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2版)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结构,
作者: 黄本才,汪丛军编著
出 版 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2页数: 43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083832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全书共有九章和五个附录,内容包括大气边界层的风、结构上平均风和脉动风的基本概念以及结构平均风荷载、风致响应和风振动力荷载的计算原理和实用计算方法。书中还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规范介绍和探讨了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大跨屋盖结构静动力风荷载的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并参考国内外文献和本课题组的研究,详细介绍和讨论了计算风工程的理论基础及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同时也适当介绍了风洞实验内容。附录中列出的加拿大、日本和美国的规范或建议的条文规定及注解,亦很有参考和应用价值。附录五给出本书中涉及到的随机振动基础内容,便于读者在阅读有关章节内容时查找。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力学专业等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设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1绪言
1.1 自然界的风
1.2结构风灾
1.3风对结构的作用
2大气边界层的平均风特性
2.1大气边界层
2.2平均风速剖面
2.3台风(或飓风)风剖面
2.4地面粗糙度类别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3结构上的平均风荷载
3.1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
3.2结构上的平均风荷载
3.3山地(山丘、悬崖)风压修正
4结构顺风向静动力风荷载
4.1顺风向脉动风的准定常假定
4.2脉动风的主要特性
4.3顺风向结构风致响应一般计算方法
4.4加拿大国家规范的阵风荷载因子方法
4.5 中国国家规范的惯性风荷载方法
5结构横风向风振
5.1主要横风向风振机理分析
5.2涡激振动
5.3横风向驰振
5.4颤振
5.5抖振
6建筑模型风洞试验
6.1风洞试验基础
6.2建筑模型风洞试验
6.3结构总体荷载及风效应风洞试验
7计算风工程
7.1纳维-斯托克(Navier—Stokes)方程
7.2雷诺平均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及湍流物理模型
7.3钝体绕流稳态数值模拟的建议
7.4计算风工程中湍流模型的改进与展望
7.5大旋涡模拟、混合模型和分离涡模拟
7.6计算风工程的实例与分析
8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静动力风荷载
8.1高层建筑的平均风力
8.2高层建筑面上的脉动风压特性
8.3高层建筑风致动力响应
8.4高层建筑人体舒适度验算
8.5高层建筑风振控制
8.6我国计算高耸结构动力风荷载的规范方法
8.7 电视塔结构顺风向的动力风荷载
8.8输电塔结构的风致响应
9大跨屋盖结构的静动力风荷载
9.1大跨屋盖抗风分析的特点
9.2体育场悬挑屋盖静动风荷载
9.3大跨屋盖上静力等效风荷载计算
9.4大跨屋盖结构风振算例分析
附录A风荷载体型系数(中国)
附录8《加拿大国家建筑规范》(《NBC》)关于风荷载的条文及注解(1995)
A1风荷载条文
A2注解8:风荷载
……
附录C《日本建筑学会对建筑物荷载建议》善于风荷载的条文和注解(1996)
附录D美国规范《建筑物和其他结构最小设计荷载(ANSI/ASCEE7-995)》关于风荷载的条文和注解(1996)
附录E随机振动基础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1 绪言
1.1 自然界的风
风是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由于太阳对地球上大气加热和温度上升的不均匀性,从而在地球相同高度的两点之间产生压力差,这样,使不同压力差的地区产生了趋于平衡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自然界常见的几种风包括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台风(typhoons)、飓风(hurricanes)、季风(monsoons)和龙卷风(tornadoes)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热带气旋、台风
发生在低纬度热带洋面上的低气压或空气涡旋统称为热带气旋。按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2 min平均最大风力等级区分为不同的强度。从1989年起,采用国际标准,将热带气旋分为以下四类:
(1)热带低压: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6级到7级;
(2)热带风暴: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8级到9级;
(3)强热带风暴: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10级到11级;
(4)台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或以上。
我国国家气象中心对出现在东经1800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当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到8级或以上时)按照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的报告,即进行编号。如果在同一时间有两个热带气旋都符合编号条件,一般对其位置经度偏西和纬度偏北的一个编号在前。热带气旋的编号采用4个数码,前两个表示年份,后两个表示其出现的先后次序。例如,福建省厦门一龙海“9914”号台风,即为1999年第14个达到编号标准的台风。
根据亚太经社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下设的台风委员会的决定,从2000年1月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它命名简短、通俗、易记,将有助于公众传递台风信息,提高警觉和增加警报效果。它的名字共有140个,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和越南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成员国和地区分别征集提供10个名字,命名表按顺序排列,循环使用。我国提供的名字大多是人们熟悉的各种神话传说中的主角,如龙王、玉兔、悟空等;日本提供的是星座名称;香港提供的有启德、姗姗等女性化名字;澳门则大多是花鸟虫鱼的名字等。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例如,已预报的2000年第一号台风名为“维达”(柬埔寨提供)、第三号台风名为“鸿雁”(朝鲜提供)、第四号台风名为“启德”(香港提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