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

分類: 图书,法律,高等法律教材教辅,商法,
作者: 吴兴光主编,黄丽萍副主编
出 版 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2页数: 29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7纸张:I S B N : 978730603131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版于2003年8月出版后,由于内容新颖、实用而受到读者的欢迎。
本书第二版在基本保留第一版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新修订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对外贸易法》等法规,对第一版的有关内容作了删改和增补,并力求反映国际商法的最新发展趋势。
本书第二版包括三编共九章,从国际商法导论、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票据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商事组织法、调整和管制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对国际商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本书内容新颖,引证法律充分,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和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作教材,也适合法官、律师等司法工作者及外经贸部门人员使用,对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二版总序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国际商法导论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产生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二、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
第二节西方国家两大法系
一、两大法系国家民商法概述
二、大陆法系
三、英美法系
四、两大法系的差异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节国际贸易统一法的产生、发展与前景
一、国际贸易统一法的产生
二、致力于国际贸易统一法工作的国际组织及其成就
三、国际贸易统一法的发展与前景
参考书目
思考题
第二编实体法
第二章合同法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定义和特征
二、合同法与各国编制体系
三、国际统一合同法的蓝本——《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第二节合同的成立
一、西方国家关于合同有效成立的要件
二、要约
三、承诺
四、中国法关于合同订立的规定
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一、错误
二、欺诈
三、胁迫
四、显失公平
第四节合同的内容与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的内容
二、一般履行
三、公共许可
四、艰难情形
第五节不履行与救济方法
一、可免责的不履行
二、违约的归责原则
三、违约的分类
四、违约的救济方法
五、中国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第六节合同的变更、转让与消灭
一、合同的变更
二、合同的转让
三、合同的消灭
第七节电子合同
一、电子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成立电子合同中的要约与承诺
三、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四、电子签名的概念、程序、特征与效力
参考书目
思考题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法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法概述
……
第四章票据法
第五章产品责任法
第六章代理法
第七章商事组织法
第八章调整和管制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
第三编程序法
第九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法律制度
书摘插图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国际商法导论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产生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所谓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或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惯例的总和。国际商法是商法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学科。
国际商法具有商事性,是调整商主体和商行为的法律体系。在法律关系的主体方面,商事性体现为国际商法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商主体。商主体是指商人或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依照所在国的法律具有商法上的权利和能力,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以此作为职业或营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在法律关系的客体方面,商事性体现为调整的对象是商行为,是商主体所从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
国际商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商事法律关系。此处的“国际”一词,主要是指“跨越国界”(Transnational)的意思。从某一当事人的角度来看,上述商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涉外民事关系,即其主体、客体、法律事实三个要素中,至少有一个要素与外国有联系,包括下列三种情形:①国际商事关系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国籍不同,或者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处于不同的国家。前者一般称为国籍标准,后者则称为营业地标准。②国际商事关系的客体是位于国外的物。此处的物,既包括货物等有形物体,也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无形财产权。③产生、变更或消灭商事关系的事实发生在国外。例如某国两方当事人订立旅游服务合同,该旅游点是在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