭亡——东汉政权终于统一天下
窦宪击匈奴——椎倒民族大迁徒的多米诺骨牌
虞诩破羌——维护统一,因功入枢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赤壁之战——把大火定江山
夷陵之战——刘备的“滑铁卢”
诸葛亮失街亭——错用一人, 断送了最有可能成功的北伐
司马懿讨伐辽东——强龙力压地头蛇
秦晋淝水之战——确定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
大漠对决——突厥统一于隋
隋灭陈之战——华夏南北重归一统
霍邑之战——“进”与“退”生死大关
恶战虎牢关——秦王李世民的巅峰之战
唐太宗平定突厥——天可汗,威加万国
哥舒翰失潼关——一世英名付流水
血战畦阳——千古忠烈说到今
平定安史之乱——大乱虽平,大唐已走向衰落
雪夜奇袭——李恩战蔡州
柴荣北征——结束分裂的曙光
血战高粱河——功败垂成的光复之战
决战三川口——奠定了与宋抗衡的基础
大胜好水川——再一次证明了元昊的军天才
辽夏之战——暂时的朋友和永恒的利益
平定岭南——“纹面将军”的杰作
宋金开战——不成对手的较量
李纲守东京——汴梁之战
东京保卫战——“过河!过河!”
黄天荡之战——八千骁骑截中流
和尚原之战——吴玠兄弟守川陕
顺昌之战——刘铸战两淮
朱仙镇大捷——光复中原的梦想和遗恨
采石之战——一介书生,力挽狂澜
开禧北伐——彻底破灭的光复之梦
十三翼之战——兄弟反目,扬威大漠
中都攻守战——打通南下之路
遥远的西征——横跨亚欧的大帝国孕育雏形
血战汴梁——大金末路
钓鱼城之战——折断上帝之鞭之战
千古流芳的襄樊之战——同仇敌忾御敌辱
常州血战——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
南宋最后一战——哀歌余音,不可为而为
东征日本——盲目出击,大象反被蛇吞
保卫和州——胜败存亡瞬息万变
鄱阳湖大战——两虎相搏勇者胜
靖难之役——装疯起兵,叔夺侄位
安南之战——以放弃取得胜利的一场战争
土木堡之变——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
于谦保北京——挽狂澜于既倒
萨尔浒之战——后金与明朝的首次较量
攻取沈辽——努尔哈赤运兵如神
宁远大捷——守城血战,大败后金
宁锦大战——袁崇焕赢了皇太极
兵临北京城——皇太极收获甚丰
明末保卫战——卢象异英勇战死
松锦决战——满清偷袭得手
张献忠攻陷襄阳——里应外合,一战功成
血战山海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两蹶名王——李定国反击清军
郑成功攻南京——坐失良机,功败垂成
郑成功收复台湾——“开劈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血战澎湖——康熙大胆起用降将,攻取台湾
雅克萨之战——正义的反击
大战乌兰布通——万匹骆驼拒康熙
昭莫多战役——康熙亲征大漠
西藏之乱——岳钟琪收复拉萨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太平军湖口大捷——联船锁江,大败湘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名园被毁,“文明人”犯下最野蛮的暴行
清军攻占安庆——锁钥易手,天国门户洞开
马尾海战——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次实战
镇南关大捷——中国“不败而败”
黄海大海战——中日海军力量的一次大比拼
八国联军进北京——一场明目张胆的侵略和抢掠
书摘插图
牧野之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灭商兴周之战
战典档案
时间地点:公元前1027年2月,今河南汲县北。
兵力对比:周武王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商纣王率17万奴隶和战俘。
战争结果:商奴隶兵阵前倒戈,武王攻占商都,纣王鹿台自焚。
历史影响:结束了商朝统治,中国进入了西周时期。
周武王是中国历史上的圣明之君,商纣王乃暴虐之君,所以,商朝的覆灭和周朝的兴起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了。其实,任何朝代的更迭这都是一个根本因素。
周文王去世后不久,太子姬发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武王。周武王二年,起兵到孟津(今河南孟县)检阅军队,各地诸侯闻讯纷纷来赴会,他们商议最多的,是商纣王越发的荒淫无度,残害百姓,并且暴虐专断,不听劝谏,商都城内外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这次赴会,各个诸侯国君都希望周武王带领他们,征讨商纣王。但是,周武王却很慎重,觉得还没到征讨的时候,即使起兵,也要有充分的理由和准备。
周武王从孟津回来以后,时刻派人打听商纣的情况。
一天,探子来抿商的都城朝歌混乱不堪,掌权的都是不得民心的人,所有事情是非不明、黑白颠倒,人民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武王身边的将领们听了,都说,“这样腐败昏庸的政权,我们应该出兵,为民除害了。”
周武王却还是从容不迫地说:“我看商还没有到灭亡的时候呢,权且再等一等吧。”
过了些时日,另一个探子回来报告说:商现在已经将以前的制度全都破坏了,以前敢于劝谏的忠直廉洁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囚禁,现在留在朝歌的是一群不得民心的狐群狗党。
将领们听了,都跳了起来:“现在是时候了,这样一个混乱的国家还能存在吗?我们还是快快出兵吧,不要再耽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