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实践 反思 建构 ——博士沙龙百期集萃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吴康宁 主编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3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337665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博士沙龙百期集萃》,书中具体收录了:《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关于人的一个假设》、《对教育改革背景的社会学分析》、《在无声的表面滑动——聋教育思考的断片——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身份认同研究》、《教育:多元自我的建构与认同——关于信息社会教育理念的思考》等文章。
作者简介
吴康宁,江苏扬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了《非学校化社会》等学术译作、《教育社会学》等学术著作及《教育社会学》丛书等学术丛书。曾获教育部人才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科研与教学奖励。全国模范教师。
目录
写在前面
教育:社会学视阈及其拓展
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关于人的一个假设
关于“思想”的若干问题——一种社会学分析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困境
“理论指导实践”论的终结——基于反思社会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重审
试论教育研究的意识形态“可接受性”
在文学的垃圾箱中——关于文学与社会学之间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教育日常生活:社会之浓缩
学校场域的研究困惑与寻求的可能解释
权力移置的策略——以学校日常教研活动为例
背景权利与“借口”的政治学
对教育改革背景的社会学分析
论教学之社会生成
“共同生存”何以可能——教育场域中信任问题的社会学审思
身体:透视教育的视角
在无声的表面滑动——聋教育思考的断片——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身份认同研究
教师:立法权与阐释权
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知识制度及其对教师职业的规约
从学校组织类型的变化看我国教师身份的变迁
论作为陌生人的教师——教师文化的社会学阐释
爱与规训——班级管理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
日本高校教师精神压力研究
信息社会:教育能否置身度外
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
教育:多元自我的建构与认同——关于信息社会教育理念的思考
教育技术的社会学意涵
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到信息机器——信息社会诞生过程中的学校演变
儿童:成人在言说什么
作为教育思想的少儿文学——一种社会学的解读
解读儿童的秘密——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成人的错觉——关于儿童语言的一项社会学分析
自身建构:研究者的一种学术使命
利益分化时代教育研究者的立场
作为生存表达的实践规则与策略
一从个人研究经历说开去
行动研究中研究者角色的社会建构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何以可能
基于对质的研究中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关系的思考
附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沙龙”主题一览表
书摘插图
教育:社会学视阈及其拓展
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关于人的一个假设
关于人,古往今来已经有许多假设。这些假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假设涉及所谓人性本质,并带有明显的价值评判色彩。在中国分别以孟子与荀子为代表,在西方分别以卢梭(Rousseau,J.J.)与霍布斯(Hobbes,T.)为代表的所谓“性善说”与“性恶说”便是其中的范例。这些假设不论具体内容如何,多半都并非首先从经验事实出发,而是首先乃至完全基于特定的社会理想与价值取向来寻觅人性证据。
……