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三国

分類: 图书,历史,历史知识读物,中国古代史,
作者: 若木著
出 版 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140000版次: 1页数: 223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23334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回味中国历史,品味千年文化,纵观风云变幻,感受时世变迁。 本书作者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章取历史事件、人物,带领大家从历史的角度去看真正的三国,目的是希望能引起青少年朋友们去探寻三国的兴趣。
内容简介
东汉末年,我国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乱世即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则是这次大乱世的序幕。它开始于公元220年曹丕受禅称帝,而结束在公元280年的晋灭东吴。但也有些人把三国的历史上溯到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其实也不为过,毕竟从那时开始,进入了三国开始形成的时期。
这本三国史就是想让大家能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一看真正的三国,希望能引起青少年朋友们去探寻三国的兴趣。
目录
第一章:落日残照下的东汉王朝
一、幼主登基,外戚干政
二、宦官专政与党锢事件
三、汉灵帝卖官鬻爵
四、黄巾起义
五、十常侍之乱与董卓入京
第二章:群雄割据与群雄逐鹿
一、人才相助的冀州袁绍
二、兵粮足备的淮南袁术
三、国富地险的西蜀刘璋
四、气震九州的荆州刘表
五、政教合一的汉中张鲁
第三章:曹操、孙权和刘备的兴起
一、从讨伐董卓到挟天子而征伐的曹操
二、中原争霸与官渡之战
三、孙坚、孙策父子的起兵
四、孙权守江东
五、从丧家之犬到巴蜀之主的刘备
第四章:扫平北方——谈曹魏政权的兴衰
一、肃清袁氏残余
二、赤壁之战
三、曹丕篡汉建魏
四、魏明帝统治时期的曹魏政权
五、曹爽的无能与“三马食槽”
第五章:入主巴蜀——谈蜀汉政权的兴盛
一、刘备“借”荆州
二、人巴蜀,大器晚成建帝业
三、老黄忠与猛张飞的功勋
四、关公大意失荆州
五、刘备白帝城托孤
六、孔明南收孟获北伐中原
第六章:盘卧江东——谈东吴政权的发展
一、赤壁战后,周瑜的乘势扩张
二、孙权审时度势,建立东吴政权
三、孙权对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孙权后期,东吴的政治衰变
第七章:分久必合,天下一统
一、司马炎承祖志篡魏建晋
二、奇兵入川,蜀汉二世而终
三、晋军兵抵石头城,九州归一
附录:
一、三国时期的经济
二、三国时期的文学成就
三、三国时期的音乐艺术
四、三国历代皇帝年表
书摘插图
第一章:落日残照下的东汉王朝
一、幼主登基,外戚干政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大统一转为长期分裂,又由长期分裂转为短暂统一的历史转折时期。追述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要从东汉时期说起,正如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兴亡一样,一个王朝从建立之始就埋下了能使其灭亡的种子,东汉王朝亦不例外。
公元25年,刘秀于鄗自立为帝,史称汉光武帝,东汉自此建立。汉光武帝本身是豪强出身,他所依靠的统治集团则是一个以南阳豪强为主的豪强集团.即他所封的功臣三百六十五人,外戚四十五人。东汉朝廷用人,主要从这个集团中选取,皇室宗室的男女嫁娶,也大体上不出这个集团的范围。豪强占有大量土地人口,垄断官位,因此东汉统治集团从形成之始,其内部各豪强就具有严重的土地兼并性和地方割据性。光武帝曾想通过土地政策解决这一问题,但终以失败而告终。豪强势力是东汉建立的基础,同时也正是这一经济政治基础成为了导致东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豪强势力在东汉刘氏统治时期不断膨胀,到东汉中后期与外戚相互利用,黄巾起义之后,终借农民起义的力量挣脱了皇权的束缚,各方豪强割据一方,致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华夏大地由形式上的一统演变为群雄逐鹿的分裂局面。而后又经过大小豪强之间的不断兼并,到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刘协退位篡汉建魏,遂始三国鼎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