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从公元一世纪到三世纪

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从公元一世纪到三世纪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历史,世界史,欧洲史,

作者: (美)勒特韦克著,时殷弘,惠黎文译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28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0005694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和平战争和战略经典译丛”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对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依照其发展演变的三大阶段作了详尽的考察和阐释,具体包括朱利乌斯-克劳狄体系、从弗拉维王朝到塞维鲁王朝及纵深防御。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对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依照其发展演变的三大阶段作了详尽的考察和阐释。

作者论证并强调:罗马帝国“历史性成功”主要归因于帝国初期大战略的基本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大战略目标具备优秀的战略性素质,以及其手段的高度多样化。罗马帝国初期大战略的精髓在于“每个成分的设计部反映总体的逻辑”。

目录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朱利乌斯-克劳狄体系

附庸国和机动军:从奥古斯都到尼禄

一 体系概述

二 附庸国

三 操控附庸

四 军队的战术组织

五 兵力的战略部署

六 结论

第二章 从弗拉维王朝到塞维鲁王朝

“科学”边境与阻绝性防御:从韦斯巴芗到马库斯奥雷柳斯

一 体系概述

二 边防:战术层面

三 边防:战略层面

四 附庸国体系的衰落

五 军队

六 结论

第三章 纵深防御

三世纪的大危机与新战略

一 体系概述

二 变化着的威胁

三 帝国的新边界

四 墙围市镇与硬点防御

五 边境部队

六 行省部队

七 中央野战军

八 结论

结语

对三种体系的评价

附录

权势和武力:定义和内涵

注释

本书所引著作目录

索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朱利乌斯-克劳狄体系

附庸国和机动军:从奥古斯都到尼禄

第一个帝国安全体系本质上是共和国晚期的体系,虽然它在以“元首政治”(principate)为我们所知的那种特殊专制形态之下,延续进了公元一世纪。由本人系政体含混大师的屋大维一派创立,“元首政治”形为共和,实乃专制。行政长官一如先前任职,以监督公共生活,元老院也一如先前就座,似乎掌管罗马城和帝国。然而,真正的控制权现今握在屋大维一家和他的个人协从手里,而屋大维是朱利乌斯•凯撒的亲戚和继承人,也是以凯撒被刺开始、以公元前30年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终告失败结束的内战的最后胜利者。

独裁者朱利乌斯•凯撒推翻了虚弱的共和国体制。他的在亚克兴战役后全权在握的继承人恢复并随即颠覆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取名奥古斯都,带有半宗教权威的意味;罗马有了一位新主人。理论上,奥古斯都只是“首席公民”(princeps),但这是一位控制所有行政长官人选和所有军队指挥权的公民。既非东方专制君主,亦非身为活人的神,“首席公民”在理论上仍受法律约束,服从元老院的意志。然而由奥古斯都控制的直接权力,即他的军团权力,远甚于元老院的权威,元老们则以其急切的服从承认这权力。

在奥古斯都治下,仅仅一代人时间里,共和国扩张主义两个世纪的巨大但分散的征服便被圆满完成,并且得到巩固。到公元前25年,西班牙已被充分占领,三个行省(巴埃蒂卡、卢西塔尼亚和塔尔拉科楠西)被组建起来,虽然最后的当地人造反直至公元前19年为止没有被镇压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